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春秋时期,齐国有个人,已经结婚生子,可他总觉得“老婆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
隔壁老王有两个媳妇,长得皆如花似玉。此人平时便有事没事往老王家跑,与两个媳妇没话找话说。
老王的大娘子安靜贞洁,为人本分,对于此人的流里流气,十分反感,不理不睬。而小娘子却水性杨花,举止轻佻。此人便与小娘子眉来眼去,打情骂俏。
过了不久,老王忽然挂了,撇下两个老婆。
又过了不久,此人的老婆也挂了。
这时有人上门说媒,劝他娶了老王的遗孀。此人爽快答应了,但却补充道:“只要一个啊!”左邻右舍一听这话,都明白了:他想娶小娘子。因为大娘子不发嗲,还给他冷脸看。
然而结果却出乎众人意料,此人娶的是大娘子!
这件事,说怪也怪,说不怪也不怪。
隔壁老王没死时,此人吃着碗里的,望着盆里的,勾引老王的两个娘子。小娘子热情浪漫,放荡形骸,与其串通,最为合适。而当有人撮合,想让他把小娘子娶来给自己做老婆时,他却不干了。因为他知道,这种女人,能与自己勾搭,也会与别人勾搭。他给老王戴绿帽子可以,别人给他戴绿帽子万万不行。而大娘子,既漂亮又贤惠,守贞节懂规矩,这才是当家过日子的理想人选。
话说唐太宗时,特别欣赏大将尉迟敬德。有一次,他对尉迟敬德说:“我想把女儿嫁给你,不知你愿意不愿意?”(“朕将嫁女与爱卿,称意否?”)尉迟敬德一听,赶快跪下磕头:“报告皇上,我的老妻虽然粗俗丑陋,但我俩的感情还是十分恩爱。古人说‘富贵不另娶妻子,这是仁德的表现’,臣下打心眼里仰慕这种高尚的品德。因此,希望圣上停止赐妻的恩泽。”唐太宗不愧为一代明君,听了之后,非但没有恼羞成怒,反而称赞尉迟敬德的态度和做法,打消了把女儿嫁给尉迟敬德的想法。(敬德谢曰:“原妇虽鄙陋,亦不失夫妻情。臣每闻说古人语‘富不易妻,仁也’,臣窃慕之。愿停圣恩。叩头固让。帝嘉而止之。)
唐太宗为女儿选女婿,肯定要千里挑优,万里选佳。选来选去,看中了尉迟敬德。若论起年龄来,这尉迟敬德比唐太宗还大13岁,他的女儿不用说更是小很多。尉迟敬德如果娶了这个公主,那真是红透了顶。不但坐拥娇妻,而且抱着金山,尽享荣华富贵。这件事,唐太宗不主动提起,尉迟敬德不敢奢望。然而,万万没有料到,多少人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居然让老尉迟给摊上了,然而他却认定“富不易妻”的死理,生生驳了皇上的面子,拒绝了唐太宗的要求。
婚姻这个事,复杂而丰富,深奥且神秘。所谓门当户对,所谓郎才女貌,其实都是旁观者言,根本不清楚当事者的所思所想。说到底,无非是帽子的颜色与地位的高低。对于齐人某来说,娶老王的大娘子为妻,可能要比娶小娘子保险系数大些,最起码可以避免戴绿帽子;而对尉迟敬德而言,娶个公主为妻,虽然红帽子戴得牢牢的,但也未必幸福指数爆棚,因为如果伺候不好,把公主给惹翻脸了,可比拥有老妻忐忑多了。我一向对托尔斯泰的那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的名言持怀疑态度。因为幸福的家庭无疑包括婚姻,而婚姻的幸福却是千差万别。跳水皇后郭晶晶当年与香港巨富霍震霆之子霍启刚恋爱,许多人都说郭晶晶是“高攀”,然而在霍启刚和郭晶晶的婚礼上,霍震霆却直言:“郭晶晶能下嫁到我们霍家,是我们整个霍家的福气!”一句话,浇灭了多少流言蜚语,堵住了多少妄断臆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