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送 馍

时间:2023/11/9 作者: 意林·少年版 热度: 23595
田继光

  我的中学在一个小镇上,学校距家八九公里,上坡爬塬,是必经之路。我在学校的口粮,全靠父亲送,一周一回,每回三十来个馍,外加一小瓶盐。

  父亲每次送馍,不像有的家长是骑着自行车,用挎包装着体体面面送来的,而是把母亲蒸好的玉米面或高粱面发糕切成方块儿,一层一层地装在一个竹篮子里头,再盖上一块发黄的白布,一个胳膊挎着篮子,一手拄着一根木棍,一步一步走着送来的。

  馍的送法我倒不太在意,我在意的是馍的质量和颜色——同样是开水泡馍,却有着兄弟同工不同酬的感受。还有送馍的父亲,每次都窘迫地站在教室门口,不进教室门,而是把篮子从窗户递进来,然后问上两句不痛不痒的话就走了。时间长了,我总怕同学们笑话父亲的样子,让自己脸上无光。所以每到送馍那天,我都会找各种理由躲避父亲,托要好的同学把馍接进去就让父亲返回。

  直到有一天,我彻底改变了这种幼稚的想法。那年冬季雪特别多,山野里的积雪已有尺余。那天上午上完最后一节课已经快12点了,同学们都忙乱地准备打水吃饭,谁都没注意外边。李老师出门后又折了回来,叫我出去一下。我急忙跑出去后,看见父亲站在离我们教室很近的教师宿舍屋檐下,旧棉裤湿到了膝盖处,上面贴着一层薄薄的冰花,那根木棍立在一个装着东西的布袋上。当我看到变了形的篮子和沾有泥水的黄馍,就已经明白父亲在路上发生了什么,便急切地叫父亲到教室里暖和暖和。

  父亲听了我的话,眼睛亮了一下,从怀里摸出一个鸡蛋,让我过生日时吃,然后背起布袋,说要趁集市上人多,把旱烟卖了,倒点煤油回家,不然天晚了山路不好走。我目送父亲走出校门很远还没回过神来。自那次后,我再也没有在父亲送馍时躲避过。

  高考落榜后,我面临复读和回乡务农两个选择。复读,家里供不起;回乡务农,我又不愿意。父親深思熟虑后让我报名参军,走一条我们父子俩都不为难的路。

  新兵起运的那天,父亲送我到县城,面对被巨大喜悦和兴奋包围的我,父亲似乎有话想说,但没有说出来,连叮咛也没有。听到车站带兵干部的哨声后,父亲默默地背起我换下的衣服准备返回,我本能地跑上去,把连长发的路途上的干粮——我平生第一次见到的两个大面包,塞进父亲的怀里。父亲有点惊慌失措,片刻又恢复了平静,紧紧地将面包抱在怀里。

  车出站已经很远了,我从后视镜里看到伫立在路边的父亲,双手攥着面包,目送我踏上征程,走向远方。

  月宁摘自《陕西日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