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惧陌生。如此,我们的世界总太小,小到难以容下我们。半惧半索之间,我们走了出去。渐渐发现,陌生中间有太多我们所需求的。但未知每每让我们却步,因为,未知中间,也有太多我们所厌弃的。
造物将我们每个人都设计得跟其他所有人不一样,它将一切个体间的明显的连系切断,让他们变得各个独立,似乎彼此毫不相干,甚而至于各各的有一种明明暗暗的竞争关系在。但一面又在暗中用了看不见的线索,将一切绑缚在一起,使他们生死相依,彼此不能分开。能看清这些暗中的线索者,才能得到造物的恩施:生存与发展。
人类自然算是把这些造物的暗中的线索看得很清楚的一类,于是他们在不能相互感受彼此的肉体之外,又创造出一种叫做精神的东西,让人们之间(人物之间)能有同情,并以此结成群体以至社会,使自己的力量变得无量大,而“人化自然”。但人类偏偏又太被造物的前一种手段所左右,太多的欲心让人们彼此合作时,又把伙伴当成竞争的他者,极力想把共同的成果据为己有,使自己得到最多。并且,渐渐将那暗中的造物的线忘掉,最后,连自己也相信那成果本是自己一人所取得,所谓“优胜劣汰”,一切的美好的都是要占据的对象。还将这些告诉他的下一代,再下一代。
人类于是迷失了。“他(她)们”,对于“我”来说,只是索取的对象。但是,每个人都只索取,向何处去索呢?无已,只能是“彷徨于无地”而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自然是不错的。但“己所欲者”呢?于是,“推己及人”,自然也是“人之欲者”。于是,孔夫子还有一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些道理,就都包在了孔夫子的“仁”里面。看来,夫子之为万世师表,自有他的道理。
现在,我们投身于网络,大抵也是在寻求一些我们在周身四围难于得到的东西:“爱与被爱、归属于被接纳、认可与被尊重、自我实现。”而这,就需要有对手,有“他(她)们”,有能做“观众”的“他(她)们”,有能做“好的观众”的“他(她)们”。而所谓“好的”,就是彼此能相互有些喜欢的。
社会心理学解释导致我们之间相互吸引或喜欢的几个要素是:时空接近性、外貌吸引力、彼此相似性。其实,我们的这些倾向也更多的是“为自己”,因为它们源于这样一个吸引回报理论:我们会喜欢那些行为对我们有益的人,并且我们会继续维持回报多于付出的关系。当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在邻近的时空里生活或工作时,与这个人发展友谊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或努力较少,同时又可以享受友谊所带来的好处。具有吸引力的人可以给我们带来审美的愉悦,与她们交往可以获得社会性的奖赏;那些与我们有相似观点的人可以给我们支持。
但是,以计算机为载体的沟通方式否决了时空接近性,让我们能真正的“天涯若比邻”。在网络上,我们的外貌被屏蔽了,而文字,能增加我们的勇敢,夸大我们的力量,误导我们的想像,还能修饰我们的内心。只要你愿意,即便两个格格不入的人也能让对方觉得彼此很相似。没有了远,也就无所谓近,距离不是障碍,但也不是引子;看不到外貌,吸引力也就无从谈起;不能确知对方的人格,我们往往把其应合之辞当做敷衍。最后,能导致我们互相关注、甚至互相喜欢的交往下去,就剩下互惠原则了。
互惠式的好感就是:我们大抵都喜欢喜欢我们的人。我们也大抵会关注关注我们的人。于是,想要别人喜欢你,你就要去喜欢别人。想要别人关注你,你就要去关注别人。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也。
当然,这里所说的大抵是“泛泛之交”,深交或者至交,那就又另当别论了。
11月21日
肖 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