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里的蔬菜区,货架上各色蔬菜永远满满当当,这是年轻人的“蔬菜观”。
而在老一辈——尤其是北方老一辈人眼里,这却多少有些“不可思议”,毕竟十多年前,一到冬天,他们就要疯狂抢购和囤积大白菜。如今,“过冬神器”大白菜却走下了“神坛”,正逐渐被14大类150多种蔬菜替代。小小蔬菜,让中国“换了人间”。
一年四季,不间断满足14亿人的食蔬需求,中国是如何做到的?答案就在中国580多个重点“菜篮子”里。
20世纪80年代末,山东寿光三元朱村率先引进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从此改变了北方冬季蔬菜匮乏的历史,也揭开了中国蔬菜业发展的序幕。幾十年间,寿光的蔬菜种植面积从最初的5亩,扩大到84万亩,四分之一的土地都用来种植蔬菜,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蔬菜之乡”。
从1988年到现在,中国的“菜篮子”工程经过了4个阶段30余年的发展,蔬菜生产基地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并形成六大优势区域:华南与西南热区冬春蔬菜区、长江流域冬春蔬菜区、黄土高原夏秋蔬菜区、云贵高原夏秋蔬菜区、北部高纬夏秋蔬菜区、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区。它们,就是供应14亿人日常蔬菜需求的“菜篮子”,确保中国各地人民一年四季,不受天时、地理的限制,随时都能吃到新鲜蔬菜。
那么,我们每天都吃的那些蔬菜,都来自哪里?
02.南菜北运:跨长江、渡黄河,也要去北方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每年冬春时节,寒冷干燥的冬季风,从西伯利亚高原横冲直撞,一路南下,进入我国北方地区,所到之处天地肃杀、万物萧瑟。
最北端的东北地区,一月份平均气温零下30摄氏度,最低甚至可达零下52摄氏度,而整个北方地区最靠南的河南、陕西地区,一月份平均最高气温,也在零下4摄氏度左右。这种温度,蔬菜根本无法生长,所以一到冬天,北方就严重缺乏蔬菜。
但是,好在我国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好在这块陆地所跨的纬度足够大。同样是一月份,南端的海南岛平均气温却在20摄氏度左右,即使最北边的江苏、安徽等地区,气温也在0到4摄氏度之间。这就为冬春时节南方种植蔬菜,以供北方需求提供了可能性。
于是,华南与西南热区冬春蔬菜和长江流域冬春蔬菜就出场了。“散装”江苏,居然是南方最大的“菜篮子”
长江流域冬春蔬菜优势区域9个省市中,江苏省位列第一,是长江流域“南菜北运”的重要生产及供应基地。
江苏地处亚温带与暖温带过渡区,气候条件优越,处于长江、淮河下游的地理位置,除了给予她肥沃的土壤和占全省面积86.89%的平原,还给予了她便利的水上交通,而“四纵四横四联”的高速公路网和京沪铁路、陇海铁路在江苏徐州交会形成的铁路枢纽,都是江苏成为长江流域最大“菜篮子”的硬件基础。
江苏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建成20多个设施蔬菜重点基地,16个出口蔬菜重点基地,每年生产的蔬菜有100多个种类,3000多个品种。其中吴江菜区的“桑园菜”、太仓的白蒜、武进的胡萝卜、无锡的茭白、宜兴的竹笋等,成为江苏蔬菜的代表,从江苏地区,流向中国乃至世界各地。
但江苏并不是“南菜北运”最主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南菜北运”最主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在华南与西南热区冬春蔬菜优势区。广西,华南与西南热区的“菜界翘楚”
广西与海南、广东、福建、云南和贵州的部分地区,虽同属于华南与西南热区冬春蔬菜优势区,长期以来却是北方冬春蔬菜的重要供应地之一,是华南与西南热区的头号“菜篮子”。
早在2013年,广西就开通了中国首条“南菜北运”的铁路绿色通道——“百色一号”果蔬专列。为保障“南菜北运”工程,广西有26个县区被列为国家蔬菜产业重点县,每年有95趟专列,一路马不停蹄向北方输送广西的优质蔬菜。海南:怎么地?豆包也是干粮
海南,作为我国唯一全部辖区属于热带海洋气候的省份,自然也不甘落后。
光温充足、雨量充沛的自然条件,让海南成了一个天然的“大温室”,在冬春蔬菜种植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每年11月份到来年4月份,三亚的豇豆、澄迈的苦瓜、海口的番椒、文昌的长辣椒、昌江的小尖椒、陵水的黄灯笼椒等,大量运往北方市场,为天寒地冻的北方,送去一份南方的“火辣”。
冬春时节,北方似乎一直在吃南方的蔬菜,四季如春的南方,会吃北方的蔬菜吗?答案是:当然会,而且吃得还不少。
03.北菜南运:出高原,越崇山,咱也下江南
冬春时节,北方进入短暂的“休眠”,但一到夏秋时节,北方的地理优势便呈现出来。
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日照充足,黄土高原、北部高纬地区,由于温度相对南方地区较低,且昼夜温差大,适宜菜花、甘蓝、洋葱、胡萝卜等冷凉蔬菜的生长,由于它们的适宜生长温度在17到25摄氏度之间,多种植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原上,因此被称为“高原夏菜”。
高原夏菜,首推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优势区域,这一区域的代表性“菜篮子”,非甘肃莫属。形似如意的甘肃,东通陕西,西达新疆,东西横跨1659千米,中国三大自然区、四大温度带、五大植被区的交会点,都在这里。因此,甘肃在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优势区域中,具有其他省份不兼备的自然优势。
而甘肃的省会兰州,又以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会处,海拔在1500到33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为10摄氏度的“天时地利”,和陇海线、包兰线、兰新线、兰青线、青藏铁路5条铁路交会于此,11条国家级高速公路通达八方的交通优势,从甘肃的“菜篮子”里脱颖而出。
高原地区,总是荒凉贫瘠的,但兰州人却凭着一股韧劲儿,把高原夏菜种植、培育这件事干得红红火火。菜花、娃娃菜、西蓝花、松花菜、甘蓝……这些早年从南方贩卖到兰州的蔬菜,现在却在黄土地上发了芽、生了根,结出了累累硕果。
每年5到10月,当杭州、上海、广州等城市“热不堪言”时,兰州的高原夏菜便源源不断地流向南方市场,给暑热的南方带去黄土高原蔬菜的清香。
除甘肃外,夏秋菜还是哪些地域的“当家花旦”?
黄土高原西南方,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也有高原蔬菜种植区分布。
每年7到9月,甘蓝、萝卜、大白菜、香茄、菜豆、辣椒等蔬菜,从这里经由黔贵、川黔、湘黔、南昆等铁路,流向华南、长江下游以及港澳地区的菜市场,成为这些地区人家饭桌上的家常菜。
在“北菜南运”这一浩大工程中,属于北部高纬夏秋蔬菜优势区域的新疆、内蒙古与东北地区,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遍地开花的“菜篮子”,与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优势产区,将时空交织在一起,为14亿人日常生活和营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在今年这种特殊情况下,让我们对生活中那些习以为常的事物,更添珍惜之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