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正文

情感故事 生活琐记 工作札记 资料网摘 文学随笔 校园纪事 游历笔记 往事悠悠 宝宝丫语 其它日记

榄山怀古

时间:2012/3/23 12:08:02  作者: 红棉  热度: 1151
今日小榄 

小榄,广东省中山市的一个小镇,也是我的家乡。坦白地,要不是为了完成公共考古学的这个作业,要不是有这个压力或者动力去查阅大量的资料,我不会这么深切地体会到这个小镇有着这么丰富的历史文化,我热爱这个家乡并乐于向大家介绍她,感谢徐老师给我这么一个机会。 

今天的小榄是一个拥有32万人口,总面积约75平方千米的小镇,管辖15个社区,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中山市北部,是广东省的工业重镇,更是中国乡镇之星。小榄五金、小榄电子音响、小榄内衣、小榄锁具、在全国鼎负盛名。小榄镇还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中国乡镇之星”、“中国五金制品产业基地”、“中国电子音响行业产业基地”、“中国五金制品(小榄锁具)出口基地”、“国家火炬计划中山小榄金属制品产业基地”、“中国内衣名镇”、“中国金融生态名镇”等多项国家级殊荣。 

小榄被人们所熟知,或许是因为小榄发达的工业。但是小榄作为“菊城”,更值得介绍的是她的历史文化和菊花艺术。 




小榄的开村历史 

  关于菊城小榄的开村历史,民间流传着一个悲情传说: 

相传在750多年前,南宋度宗时,一位姓胡的贵妃(一说姓苏,未考证),大概因为得罪了皇帝或皇后的缘故,咸淳八年(1272年)宋度宗诏令胡妃为尼。翌年5月,胡妃佯狂投水,得以逃脱,后来与一位姓黄的商人成了亲,藏匿在广州府的南雄珠玑巷。奸相贾似道奏报,胡妃其实未死,藏匿民间,结果皇帝诏令官军一路追捕,沿途烧杀抢掠,无所不为,当官军查清胡妃藏匿在南雄时,扬言要在珠玑巷屠村灭口。 

咸淳十年(1274年),一批避祸的百姓,从南雄珠玑巷启程,辗转到了香山县小榄。时值深秋,百姓为遍野的菊花所吸引,便在飞驼岭、凤山一带垦荒定居,他们就是小榄的开村之祖。 

他们谨记着是菊花把他们引领到这片福地的,决定把野菊移植园圃中,嘱咐自己的子孙世世代代都要爱菊、种菊。到了清初,小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喜爱菊花的小榄人就办起了“菊社”和“黄华(花)会”,赏菊吟诗,以贺升平,嘉庆十九年甲戌(1814年),考虑到祖先是在甲戌年从珠玑巷迁来的,决定从该年起每隔60年,即每逢农历的甲戌年举办一次盛大的菊花会,这就是蜚声海内外的小榄菊花会的来由。 

珠矶巷集体迁徙事件,暴露了南宋宫廷悲剧的冰山一角。为了胡妃的出走,朝廷竟要出到屠村灭口这一招,可见宫中对这一事件的讳莫如深。官家修撰的史书当然要把其中所有的细节删除,时至今日,就只能以民间故事的形式流传了。 

   这个传说大体上是可信的。不仅珠玑巷有史迹可查,而且珠江三角洲不少姓氏的族谱,都不约而同地标明他们的开族祖先来自珠玑巷,足以证明此次大迁徙的牵连面确实很广。据黄慈博《珠玑巷民族南迁记》,当时从珠玑巷南迁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氏族共73姓165族。他们所带来的中原文化尤其是菊文化,在小榄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更远地更具体地追溯小榄的历史。 

  小榄是1152年香山设县时从南海县划入的,划给香山县内新设的宁安乡。这时的小榄刚成陆不久,主要是沙洲和泥滩,围垦刚刚开始,更多的还是流动的渔民在此过着半定居的生活。人烟是有了,但还未能称之为村落。 

