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正文

情感故事 生活琐记 工作札记 资料网摘 文学随笔 校园纪事 游历笔记 往事悠悠 宝宝丫语 其它日记

每天打卡背单词,为什么英语还是学不好

时间:2023/1/19 18:09:51  作者: 雅云  热度: 70
  我的大学校友小张,或许是大部分中国人“学外语”的缩影。

  小张凭着自己的努力从二线城市的重点中学考进北大,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然而英语却是她心头的一个结。她业余时间都逡巡在各类英语补习班之间,看起来仿佛是用尽了一切与考试、做题相关的招数,却依然一遍遍说着:“我英语太差了。”

  后来她雅思考了7.5分,去了英国的Top2,我们也顺理成章地在伦敦再次相见。我兴致勃勃地推荐了一直想吃的印度菜、意大利菜和土耳其烤肉,她却面露难色。

  “哎呀,我们还是吃中餐吧。不是我不喜欢吃这些啦,主要是我看不太懂菜单……”

  我非常震惊,因为她平素展露出来的学霸气质,并不能解答她为什么会“英语不行”。

  我去翻了翻她的社交网络,除了英语学习打卡,其他所有都是中文世界相关的内容——即使她已经在英国待了好几个月,她的社交圈子也仅限华人。

  她苦笑着说:“唉,我不像你,我没有语言天赋。”

  语言天赋到底是什么呢?那些学不好英语的中国人,真的是因为“没有天赋”吗?

  研究表明,在语法、词汇和表达等方面,大量的学习者,无论何种年龄,都能展露与母语者相符的水平。也就是说,如果有合适的学习方法,外加积极的学习动力,一个人的语言学习并不会被所谓“天赋”束缚太多。

  这么看来,“没有天赋”的自我怨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人对于语言学习的误区造成的。比如语音。小张最忌讳的就是自己开口时会“一口中国口音”,这仿佛是她拒绝和其他国家的人社交的重要障碍。

  而她在英国认识的华人朋友也总会成为她口中“口音这么重还总去party鬼混”的反面例子。

  “可是,我认识的意大利人和法国人口音也不轻啊。”我说。我从没见哪个意大利人或者法国人为此而自卑,他们课上课下依然和英国人美国人谈笑风生。

  语音只是语言学习中的一部分。盲目追求“地道”,不过是为了填充一种“我说得很好”的虚荣心罢了。在有些国家,人们根本不谈“语言天赋”或者“语言学习”这些大词,但每个人都会说好几门语言。在印度一些民族混杂的邦,一个小孩会说四五门语言非常多见。

  而在硅谷的中国工程师,自顾嘲笑印度人的“咖喱味”英语听不懂,自己却惜字如金,浪费了上升机会。要知道在硅谷,印度裔工程师和华裔工程师在entrylevel平分秋色,一旦到了高层管理岗位,印度人份额却大大超过华裔。语言,毫无疑问是其中关键因素。

  也显然,学习语言绝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但应付考试恰恰是中国大部分人英语学不好的命门,他们忽视了语言最基本的功能——交流。

  你雅思考到7.5分,到了英国酒吧里却点不来一杯啤酒,那学这个英语又有什么用呢?

  交流,才是語言学习的根本,也可以说是“动力”的主要来源。虽然我的英语水平比小张也好不到哪儿去,但我学习的成本和痛苦度却比她低了不少。“交流”的欲望还支撑着我在英语之外,又学会了日语、德语。

  如果我不会日语,那我会错过多少有关偶像和动漫的第一手资料?如果我不会德语,那我就无法和奥地利的老夫妇共度圣诞节,听他们聊一些让我永生难忘的事。

  所以,当你觉得自己好像“学不好”一门外语时,或许先不用急着打卡背单词,不妨停下来问问自己:我是否已真正做好准备,用这门语言,去打开一扇新世界之门?
  •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