风捲雪城7龙江大学辩论大会后,龙大的师生立刻分成了两大派。偌大偌大的一栋大楼,只有一扇窗口还亮着灯。尽管用窗帘掩得严严实实,暗红色的灯火依然照射得很远。夜已经很深了。崔钢、杨桂宾、魏星学等人在学校图书…
风捲雪城6军工的造反派,在8月初成立了红色战斗团,他们满怀着战斗的激情,打着造反有理的大旗,到各学校去煽风点火,鼓动他们起来造党委的反。各校的造反派,也积极地串联,积聚力量,揭竿而起。很多高校成立了红…
紫贝岭48古老的、久负盛名的紫贝中学成了一座兵营。早上,我又来到母校,在校园里,人们再也看不到背着书包和拿着课本的教师和学生,而是一群群背着步枪、扛着子弹箱的武装人员。太阳出来以后,学校大门也给封锁了…
紫贝岭47第二天早上,我们看到校园里民兵们来来往往,越聚越多,非常热闹,学校成了一座军营。民兵们有的在擦拭武器,有的在准备弹药,忙得不可开交,我们也跃跃欲试。可是,临近午饭时,还没有接到指挥部的通知,…
紫贝岭46陈华训的死激起了井系旗派广大群众的无比愤慨,他们纷纷上书指挥部,要求主动向联总派发动攻击,决心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向联总派讨还血债。井系旗派头头充分利用了这一派群众狂热的复仇心理,觉得这是煽…
紫贝岭45武装紫中井岗山成了水泡。前天我们到四四一一部队营地接运武器,海军最终违背了自己的诺言,拒绝武装井岗山。我们接运回来的不是枪支弹药,而是一袋袋大米和压缩饼干,而且在途中还遭到联总派的袭击,差点…
谢振华四进山西4一九六七年,毛主席亲自领导的文化大革命进入了关键的一年。一月二十三日,毛主席发出“人民解放军应该支持左派广大群众”的号召,人民解放军全面介入地方的文化大革命。三月,中央军委对全军有关部…
谢振华四进山西3一九五八年,谢振华第三次进山西。这时,他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21军从抗美援朝前线回国,驻防山西省。他的三个师分别驻扎山西的同浦路沿线。21军驻防山西不久,他的政委被借调到国务院工作,他负…
谢振华四进山西2第二次进山西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七七事变爆发后,全面抗战开始,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开赴山西前线抗战。谢振华受命赶赴八路军总部,向八路军政治部组织部长黄克诚报到,并接受任务。黄克诚对他说…
谢振华四进山西1提起山西文革,谢振华也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在他的一生经历中,令他记忆最深的是他四进山西,而最后的一次,跟山西的文革有关。谢振华第一次进山西是在一九三六年春。那次是为了反蒋,目的也是为了…
二、支左2胡炜军长所辖的21军,是中央军委专门派赴陕西省执行支左任务的。他们进驻陕西以后,抽调大批指战员组成了几百个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厂矿和企事业单位。同时,他们向各大中学校派出军训团,进行了一个…
一、支左1胡炜,一九二零年生于河南省新蔡县一户富裕农民家庭里,六岁上学,一九三三年考入河南省省立第一中学,一九三六年考入省立开封高中。在求学期间,他读了大量的进步书刊,思想活跃,是开封学生运动的积极分…
风捲雪城5对于崔钢,校党委工作组现在还不想下手,他们的目的是想放长线钓大鱼。他们认为崔钢这些学生不过是浮在水面的小鱼小虾,他的背后肯定有大人物在操纵。7月19日,系工作组组长杨某在一次秘密会议上一锤定…
风捲雪城4黑云压城城欲摧。1966年7月16日,省委向龙江大学派出了工作组,组长是张前,他是省委工交阵线的政治部主任。当天,他一来到学校,就大施淫威,把学生赶到了大操场,召开了全校师生大会。张前先肯定…
风捲雪城3政治系文革工作组成立以后,崔钢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参与了工作组的领导,他第一次尝到了权力的滋味,感到非常得意,头抬得很高。龙江大学的文革烈火越烧越猛。政治系的师生们在攻下政治系党总支后,趁热打铁…
二、风捲雪城2在哈尔市西北郊的龙江大学里,文化大革命的烈火象一堆干柴浇上了油,越烧越旺。龙江大学的党委书记兼校长刚毅是一位1927年参加革命的老干部,有很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同大多数老干…
一、风捲雪城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1967年1月,在这个最寒冷的季节里,中国东北边陲的h省成了中国文革中第一个夺权的省级单位。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合法有效领导全省人民的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
江城砸锅了32【本文完】一九七一年九、一三事件后,俞斌他们的监禁条件得到改善。年底,他们被允许从各自的监号中搬到一起,八个人【百万雄师常委中坐牢的六个人加上公检法的坏头头两人】头对头,脚抵脚地搭铺睡觉…
江城砸锅了31在文化大革命中,江城发生了北决扬事件,因北决扬观点激进,公开反对过周总理,曾思玉、刘丰抓住这件事大做文章,向中央写出报告,把北决扬打成反革命地下组织。中共中央一九六九年九月二十七日发出文…
江城砸锅了30在九大开会期间,江城的反复旧运动越搞越大,震动了中央。四月二十九日,中央请朱鸿霞、李想玉、吴力金、杨道远、张国立五人到北京去解决江城问题。临走时,胡厚民对他们说:“你们到中央一定顶着,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