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正文

情感故事 生活琐记 工作札记 资料网摘 文学随笔 校园纪事 游历笔记 往事悠悠 宝宝丫语 其它日记

金刚倒碓与十八道菜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学拳札记

时间:2020/10/7 19:06:08  作者: 朱华玉  热度: 365
  曾几何时,自2020年过年前腊月的最后一个周末集中练拳与金老师见过面,时至今日,几过月过去了,由于金老师的工作性质,虽同在一座城市,近在咫尺,但始终天各一方,至今未能谋面。师兄弟们也不能集中练拳,这虽不能说是一种遗憾,但在学拳、修拳、悟拳的求道过程中,我们通过现代通讯工具却也保持着与金老师的学习、传授、交流和互动过程。   金老师名曰金传广,工作在安徽铜陵,生活在安徽铜陵,是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人称“人体平衡魔术师”的张志俊先生的弟子。有幸能拜在金老师这样明师的门下学习太极拳,学习正宗的太极拳,是我们与张志俊太极艺术结下的福缘;更是张志俊先生创建的“稍节领劲、两头卷曲”的陈式太极功夫架为我们带来健康,为我们带来快乐,为我们带来追求太极理趣的福报。   和我们一起在金老师门下练拳的有三十多人,往年一般都是周末、周日两个上午,选择一个公园,在金老师的指导下,大家一起集中练拳、讲拳……每年如此,每个周末如此……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这原本既定的每周双休日集中练拳的生活戛然而止。整个城市、街道、社区完全封闭,万人空巷,一片寂静,人们都蜷缩在家中,自觉居家隔离,减少与他人接触,为抗击疫情默默做着应有的贡献。   二月的最后一天,忽见金老师在群中发声:“大家好!这段时间练拳了吗?”于是,大家纷纷向金老师报告,有说一直在练;有说没有练的;有说练的但感觉练不好的。其中一个学员说:“师傅啊,这个疫情搞得没有您的指导,在不知不觉中也没有感到进步,很苦恼。”他的话其实说出了大部分学员的心声。于是,金老师要求我们用三分钟时间打个金刚倒碓,慢慢体会如何用金刚倒碓解决太极拳的绝大部分问题,并为我们奉献了“十八道菜”,让我们慢慢去品!要求要练到一动就有十八道菜的东西,这十八道菜的菜名是:   1、十指抓地;2、屈膝松垮;3、扣膝圆档;4、外包内撑;5、含胸拔背;6、立身中正;7、沉肩坠肘;8、虚领顶劲; 9、手不松劲;10、以腰为轴,节节贯穿;11、裆走下弧,下移重心;12、转关要有开合,逢力要有棚劲,有棚才能缠、转、沉;13、身向左转,扣左膝,身向右转扣右膝;14、手到脚到,肘膝相合,上下协调;15、心中有拳,掌中有物,开合化打任自由;16、提脚出拳,稍节领劲,要有打击意识;17、步法身法,整体合一;18、周身协调,神行要跟上。   “十八道菜”其实就是习练太极拳的十八个要点,说实话,跟金老师后面学拳断断续续也有三四年时间了。初接到这十八道大菜,并且要求通过慢练金刚倒碓来表现的时候,大脑如云里雾里一下子懵了。在过去的练拳过程中,自己练过金刚倒碓,但确是定式,三个呼吸,六个呼吸甚至更长都练过,但这慢练三分钟且在动中把十八道菜所能体现的要领都能展现出来,确是一次没试过。   金老师要求我们多拍视频给他看,我不知道别人拍没拍发给他,但是我一直没拍。一是没有信心,因为这几年跟随金老师后面学拳,由于工作时间关系抑或是自己懒惰,练拳时断时续,一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二是还没有彻底弄清楚金刚倒碓与十八道菜的关系。直到4月底的一个周末上午,和几位师门兄弟在一起练拳时,一位师弟手痒,鼓动我们拍一段,拗不过,刚好金老师也要求,只好便拍了。中午忐忑地发给金老师,请求指点。金老师很爽快,一会儿就发来点评:“总体不错!注意几点,一是手不丢劲,手始终要用上稍节,领着走,开合时也是这样!不能滑过去!这叫手中有物。二是压住重心,不要有起伏、晃动。三是时间要三分钟以上,现在慢练三分钟是第二种练法,首先要解决四个问题,一是十趾抓地,二是扣膝圆裆,屈膝松胯,三是立身中正,虚领顶劲。四是坠肘沉肩,手不丢劲。慢练三分钟,每天练十遍。”从金老师对我视频的点评中,我感受到,虽然说总体不错,但那是老师客气。在和金老师的交流中,老师说,跟张老爷子他们那一辈比,我们在刻苦练功上都有很大差距!是的,跟随金老师习拳几年来时断时续,从没有下过苦功夫,就是今年疫情刚开始从过年之后的一个半月时间,几乎是猫在家里不动,更谈不上练拳了。   为了更好地慢练金刚倒碓三分钟,金老师又要求在每天十遍慢练金刚倒碓三分钟同时,还要练好两个基本功:即一是手的开,一是手的合。手的开练法有三,姿势是金刚倒碓平捋时的手型。一,双手十指极力张开上翘,到极限时保持2分钟;二、双手十指并拢,极力直线前抻到极限时保持2分钟;三,双手顺逆缠,分别倒极限,然后定住坚持2分钟。