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的饮食经历可以影响其一生。汪曾祺生在鱼米之乡,各种美食都如数家珍,他关于饮食的文章也被大家奉为经典。小时候啃过煤块的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当天没有摆宴狂欢,只是在家包了顿饺子,这是他对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小时候,我看童话故事,情节曲折倒在其次,人物命运也不是最为关注的,我最感兴趣的是他们吃了些什么。《格林童话》对食物总是轻描淡写、浅尝辄止,但我仍然对里面诸如香肠、猪油、莴苣、奶油面包等字眼念念不忘。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背囊、帽子和号角》,神奇的小桌布每次给主人带来的都是“清炖和红烧的东西”,这是1978年版本的译法。在后来的版本里,小桌布更像是自助烧烤店,变出的是“各式的烤肉”,这也彰显出两代人对美味理解的差异,不过格林兄弟对食物的想象力也就到此为止了。安徒生也强不到哪儿去——“酒、烤肉和一条肥美的鱼”就打发了列位看官。
上了初中,我读到完整版的《木偶奇遇记》,发现意大利人写的东西就是不一样:“匹诺曹他们走进旅馆,三个人占了一张桌子,可谁都没有胃口。可怜的猫说它肚子很不舒服,只吃了三十五条香茄酱火兔、四份奶酪杂碎,因为觉得杂碎味道不够好,又添了三次牛油和奶酪粉!”那只狐狸也吃了一大堆东西:野兔、童子鸡、鸡杂炒蛋、鹧鸪、家兔、田鸡、蜥蜴、甜葡萄……
唐敏在《美味佳肴的受害者》里写道:她小时候,外公常常带她去上海著名的餐馆,但只给她点半份蛋炒饭。“外公会给我尝一点点他吃的美味,并对我说,等你长大以后,这些好味道再也吃不到了。因为只有这些厨师会做出这么好吃的菜,你长大以后,他们全死了。所以,你不要吃外公的菜,你要是吃了,你一辈子会伤心的。你只要记住蛋炒饭的味道就行了。”说实话,我觉得这糟老头子甚是可恶,理由也牽强可笑,但偏偏唐敏说他是真正让她倾心的男人,一个能够欣赏美味、懂得享受生活的男人。
沈宏非在《写食主义》里的一段话让我有了新的认识:人体的味蕾约有九千个……胎儿及幼童的味蕾比成年人要多,口腔的后部、舌底及两颊的味蕾在早年时特别发达,但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而衰退,大约有三分之二都会失去功能。我突然觉得唐敏的外祖父无比正确,就算有绝技在身的名厨永存于世,幼年的美食还是会和我们渐行渐远,最终变成了遥不可及的童话……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