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正文

情感故事 生活琐记 工作札记 资料网摘 文学随笔 校园纪事 游历笔记 往事悠悠 宝宝丫语 其它日记

读红楼

时间:2018/5/12 7:35:11  作者: 联合凤凰  热度: 806
补记 读书散记 零零散散,一两年的时间,基本上把《红楼梦》,读完了。 这一次的重读,是一次理性的,认真的,仔细的,带着思考的阅读。 逐字逐句,逐节逐章,一字不落。 阅读的版本,有三个。 第一个版本是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的“无障碍阅读典藏版”,是从一位学生那里借来看的。 真的是无障碍,生字难词,有注音,有释义。真切方便阅读。 有时候就想,学生或者一般人阅读传统经典,不能深入的原因,第一位就应该是生字,生字如拦路虎,一下子就拦住了阅读的路径。 回想自己读《红楼梦》,因为生字的原因,只能读个大概。 无障碍阅读的版本,确实方便了许多,生字注了音,难词释了意,对于阅读,益处多多,对于理解文本,方便多多。 第二个版本也是一册无障碍版本,新购的一册。虽然书非借不能读也,但是,还是感觉自己拥有一册,更为方便,阅读也更为踏实。一册在手,可看,可读,可圈,可调,还可以批注,记录阅读感想。 第三个版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四册版版本。 里面有少量注音和释义。分成四册,方便携带。 还有一种版本,就是手机阅读。方便阅读,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更有一点方便的,就是需要摘录原文时,可以方便复制粘贴。对于写作时,引用原文,信手拈来,避免了许多的打字之苦。 这一次阅读,感受颇多,是一次经典的旅行。 经典如宝藏,每一次开垦,都有新的收获。如果是精心研究,还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本次的阅读方法,也采用了跟以往截然不同方式。 一般的阅读,都是从第一段开始,按照文章的先后顺序,来阅读。孟积发采取的方式,是从每一章的最后一段阅读。 顺着作者的思路,一直往后读,可能容易把读者的思维带去作者的思维套路里去。 孟积发从最后的一段阅读,了解事情的果,再慢慢往前,一段一段了解事情的因。 这样阅读的好处,是让每一个段落,都形成独立的整体,减少因为文章的脉络形成的整体,对阅读的影响。 孟积发阅读时,可以不必要考虑文章的前文因果,只对此段落进行思考。使阅读焦点更集中。 孟积发阅读《红楼梦》时,对书中的方言很感兴趣。 原来打算写一篇关于《红楼梦》中方言的文章。 今天阅读时,对几个方言词语有了兴趣。 并做了笔记。 宝钗一旁笑道:「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二嫂子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贾母听说,便答道:「我的儿!我如今老了,那里还巧什么?当日我象凤丫头这么大年纪,比他还来得呢。他如今虽说不如我,也就算好了,比你姨娘强远了!你姨娘可怜见的,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公婆跟前就不献好儿。凤儿嘴乖,怎么怨得人疼他。」 …………“来得”,厉害,超人一等的意思。和这个方言相似的,有“来事”“管经”,都是表示有能力,不一般的意思。 ……孟记录 说毕,凤姐见无话,便转身出来。刚至廊檐下,只见有几个执事的媳妇子正等他回事呢,见他出来,都笑道:「奶奶今儿回什么事,说了这半天?可别热着罢。」凤姐把袖子挽了几挽,跐着那角门的门槛子,笑道:「这里过堂风,倒凉快,吹一吹再走。」 ……跐,ci,上声。脚尖着地,脚跟抬起。这在方言里,用的也比较多,有踩,站,踮起的意思。比如,想从高处取东西,够不着,脚底下放一个转头,板凳什么的,方言里会说,跐着转头,跐着凳子等。 ……孟记录 做笔记的时候,又把思维推广开去。 