嘉定六年(1213年),福建福清县人杜奇芬到宁安乡定居。关于杜奇芬的生平,清光绪三年重修的《杜国公墓碑》是有明确记载的。他曾以军功授宁远卫指挥使,因1208年的戊辰监祸,于1213年带着母亲万氏从福建迁居香山(今中山市),十年后,因平定海盗有功,授平寇将军、粤国公、统领东南节度。昔日大榄文昌庙内供奉的杜、曾、罗、毛、曹五姓先祖,就以杜姓排头,说明确是公认杜奇芬是最早在这里定居的中原人士。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杜奇芬抵步小榄足足比珠矶巷的那批人早了50多年。在某种意思上,他才是小榄大榄(大榄即现小榄永宁)的开村之祖。 




小镇何宰相 

  小榄为中山何氏最大的集中地。其中,何贵九郎、十郎兄弟族于宋咸淳甲戌年(1274年)从南雄珠玑巷迁来(见上文开村传说)。 

  在地图上,小榄最具代表性的地理标志当属绕圈一周的“水色匝”。水色匝所围圈内,是古时的繁华之地,如今的新市社区。晚明时期,这里曾经建有当时小榄最为显赫的宅第建筑“翁陔园”,其主人便是富有传奇色彩的晚明宰相何吾驺。 

  以“传奇”论何吾驺并无虚夸之过。其“传奇”色彩,不仅在于一名读书人达到了“学而优则仕”的顶峰,官至“宰相”;也在于其仕途曲折,几番进退,二度出任“宰相”;更在于其身处末代,出场华丽显赫,转身退幕却落寞苍凉。 

  何吾驺为小榄何氏第十三代孙裔,他的仕途之路始于万历年间己未年殿试。那一年他考取进士二甲四名,从此官路亨通,到崇祯年间,官至内阁大学士,成为明代首辅。然而,政治风云莫测,不久何吾驺便因与幕僚温体仁政见不合,被罢黜返乡。 

何吾驺的故事并不能由一位朝廷大员在政党之争中落魄罢官返乡的句号而结束。明朝败落之后,何吾驺追随南逃的南明皇族,曾出任弘光朝首辅、绍武朝“代天子行事”、永历朝太傅等要职,在清顺治二年到八年短短六年内,几番大起大落,可谓历尽人间沉浮。 

  如今再次走访繁华的文化路和正义路,向当地人询问宰相故居,皆愕然摇头。翁陔园繁华一世,却终究不敌世事变更,如今声名不再,踪影难觅。新市社区文化路六巷。在四周喧闹绚丽的商业店铺夹杂之中,有一处破旧的单进间古建筑,只见浮雕暗沉,墙垣剥落,屋檐草长,此处便是翁陔园仅存的头进间遗址。当年的翁陵园后花园今天已被改建成人民公园,或许当我们走在公园里面的时候还些许想象到当年的喧闹繁华。 

毫无疑问,何吾驺给小榄何氏家谱乃至小榄这个小镇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显赫印记。在何吾驺传奇一生中,历经六朝,两次出任宰相,一次代为“天子行事”,在一个末世朝代哀婉的绝唱声中,他被当作一个标本,壮烈出演,支撑着一个残喘挣扎的朝代。何氏作为小榄的开村姓氏,不仅仅是一个文化印记,还更是小榄人文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800年前,何氏应该还没想到,想当年他们眼中的这块福地已经成为了“全国乡镇之星”,不仅经济高度发达,而且因为闻名中外的小榄菊花会,享有着文化名镇之盛名。 




小榄地名文化 

地名作为一种无形的历史文物,是一种文化遗产,也是一个地区山水、风情和社会历史的反映。小榄许多地名非常古老,虽经岁月风雨的洗刷,城乡面貌已今非昔比, 但至今仍留存下来。 

很多像我这种年纪的小榄人小时候大多有过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小榄是“小”榄呢?那这个大榄是怎么一回事?是一个传说,还是一件物什,一个地方?大榄和小榄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大榄是一个历史。原来,大榄是小榄镇里的一个行政村,大榄就是永宁村的旧称。现在老一辈的永宁人都管永宁市场叫“大榄市”。 
“永宁”是小榄其中一个最古老的地名,它诞生于香山(今中山市)立县前,时属南海县,称“永宁乡潮居里”。1152年划入香山县后改称宁安乡,从那时起,永宁这个雅名一直尘封了几百年,只在民国时期间歇地使用过好几年。解放后,1950年人们再次起用了这个古老名字,喻意在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生活永远安宁,取代用了569年的“大榄”这个名称。今天的永宁,再非昔日可比,到处闪烁着灵秀光芒,它再不是一个乡村,这里早已城市化和工业化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流淌着金子,是小榄乃至全国一个闪亮的地方,永宁之名享誉全国。 