每天十个,每个2分钟。手的合就是握紧拳头,姿势同上。方法是大拇指要压住无名指和中指,心中数一、二、三、四,每数一个数紧握一次,直到感觉用不上劲了,这时才是紧握拳头!在这种情况下保持2分钟,每天十个。在练手的开和合时,身法结构要求与练拳一样……   看着微信上和金老师的聊天记录,我激动,更是欣喜,金老师说的这些可真是好东西呀!一段视频引出金师傅说出习练太极拳这么多、这么真、这么好的干货,真的是受益无穷,如获似宝,殷殷之意,拳拳之心,惟有感恩、感激。   遵照金老师的嘱咐,在后来两周强化训练的时间里,每天3分钟慢练金刚倒碓10遍,手上的开合包括十指张开上翘十个,十指并拢直线前抻十个,顺逆缠打开极限十个,双手紧握拳头合十个,所有的开、合每个均坚持2分钟,整个下来一刻不停,就是中间不休息,也要130分钟达2个多小时,更何况练的时候,不可能一刻也不歇,所以每天练下来快的要三个小时,慢的要5个多小时,一天下来,开合练的十指骨节生疼,真是累的一塌糊涂。   “这才是真正的练拳。”金老师这样说道。是啊,几年来的学拳过程仅仅是学会了套路和拳架,没有真正静下心通过拳架去慢慢体会和揣摩太极拳理法要求的神意气形。总感觉练得没有进步。正是新冠疫情这段时间的机缘巧合,使得我们没有办法象过去那样集中练拳,而改变为分散练拳了,这就使得我从学拳的阶段无意中跨入了一个修拳的阶段,也使自己对太极拳的认识有了稍稍的一点体会。   经过两周的强化训练(当然没有打卡到位),5月中旬,我又拍了一段三分钟慢练的金刚倒碓视频发给金老师点评。金老师说,有进步!现在注意解决两点,一是转关,一定要有开合,这要慢慢体会。二是肘不能飘。可以想象肘始终与胯,与膝有联系,他们同屈同伸!现在因为肘定位不到位,影响了全身的掤劲。整个动作中,你的上身和下肢在胯处分开了!这个也要反复练习,反复体悟,直至练通!   肘、胯、膝同屈同伸。比如,起势提起左脚,这时你的左膝屈了。那么同时,你的肘、胯也要有屈!这就是同屈同伸。这时你的全身劲力就是整的,稍节领,中节定,根节拉长就协调了!这个同屈同伸,既是外形上的!也是内劲上的!也是意上的!   对于金老师的这番话,我似有所悟,又似无所悟,只好跟金老师说暂时还不能体悟。   金老师说,现在你要多看那十八个要领,边看边想边悟边练!一定要记住内容,每练一遍都要想着要领,解决问题。比如,身向左转重心右移,身向右转重心左移。在落实的时候就要搞清楚:一、左右转的时候,左右前脚掌,脚跟,左右膝,左右胯,左右肩肘手是个什么状态?虚实如何?二、重心是怎么移的?移多少?三、做到什么位置才算到位?四、身体是不是始终是中正的?是不是做到了形不破体,力不出尖?五、转定以后是不是贯彻了稍节领,中节定,根节拉长?领卷两字是否落实到实处?浑身掤劲饱满,虚实清晰,灵活而有动势等等?这些必须慢慢悟,反复练才行!   一番话,五个方面,诸多问题的提出,仅仅就左右转动这一个要点循循善诱、娓娓道来,犹如醍醐灌顶、大梦初醒,真的受益匪浅,获益终身呀!   两段视频,两段不同的点评,说明了自己的拳在一点一点的进步,欣喜之余,则更说明了太极的路还很长很长,自己还没有摸着门,还要不断求学,一路前行。同时也验证了金老师确是一位明师,一位通晓太极理法并能够将太极理法掰碎揉烂,理法明晰,讲解透彻的明师。记得有篇文章说过,一个人修炼太极拳的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一是学拳阶段,二是修拳阶段,三是练拳阶段,四是懂劲阶段,五是神明阶段。对照这五个阶段,再审视自己习拳的这几年,自感已到了修拳这一阶段,而这一阶段修拳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明师的陪伴,时常能够对自己的拳架进行修正指点。非常庆幸,自己恰恰拥有了这一点,虽然自己没有正式向金老师拜师,但我想,这种形式上的羁绊已然不重要了。太极拳是文化拳,是哲理拳,是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上面说的修炼太极拳的5个阶段,更阐明了太极拳是道,修炼太极拳的过程就是一种学道、修道、悟道、明道的过程,还原太极拳本来的面目,更好地以太极的精神和文化滋养我们的内心,强壮我们的筋骨,安抚我们的灵魂,普渡芸芸众生。智圆行方,以拳悟道想必是每个太极拳习练者的追求,相信有这样一位明师的陪伴,自己在太极的求道路上,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国内的疫情在好转,但国际的疫情仍在肆虏。国内疫情防控的压力依然很大,虽同在一座小城,和金老师见面一起练拳的时间却依然无法预期,为纪念疫情期间练拳的这段难忘经历,遂将金老师在微信中为我练拳指导整理出来,以飨大家,是为记!   (2020年5月27日 朱华玉 )
  •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