在阅读的时候,遇到问题或者有了想法,就写出来,不是更好吗? 早晨,写摘录关于林黛玉讽刺宝钗在别人不注意的地方,她都很注意的段落时,却一时找不到原文。 就产生想法,还得边读边想,边想边写才行。 自己哪有那么好的记忆力,能把需要的文字一下子找到?何况,自己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搜寻那段文字。 阅读过的文字,总要留点什么才好。 何况,阅读过后,想法那么多,不写出来,太可惜了。 补记 黛玉不劝宝玉读书考试,立身扬名,一方面是性格使然,另一方面是喜欢宝玉的表现~你不喜欢的事,我不做;你不喜欢听的话,我不说。 宝钗的生活目标和黛玉是不同的,初始,宝钗就是为了选秀做准备的。没有被选上,静下心来的目标是,找个好人家。 第一个阶段,是住到贾府。作为亲戚,应该是可居不可留,但是,宝钗母女母子,却一直在贾府住下了。 第二阶段,伺机而动,考察人选。宝钗选秀落选,那么,下一步的打算,当然只能是嫁个好人家了。 贾府里的最佳人选,从读书出第角度讲,可能宝玉不是最佳人选。但是,从在贾府的地位,自己将来的发展,非宝玉莫属。 接近的手法,当然要名正言顺。一开始贾府还没有把宝玉的婚事提到议事日程的时候,宝钗这边就开始寻求“理论支持”了。 这个“理论”,就是金石姻缘。 宝钗表面对住居室内的陈设轻视,以至于贾母都说她的房间,作为女孩子的房间,实在是太素了,恐不是福相。 但是,宝钗的内心,是真正不重视这些物件吗? 林黛玉的半真半假的话,很能说明问题。 黛玉的真性情,从一些小细节里也可看出。 当湘云对宝玉说出“经济”的一段话时,宝玉当场就不高兴了。 湘云笑道:「还是这个性儿,改不了!如今大了,你就不愿意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会会这些为官作宦的,谈讲谈讲那些仕途经济,也好将来应酬事务,日后也有个正经朋友。让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的出些什么来?」 宝玉听了,大觉逆耳,便道:「姑娘请别的屋里坐坐罢,我这里仔细腌舎了你这样知经济的人!」 幸亏袭人解围,才让湘云没有进一步尴尬。 黛玉恰巧听到宝玉的一段话后,真情流露,感慨万千。觉得宝玉才是知己,正如宝玉拿她当知己一样。 “原来黛玉知道史湘云在这里,宝玉一定又赶来,说麒麟的原故。因心下忖度着,近日宝玉弄来的外传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鸳鸯,或有凤凰,或玉环金佩,或鲛帕鸾绦,皆由小物而遂终身之愿。今忽见宝玉也有麒麟,便恐借此生隙,同湘云也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来。因而悄悄走来,见机行事,以察二人之意。不想刚走进来,正听见湘云说「经济」一事,宝玉又说「林妹妹不说这些混账话,要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的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的知己,既你我为知己,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呢?既有「金玉」之论,也该你我有之,又何必来一宝钗呢?” 黛玉内心与宝玉情愫暗许,宝玉对她也是真心流露。 但是,表面上,却是时常拿宝钗开玩笑。 宝钗因为薛蟠的莽言莽语,伤心哭了一夜,第二天,黛玉看见宝钗,以为宝钗是因为宝玉挨打而伤心。于是,便取笑宝钗。 “可巧遇见黛玉独立在花阴之下,问他那里去,宝钗因说:「家去。」口里说着,便只管走。黛玉见他无精打彩的去了,又见眼上好似有哭泣之状,大非往日可比,便在后面笑道:「姐姐也自己保重些儿。就是哭出两缸泪来,也医不好棒疮!」 黛玉开宝钗的玩笑,一方面是因为内心喜欢宝玉,而对宝钗产生的醋意,另一方面,也是天性使然,没有机心的表现。
  •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