俯瞰小榄地名,主要呈现出下面几个主要特征: 

一是因地理环境而得名的。比如我住的那个村村名:螺沙,属宋代淤成的西海十八沙之一,因地形似螺,故名。 

二是以地理实体(物象)作街巷名或地名,这一类在小榄很多,如木棉树巷(巷内至今仍有古木棉一株)、桑捻树巷(因巷内有桑捻大树而得,现名公善巷)、大柱亭巷(因巷内有大柱亭而得,现名长兴里)、葵树涌、绿槐里、红更寮(因此地有更寮刷上红色而得名)、十二桥街、梅花洞等。 

三是以寺庙派生的地名。几百年来,小榄人对于各种不同的宗教没有厚此薄彼的心理,儒、道、释等传统文化以及外来宗教文化集于一地,各行其是,各领风骚。小榄以寺庙派生的街巷地名逾百条,派生的方式有几种,一种是直接使用寺庙的名称,如车公庙街、康公路、华光路、先锋庙、四圣宫等;另一种是以寺庙的特有标识或别称,如东庙,此是邹陈法师庙,因庙前石额有东庙二字,故名。还一种是以庙为中心所在方位而派生,如新市的大庙前,指慈恩大庙之前, 今名中大街。 

四是吉祥祝愿与龙凤文化的地名。这些地名是人们对家园的繁荣昌盛、幸福美满的寄托和憧憬。如,升平路、民安路、东成里、西就社等等。 

五是与昔日商业集市有关的地名。小榄自明清时期商业已较发达,今一些地名仍记留着当年商业的文化信息。如桑市、朝市街、晚市街、鸡鸭市街等等。 

六是与历史事件有关的地名。明代小榄有三卫十八所军户屯田开发,王成大街、陈宪坊大街、大军山等都是当年卫所遗下的痕迹。还如,炮台巷(永宁宜男社前街),原叫“炮台尾”,这里是清嘉庆十四年乡民集资修筑炮台抗击海盗的地方。 

七是与豪门大宅或最初族姓聚居有关的地名。如:麦局、大夫地、罗涌等等。 

八是由两个地名取字组合的地名。如永宁社区的“大华”,是从辖地内大社和华林社各取首字而得。东区社区的“文田”,是因地处文丰与田洲之间而改。 
九是从旧名谐音而来,由于时代的变迁,地理环境的改变,早期一些地名或因读起来不朗口,或因欠缺韵味,于是人们根据旧名的谐音或近义再赋以新名。如基尾街变基美街,园尾巷变圆美巷,四边涌变市边涌(取其靠近榄乡大市之意)等。当然改名需考究,不能随便胡来。如把“四圣宫”改成“泗圣宫”就值得商榷了。《广韵》云:“泗,涕泗也”,而四圣是指庙内供奉的中国禅宗第六祖慧能及关圣帝君、真武大帝、文昌帝君等四圣。如果把四圣改成泗圣,这四圣岂不是变了鼻涕圣君? 

建国后,小榄一些路名也经历过变化,很有政治色彩。1958年公社化年代,有跃进路(下基路)、幸福路(新市路);在“文革”期间,一些街路名也革命起来,如红山路(凤山路)、向东巷(下基大街七巷)、向阳巷(下基大街六巷)、革新街(下基福源里),这些路名后来有的恢复了原名,当然也有些迄今还用。 

可能有同学会质疑为什么用这么大的篇幅来介绍一个小镇的地名。之所以乐意花这样的笔墨,是因为我认为,虽然每个地方的地名取名规则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共性或类似的规则,可是每个地名又是属于那个地方的,是独一无二的。 

