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琐记 · 列表页

情感故事 生活琐记 工作札记 资料网摘 文学随笔 校园纪事 游历笔记 往事悠悠 宝宝丫语 其它日记

生活琐记

  • 当今中国,太多人赚钱精明花钱笨
    12-19

    现今社会上有很多人会挣钱,尤其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中年油腻男开着香车宝马出行——恐怕这些人并不会花钱。很多人花了四五十万甚至更昂贵的价格买车,但是家里的床只花费一两万甚至几千块钱;或者还用着廉价手机,速度…

  • “新网络”的作用
    12-19

    昨天看到一个段子,说一个人不小心把车开到了马路中间的绿化带上,卡住了。咋办呢?他拿出手机,在点餐平台上点了十份外卖,等外卖都到齐了,这就有十个外卖小哥了啊。一起使劲儿,123,抬!就把车给抬出来了。全…

  • 相爱相撕
    12-17

    蛋挞最近挺烦恼。从小到大,她和妈妈的关系都不错,可她在外地念了四年大学回家工作后,母女关系则变得很别扭,几乎是三天一小撕五天一大撕的节奏。有过独立生活经验的蛋挞,有了自己的一套生活习惯,可妈妈总爱把她…

  • 人鼠恩仇录
    12-17

    睡梦中,手背滑过一道冰凉,惊醒。我想可能是小初的手,但又觉得不可能。小初的手没有这么冰凉,这触感分明不是来自人类,而是来自异族的触摸。我翻过身去拉小初,一摸摸空了。小初四仰八叉地躺在床的另一头。我丈量…

  • 盲人
    12-09

    我想到了我們村庄那个活了70岁的盲人,每天太阳出来的时候,他都会面对东山,“望”着朝日,自言自语地说出这样一句话来:“日光原来是黑色的——倒也好!”更为奇异的事情是,这位与我同村的盲人,他从年轻时起,…

  • 学区房:一斤儿子20万
    12-09

    王海伦和丈夫李约瑟很烦恼。身在“魔都”上海的他们,看中了一套900多万元的学区房。王海伦在机关工作,一年薪水十几万,李约瑟虽然在创业公司挂了个VP(副总监)的名头,年薪也不到50万。好在两人的爹妈都住…

  • 病友陈凯
    12-09

    父亲在血液科,住过一天双人病房。先住在这间病房里的是一位大男孩,十八九岁,长得很帅,就是脸色特别苍白,显得眉毛又浓又黑,唇上的胡子大约还从没剃过,柔柔顺顺的,带着这个年纪的男孩特有的青涩。他叫陈凯。陈…

  • 谁不是一边撑不住了,又一边拼到死呢
    12-09

    在12月24日晚,冉莹颖发布微博:“只要平安,不要夜”。其实这已经不是邹市明第一次暴发眼疾了。前段时间,有网友爆料称,21日下午,邹市明和冉莹颖现身上海虹桥机场,邹市明戴墨镜,并由妻子搀扶走路。而前一…

  • 光头记
    12-08

    在中小学时代,长发染发是被打击的对象。可光头呢?它似乎连奇装异服都算不上,教导主任从未想到过要强调禁止,而在我的中小学生涯里,也确实没有哪个男生去剃光头。在发型斗争中,光头为何被双方同时遗忘?我到现在…

  • 上海
    12-08

    小姨其实不是我的小姨。四十年前的一个夏天,太外婆去世那天,同家医院有女婴被弃。护士都在议论这个孩子长得这么漂亮,怎么有人舍得不要。外婆从太平间刚上来,懵懂地被一个相熟的护士热情地挽着手臂,拥去看那个画…

  • 手风琴之歌
    12-08

    若不是20年前那一场大病,在瞻园路卖了半辈子南京特产的三姑妈,怕是这辈子也不会拉上手风琴的。20年前,三姑妈在一家医治肿瘤著称的医院切除了四分之三个胃。掌管病区的老主任为了鼓励病人,特意在这一年的中秋…

  • 头发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情绪
    12-07

    01二十多年前,妻在台北妇幼医院生产。大概因为是头胎,痛了一天一夜还生不出。那时的产房不准丈夫进去帮忙,我只好心急如焚地在门外走来走去。里面传出的每一声呻吟,都揪在自己的心上。总算子宫口渐渐张开。“开…

  • 养狗的江湖
    12-06

    大概是工作忙到空虚,心血来潮,收养了两只狗。第一只狗是姐姐从校友那儿领养的,取名“来福”,多好,一听就是狗的名字。刚接回家时还不到一个月大,雪白软糯的一小团,像小猫一样乖巧。谁知时过境迁,逐渐出落成肥…

  • 念念不忘打卤面
    12-06

    这几天,虽然早已入秋,天气却一点儿也不见凉快,暑热天吃不下饭的时候,我最爱看《金瓶梅》里的这一段:“画童儿用方盒拿上四个靠山小碟儿,盛着四样小菜儿:一碟十香瓜茄,一碟五方豆豉,一碟酱油浸的鲜花椒,一碟…

  • 笑着活下去
    12-06

    病房的小衣柜里究竟塞着多少顶帽子,蒙欣自己也说不清楚。粉红色大毛球针织帽,黑色猫耳朵毛线帽,淡蓝色卡通图案睡帽,黑色字母棒球帽,卡其色花纹便帽。每一顶,都能把她光溜溜的脑袋遮得严严实实。被确诊身患恶性…

  •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