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然后”喋喋不休》(《杂文月刊》2022年3月上),一语中的。“然后”最先好像在演艺圈“时髦”,港台艺人到大陆演出,表演前加零碎演说,嘴巴又不利索,说话像口吃(俗称“结巴”“磕巴”)蹦出一串“然后”。语境乱象还不止“然后”,本是艺人的语病却被粉丝奉若圭臬、宠为时髦,纷纷效颦出洋相。如闽南方言“哇塞”,是与性行为相关的脏话,先在台湾、沿海流行,传到内地,男女老少齐“哇塞”,令人不解的是,据说“哇塞”已“改邪归正”,被辞书以“表示惊讶的感叹词”收录,倒是得提醒一句:即使“哇塞”披上华丽的外衣,到“哇塞”故里沿海、台湾万不可说,在那里说这话的人没品位。网络时代出现网络语言不足怪,但應限于网络,现在频频现身纸质媒体,笔者查了始知“歪果仁”即外国人,“亚历山大”尚能理解,见“蓝瘦香菇”就头大,学了几句洋文就在中文中夹杂外文字母,对此文章只好“割爱”,读不懂躲得起。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