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如平地一声雷起,江苏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立科主动投案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消息始发于官方网站之后,不少网媒竞相转载,一时引爆网络。媒体披露,王立科案发没有一点征兆和迹象,其投案前两天还高调亮相于官媒报道的公开活动中。从舆论反应看,作为近年来省委政法委书记主动投案第一人,许多人尤其是圈内人深感震惊和意外。
最近一个时期,高官主动投案的事件是明显地多起来了。仅就近年来媒体披露的重要案例看,先后有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铁,云南省原省委书记秦光荣,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原党组副书记、理事会主任刘士余,青海省原副省长文国栋等一批省部级官员相继主动投案,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立案调查;此外,厅局级官员主动投案接受审查调查的,更在两位数以上。这种状况,在十九大以前是很少见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众多高官高频率投案自首呢?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但有一个因素不容否定,那就是中央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决心坚定不移,不敢腐的高压态势业已形成,令一些腐败分子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以扫黑除恶为例,虽然为期三年的专项斗争接近收官,但与此形成组合拳的打伞破网行动还在以凌厉之势有序推进,政法系统教育整顿也在试点后全面展开。现实让众多贪官明白了一个道理:多吃的终归要吐出来,欠了的总是要还的,有些坎终究迈不过去,迈过去的唯一办法,就是主动投案,争取从轻处理。曾几何时,不少贪官妄想利用各种方法“自救”——转移销毁罪证、订立攻守同盟、嫁祸他人背锅、追寻靠山保护、祈求神仙保佑,等等。但事实证明,这些“自救”往往徒劳而枉费心机、滑稽而贻笑世人。最好的自救,莫过于投案自首、认罪服法,然后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王立科主动投案的消息只有寥寥数语,诸多内情不详,有待于审查调查结束后公之于众。但作为在政法系统工作将近40年(王于1982年10月任职派出所)的一个官员,其主动投案自然与这次扫黑除恶、打伞破网和政法系统教育整顿有关。当前,扫黑除恶、打伞破网和教育整顿大潮同时席卷,三者相互交织、彼此联动,必将有更多的污泥浊水、陈渣滥滓被掀将起来,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以我的理解与期待,这次政法系统教育整顿只是一个前奏和序幕,旨在给违法乱纪的政法系统官员一个投案自首、悔过自新的机会,接续而来的将是一出深挖细掘、穷追猛打的大剧及其高潮——针对已经掌握的涉黑涉腐线索,或顺藤摸瓜,或连藤带瓜,或以瓜查瓜,直至将那些一直抱着侥幸心理、企望“平安無事”的烂藤腐瓜清理干净。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在中央对反腐败斗争紧抓不放的今天,这已成为一条铁律。据新华社报道,2020年1至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237.1万件次,立案44.3万件,处分39万人(其中党纪处分33.7万人);还有不少案件已移交司法机关调查处理。眼见得入网之鱼越来越多,且捕鱼之网还在张大收紧,没有丝毫撤网的迹象,漏网之鱼自然会越来越心惊肉跳。与其整日诚惶诚恐地躲避处罚,到头来依然还是要被处罚且加重处罚,不如投案自首主动接受处罚,从而争取获得从轻处罚。从这个意义上说,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既是涉黑涉腐官员的唯一出路,也是他们的明智选择。
在此,真心希望政法系统的教育整顿能够收到显著成效,既给那些已经踩了法纪红线的人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又对那些漏网之鱼形成一种威慑如山的高压态势,将扫黑除恶、打伞破网、教育整顿三者相互关联的组合拳继续打下去,打出更大更好的效果来。套用一句俗语,叫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这也可以让没有涉黑涉腐的官员们时刻牢记:吾俸吾禄,民脂民膏。拿着国家的薪水、人民的俸禄,理应廉洁奉公、执政为民,尽心尽力为国家谋强盛,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倘若忘记了初心使命,违背了国家意志和人民期望,必将自掘坟墓。
毫无疑问,在尚未败露的贪腐者面前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投案自首,要么负隅顽抗。而投案自首和负隅顽抗将会有怎样的不同结果,已有无数事实证明,想必精于算计、长于权谋的贪官们完全明白这笔账,旁人就无须赘言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