解读家乡的地名,可以从一个侧面来知晓我们从哪里来,它印记着时代的遗痕。它能勾起我们对家乡小榄历史内涵的记忆,激发我们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同时也加深外地人对小榄这个地方历史和文化的了解。 
除了一些遗址古迹,老地名也是地方的一种历史沉淀,一种文化积累。有关小榄丰富的一些有意义的老地名,我认为,不应该只是出书介绍或者尘封在图书馆的历史档案里面等等,他应该被灵活地恢复,被应用起来,如路标的明识,公交站牌等等。 

可以憧憬这样一个画面:在炮台巷的路牌下,奶奶在向他充满疑惑的孙儿说起当年群众修建炮台抗击海盗的故事。 




不得不提的百年老街 

小榄有一条500多年历史的地道老街——蓝田街。 

因为它实在是太有趣了,所以我还是不得不冒着由于字数泛滥让读者厌烦的危险向大家说说这些老街。 

解放前小榄当地的人管篮田街叫‘棺材街’。这是个俗名,来历大概是因为这条街有几家卖棺材的店铺。解放前,篮田街上不仅有卖棺材的棺材铺,还有做纸花篮出售的花篮店,扎白灯笼的灯笼铺,“吹嘀嗒”的丧事乐手以及专事收殓的仵作都可以在这条街上找到。而由于各种地理位置的原因,解放前,这条繁华的蓝田街也是群众丧事出殡到大榄的必经之路。 

久而久之,篮田街也就有了“棺材街”这个俗名。至于是什么原因,什么时间,什么人带头让蓝田街成为“棺材街”,现在已经很难求证到。 

令人不解的也是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一点是:解放前,篮田街还是一条喜事街。 

把棺材和喜事等同在一起似乎是一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但是解放前的篮田街,如果有人家要娶媳妇嫁女儿或是讨老婆,一准会来篮田街采办办喜事用的物品。因为篮田街出售喜事用品的店铺也实在不少,红灯笼、红蜡烛、红双喜,还有大姑娘出嫁时乘坐的大花轿在这里也都能找到。 

办丧事的人会来这条街,办喜事的人也会来这条街,但是看似两个很矛盾的行业在篮田街上却很相安无事。解放前的篮田街除了操办红白喜事的行业聚集之外,还有做神位的木器行也聚集于此,打石头的石匠,打铁铺里的铁匠、吹玻璃的作坊、印刷厂、书院学校在这条小街上都可以找得到。换句话说,解放前旧时的七十二行从业人员都有居住在这条街上的,这是个三教九流聚居的地方。以至我一直觉得这条老街是多么可爱啊,无法不佩服它的兼容性,各种冲突的习俗在这个和谐地共处着。 

百年老街的今天早已经改头换面了。解放后,新兴的商业街慢慢形成已经慢慢代替它的原旧貌。从依稀剩下的棺材铺也许还能分辨出当年它原有的旧模样吧。 




菊花文化——小榄精神之根 

菊花,菊花,碧叶黄华;菊花,菊花,容光焕发。 

小榄人好艺菊,故小榄夙有“小柴桑”之称;今更获“菊城”之誉。菊花文化贯穿小榄的历史,初起有"菊试"、"菊社"等民间组织,后来逐渐演变成为每10年一度的"黄花会"。清代嘉庆甲戌年(1814年),有10个菊社联合举办大型菊花盛会,并相约以先人定居小榄时的甲戌年为一大盛会(即60年一届)。人生能赏两次60年一度的甲戍菊花大会,实属难能可贵。我小时候就经历了一届,可惜那时候还小,小孩子只有打打闹闹的玩的意识。 

盛开了几百年的榄菊 

至开村之说,小榄人就与菊花结下不解之缘开始。 

到了明代,小榄艺菊之风已盛,菊花的栽培已很普遍。据当时任明朝南京礼郎尚书的里人李孙宸所撰之《两榄风景地势图说》文,已有"五松六路三丫水,一洞梅花十二桥,岁岁菊花看不尽,诗坛酌酒赏花村"的赞美之句,足以说明那时的小榄人已好艺菊,每年菊花盛放之时,聚集三五知己,酌酒赏花,籍此遣兴已成习惯。 

清康熙年间,小榄艺菊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在栽培上对菊花的整形摘心,养护管理等有了一套系统经验。据史料记载,此时已开始从上海等地引入新种,使品种花色增多,乡中一些绅商官吏之家,闲帖逸志之上,辄效陶令寄怀尔篱,艺菊之风业盛于昔。此时,小榄已得称"小柴桑"之美誉。 

