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对袋熊来说,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屁屁更厉害了,包括通过它们的屁屁排泄的粪便。
它们有一套自己的攻击方式,那是一种聪明的、让人意想不到的方法。
袋熊长相非常可爱,甚至看起来有点憨憨的。因为长得很像熊,所以被称为袋熊,不过相比肉食主义的熊,袋熊可是纯素食主义的坚定践行者。
袋熊的饮食基本由青草、野菜、树皮和苔藓类构成,非常清淡,不过就算是饮食接近于“减肥食谱”,但袋熊并不瘦。
因为它们的新陈代谢很慢,需要8~14天才能完全消化,这有助于它们在干旱的环境下生存,但在消化期间它们不会停止进食,所以这就导致它们看起来非常敦实。
袋熊还有一点很特别,它们的上颚只有两颗门牙,而且它们的牙齿在一生中會不断生长,这确保它们在咀嚼食物时不会被磨掉。
为了吃,袋熊也是非常努力了。
和其他有袋动物一样,袋熊也长有育儿袋,不过它们的育儿袋开口并不是向前,而是向后。像我们平时看到的大多数有袋动物,育儿袋几乎都是朝前开口,比如袋鼠,但是对袋熊来说,向后开口的育儿袋能更好地保护它们的孩子。
这就和袋熊的特长有关。
袋熊非常擅于挖洞,因为拥有有力的四肢,所以它们栖息的洞穴都会比较大,深达10米,这对于体长只有70~110厘米的袋熊来说,妥妥的精品公寓。
袋熊会把自己睡觉的地方安置在洞穴的末端,铺上草和树皮,这样睡起来也比较舒服。
如此看来,如果袋熊的育儿袋开口是向前的,那难免挖洞的时候会糊孩子一脸泥土,而开口向后的育儿袋无论挖掘还是栖息,都能有效防止泥土落到孩子身上。
这些洞穴在遇到地底掠食者的时候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袋熊能建也能拆,如果遇到掠食者攻击,它们会破坏地底洞穴,让掠食者窒息。
当然,袋熊攻击的手段并不只有这一种。接下来就要说到我们的重头戏,袋熊的屁股了。
袋熊的屁股很特别,不仅有非常坚硬的皮,而且有以软骨组成的结构,加上它们的尾巴很短,这就使得它们攻击和防御都靠身体的后方,也就是屁股。
一般情况下,袋熊移动的速度是缓慢的,一旦受到威胁,袋熊就会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跑得贼快,甚至可以达到每小时40公里。
不过持续时间并不久,就像闪现一样,一段时间内只能用一次,不过对保命来说,也是够了。
如果有掠食者跟着它们跑回洞穴,就会发现它们头朝内屁股朝外挡在洞口,外行人以为是掩耳盗铃,把头埋起来就看不见危险,实际不然。
袋熊的屁股因为特殊的构造所以很难被咬伤,一旦掠食者将头探到了袋熊的背上,袋熊就会用有力的四肢直接将掠食者的头顶到洞穴上。
对大多数动物来说,脑袋毕竟是很脆弱的,被这样一顶,会直接蒙圈,更何况袋熊还是连续不断地向上顶。甚至有时候掠食者的头骨会直接被袋熊压碎。
吃素的袋熊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可不是吃素的。
而且,袋熊的粑粑很特别,它们的粪便并不是圆柱形或者是不规则形,而是立方体的。袋熊也是科学家发现的唯一可以自然产生立方体粪便的动物。
更加奇怪的是,袋熊的排泄口并不是方形的,这就导致袋熊为什么能拉出方形的粑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困扰科学家的谜题。
直到2018年,科学家们检查了一只意外死亡的袋熊的肠道,发现了不同的区域厚度和硬度都不同。这就导致肠道不同区域的收缩方式不同,较软的部分收缩得也较慢,就会将粪便形成角。
研究小组报告:“在五天里,每隔几秒钟就会发生一次收缩,粪便实际上会经历大约100000次收缩。”在收缩的同时,肠道会从粪便中吸取营养和水分。当粪便最干燥时,这些不规则的收缩足以在袋熊肠道末端形成一系列的立方体,这也就是袋熊的粪便如此特殊的原因。
当然,没有人知道袋熊为什么要这样做。
科学家猜测,是因为袋熊没有很好的视力,所以它们需要通过粪便互相交流,所以它们喜欢将粪便拉在岩石或者一些高处,以使得它们的信息更加明显。不过在这种地方如果是拉圆形的粪便,就很容易滚落或者被风吹跑,立方体的粪便则能更好地堆积。
对喜欢独居的袋熊来说,标记领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立方体的粪便也能够更好地标记领地。
袋熊确实是个聪明的小家伙。它们能跑能吃能打洞,还能利用自身优势来自保。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