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列表页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

历史

  • 屈原:我才是史上最牛诗人
    11-09

    王晓磊如果要评选史上最牛诗人,屈原是当之无愧的老大。首先,屈原的故事是很多名人写诗的素材,比如李白、杜甫。李白、杜甫当年写诗的时候,就像如今的小学生写作文喜欢引用爱迪生、牛顿的故事一样,特别喜欢举例子…

  • “植入广告”要不得
    11-09

    嵇振颉1872年,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名著《八十天环游地球》以连载形式在报纸上公开发表。作品一经问世便产生轰动效应。主人公福克的命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很多人都在打赌福克会不会按时赶到约定…

  • 汉纳岭南:当爱情混入军国大计
    11-09

    马伯庸西汉虽然强大,最开始却没能统一全国,岭南地区是到了汉武帝时期才归顺朝廷的。在此之前,岭南属于南越国。南越国的开国君主曾是大秦帝国的将领,他割据岭南,到汉文帝时期才和汉朝恢复联系。到汉武帝时期,为…

  • 图说
    11-09

    1977年恢復高考后,清华大学1977级的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课——现在的大学生也应该向他们看齐,上课坚决不玩手机、不睡觉!1977年,中国科技大学成立少年班,招收了21名少年大学生。这是少年班的学生在…

  • 宝玉:母亲要的是什么
    11-09

    百合一严格来讲,宝玉的一生中有四个母亲。第一个是他的生母王夫人,她给了他生命。第二个是他的奶妈李嬷嬷,她用自己“血变的奶”哺乳他长大。第三个是他的祖母史太君贾母。他从小在贾母身边长大,全凭贾母的悉心照…

  • 曹魏玄学家:时局如刀,以“无”抗争
    11-09

    敲门曹魏玄学家王弼生于世家,先辈中有“建安七子”之一,有美男子,还有汉末军阀。王家左手学孔子修身,右手学老子修心,在曹魏时期生活得还算安好。只是,这种安稳不是王弼想要的。早慧的他不仅继承了儒道的家学,…

  • 新知
    11-09

    签名大的人更自信:乌拉圭一项研究指出,签名大的人倾向于通过用写大自己名字的方式让别人知道自己内心的感受,他们在社交中也往往表现得更加自信。—我以后要把名字写得大大的!大腿粗壮,生出的孩子更聪明:美国某…

  • 潮词
    11-09

    清野颜:有青春貌美的一面,像个小公主;一旦放飞自我,就变成了女神经。小编吐槽:这不是在夸我吗,偷偷乐一下。社交宅:指不得已与他人有大量交际,但实际上喜欢独自宅起来的人。小编吐槽:想想这样的生活都觉得心…

  • 潮品
    11-09

    智能夏威夷小吉他:该吉他颈部镶有72颗LED灯,打开开关后根据亮灯指示便可轻松、准确弹奏。它还有对弹奏歌曲进行实时录音的功能,音频可一键分享至微信、微博等,尽显你的音乐风采!智能耳机:该耳机能够自动连…

  • 读数
    11-09

    3浙江某山区一名女生因患病无法正常到学校上课,为了不让她失学,该山区12名老师3年来风雨无阻,轮流到这名学生家为她讲课。9黑龙江某农民为实现自己幼时飞天的梦想,花费9个月制造了一架飞机,经过多次试飞终…

  • 焦点
    11-09

    北京市食药监局启动大规模“五毛零食”专项整治,对批零市场、学校周边的商户开展检查执法,将进一步严格儿童食品市场准入标准,问题食品会被一律下架退市。—全国各地为了祖国的“花朵”,抓紧时间行动起来。云南省…

  • 贫穷造就大作家
    11-09

    法国作家左拉年轻时很贫穷。为了抵挡饥饿,他拿捕雀器在屋顶上捉麻雀,再用挂窗帘的铁丝将麻雀串起来在火上烤着吃。為了多买几本书读以此来拓宽写作思路,他把仅有的几件冬衣也送进了当铺。偶尔得到一个蜡烛头,他也…

  • 全家福和打油诗最配
    11-09

    20世纪30年代,老舍在济南居住期间,他家小院里种滿了花草,夏秋之际姹紫嫣红一片,草木虫鱼无所不备。老舍有感而发,便在一张“全家福”照片背面题了一首打油诗:“爸笑妈随女扯书,一家三口乐安居。济南山水充…

  • 公私分明是准则
    11-09

    蔡锷少年时家贫却志远,他求学期间,曾靠袁世凯的资助才得以留学日本,最终学有所成。对袁世凯的慷慨资助,蔡锷十分感激。但后来袁世凯称帝时,蔡锷列数袁世凯的罪状,并予之“最后之忠告”,宣告云南獨立。袁世凯被…

  • 尔朱荣长女:乱世薄情更薄命
    11-09

    一北魏武泰元年(528年)二月的一天,花草初醒,晨曦微芒,森严的宫门缓缓打开。一辆辆素白的宫车在孝明帝之母胡太后的监视下次第驶出,尽管宫车遮盖严密,依旧有女子压抑的哭泣声断断续续传出来—年仅18岁的孝…

  • 救的是书,更是心灵
    11-09

    高尔基愛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逃跑时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对其他任何物品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葬身于大火之中。事后,有人调侃他要书不要命,高尔基说:“那是必须的。书籍一面启迪着我的智慧…

  • 读什么书是有讲究的
    11-09

    有记者曾問德国幻想小说的奠基人库尔德·拉斯维茨最喜爱看什么书籍,拉斯维茨回答:“歌德的作品和庸俗的惊险小说。”记者对这位大作家如此古怪的阅读趣味大惑不解,拉斯维茨进一步解释道:“我是一名职业作家,总爱…

  • 热情过度也招人烦
    11-09

    英国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外出旅游时准备入住一家客店。客店主人一眼认出了大名鼎鼎的斯威夫特,一心想取悦这位名人,便上前热情地詢问他晚饭想吃点儿什么:“想来点儿果肉馅饼吗?或者醋栗馅饼?或是李子馅饼、…

  • 报酬没关系,学生才重要
    11-09

    1940年,浙江大学迁移到遵义,为了补充教师资源,校长竺可桢邀请政治学家費巩前来担任训导长,费巩一口答应了。竺可桢认为费巩能在特殊时期来浙大任职,理应得到较高报酬,但费巩表示:“我不要训导长的薪俸,仍…

  • 善意的谎言不能说穿
    11-09

    段祺瑞晚年在上海闲住的时候,与围棋大师吴清源下了一盘棋。吴清源故意不露破绽地输给段祺瑞,并说:“大帅人老,棋艺可不老啊!”段祺瑞当时就很神气,心想:我老段就是不一般,居然赢了你堂堂国手。后来,段祺瑞偶…

  • 上一页 167 168 169 170 17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