清乾隆元年丙辰年间,小榄开始"菊试"。据《香山县志》载,菊试就是在菊花"盛开时,集乡人所植名种,设赏格,评高下"。赛时在乡内祠前盖搭花棚,陈列名花,分场考评,对菊吟咏,推魁首,定名次,俨然开科取仕,评菊以"三不"为标准,即不脱脚叶、不交枝、不跪脚;以"三丫六顶"为模式,大立菊枝艺初为运用,试毕则分别次第奖给纱,缎巾、扇等物品。 
但是,乾隆五年后由于小榄著名菊花"一捧雪"失传,菊试不再举行,改为"菊社"。关于菊社,清代里人何大佐在《榄屑》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述:"菊社者,不先期而檄,不分币以酬,与菊试不同,惟集裁菊同志友,将所有之佳妨,移至社所,星罗棋布,炉香屏画,晨夕相对,或饮酒赋诗,或按乐度匀曲,其兴转剧,夜则灯烛辉辉煌,至晓方灭,观者忘倦,远客骚人逸士,每至菊节,常拿舟而至,题咏甚多。散社后,有索花为赠者,满船载而去。 

乾隆47年(即1782年),"菊社"的规模扩大,改称"黄华会"将原日之菊社变作菊会参展之小团体,当时榄乡各村俱有摆设,各村菊场不仅搭架摆菊,而且广搭花台、花楼、花桥,还演戏助兴,仅演戏就有十余台。夜间则张灯结彩,通宵达旦,参观者甚众。 

清嘉庆十九年甲戌(1814年),小榄人为纪念先辈定居之功,举办规模盛大的菊花大会,并约定每逢甲戌年(即每隔60年)就举办一次菊花盛会。同治十三年(1874年)、1934年和1994年相继举办大菊花会,一共举办了四届甲戌菊花大会。 


菊城美誉 

小榄又被称为"菊城","菊城"这个誉满天下、妇孺皆知的名字,许多人都知道因菊花而起,但从何时叫起,知者甚少。其实,"菊城"是因1959年的一次菊花展览会流传开的。 

1959年是建国后小榄举办的首届菊展。这届菊花会,在菊花艺术方面既继承了传统的艺菊技术,又开创了新的造型风格,小榄人首次用菊花砌成了一件宽10米,高7米的巨幅壁画"和平鸽",用菊艺砌作了巨幅标语、图案等,同时展出了大批大立菊、悬崖菊、塔形菊、品种菊。展期虽七日,观众却近30万人次。珠江电影制片厂还专门制作了一部名为《菊花》的纪录片,省内外一些报刊连日大篇幅报道了菊会盛况,誉小榄为"菊城"。从此"菊城"花事日渐繁盛。 

让"菊城"誉满海内外的是1994年传统的第四届甲戌菊花大会。当时菊会布展范围达10公里,展出各种菊花82万多盆,菊花品种1568个,其中单株着花千朵以上的大立菊就有113盆,吸引了国内和来自23个国家、地区的游客600多万人次。 


精神之根 

1.小榄人种菊,前提是小榄人爱菊。古往今来关于“菊花”的歌颂数不胜数,而菊花这种不畏严寒的傲骨精神在小榄人的身上也是有所体现的。作为一个全国闻名的地方强镇,它的经济成就是这个地方人民辛勤努力团结建设的结果,小榄人有着菊花的傲骨拼搏精神。而60年一大展,10年一中展,3年一展,1年一小展(其实规模也不小)的菊花文化展示也会给小榄带来丰富的经济效益。小榄人努力务实致富,背后以它深厚的菊花文化精神为基础。 

2.执着的菊艺传承。小榄人栽培、扎作菊花的传统艺术代代相传,并不断发扬光大,特别是扎作立菊方面,小榄人更是有巧夺天工之技艺,不断刷新世界纪录。菊会一直以"自然、人文、花海、菊城"作为特色。小榄人爱菊不独是一种园艺行为,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倾向,诚是赏菊、斗菊、赛菊,亦不忘咏菊、画菊、餐菊。菊文化的渗透力远不止这些,这个小镇的学校会有与菊艺相关的课程,这个小镇的企业喜欢用菊花的形象,如知名品牌“榄菊”等。目前,小榄也在积极地进行菊花会申遗的相关准备工作。 

3.小榄人的菊花意识归属感。小榄菊花会是中国菊文化最集中的体现,群众参与性极强,文化内涵深厚,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菊花品性高洁,早已深入小榄人的人心,传承菊文化的小榄菊花会对陶冶性情、提高群众文化素养、增进对外文化交流、构建和谐社会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菊展期间,要是你来小榄旅游,热情好客的小榄人必定会如数家珍地向你介绍这个地方。 

从改革开放时的一个小乡镇,到如今恢宏磅礴的中国名镇,有一股源自于人文、价值观的力量在涌动,很多人都将菊文化看作是推动小榄前进的精神源泉。 

菊花是小榄的根,很多文化因子都是由此延伸出去的。小榄人是一群独特的群体,而在这个群体的身上,更是有着“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的精神特质。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很多地方在发展的道路上都面临着保护地方文化和保护地方环境的问题,和绝大多数地方的发展模式一样,小榄在改革开放初期也是以牺牲了环境为代价发展了经济。在这里,我并不是要抨击一些什么的,因为在我看来,可能这样的发展矛盾也是很多地方都难以避免的,关键是我们意识到问题之后的态度。小榄人近年来已经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为之付出了实际行动。 

以小榄的环城河水色匝为例,这条在2007年以前还是当地人心目中有名的“臭水沟”、“墨水涌”,却惊喜地被参观世博中国馆小城镇展厅的中山人发现:来自中山小榄镇的一个生态游项目——水色匝涌,其优美的景色出现在多媒体宣传片中,完美展示中山镇区良好的生态形象。 

水色匝在明末清初得名。水色即水上飘色,匝即环绕一周。水色匝即是环小榄镇一周的河涌,曾为小榄镇的商贸、交通运输重要渠道,解放前每年都有龙舟比赛和水上飘色沿着河涌巡游。 
   
工业化的推进和城镇建设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繁荣进步,也日渐显现了环境污染的问题,特别是工业、商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致使围内河涌水质变坏,河水逐渐发黑变臭,严重妨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色匝也没有幸免。改革开放后的近30年中,因环境污染,水色匝变得又黑又臭,附近群众反映的意见很大。 

意识到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了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小榄人开始将水色匝的水环境综合整治作为重中之重,小榄人不是简单地“就病治病”,只求短期效益,而是立足长远,对内河整治进行系统规划,力求标本兼治。 

水色匝的整治,根据各河段的实际情况,拓宽河道、修建各种形式的护岸墙,尽量保留有一定的自然土坡进行绿化河岸,提高河道吸纳和自净能力,使水陆环境更加自然和谐。在河道整治过程中,从岸墙整治、桥梁重建工程及其他沿河建筑物加入了景观设计,配套河岸绿化工程和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对全线进行了疏挖、拓宽。 

值得一提的是,小榄人在整治河道的过程中还别有心思地在部分河段配套了沿河景观配置,将小榄的历史文化、建筑、水乡风情及民间艺术相融合,如在河道的栏杆雕刻四大名著故事的人物、事件的画面,在开展爱国主义和历史教育的同时,为该镇增添了一道独特风景线。 

   今天,水色匝涌鱼虾、螃蟹、螺又重现,夏日也可以看到群众在水色匝涌游泳、戏水。 
水色匝这条哺育小榄人民的河流,又在恢复生机和活力,也在逐渐发展小镇休闲旅游事业给镇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虽然初期的经济发展模式破坏了环境,带来了遗憾。我们依然不能否定,这种及时反省追求持续发展的态度是十分必要且可贵的。 

可是,在新的休闲旅游事业发展起来的同时,是否又会带来新一轮的环境问题呢?这又是值得深思的。 




最后,感谢老师的这个这么有心思的作业,让我们更加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历史等各方面。 

当你了解得更多,就会发现,你其实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作为一个地道的小榄人,我深深地热爱着这片土地! 


                                                                                 zhao
  • 参与评论

    3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