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运动员,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属于拔尖人才,专业水平身处塔尖位置,在预赛中打破全国纪录甚至亚洲纪录,他最终却无缘决赛!你相信吗?
估计很多人不信,但这事真真实实发生了。那么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居然把预赛成绩如此骄人的选手排除在了决赛之外?答案是,体能测试未达标。
在2020年9月27日进行的全国游泳冠军赛女子1500米自由泳预赛中,辽宁选手王简嘉禾以15分45秒59的成绩获得第一名,一举打破全国纪录和亚洲纪录,这个成绩也是她个人职业生涯的最好成绩,并领先当场比赛的第二名近29秒。然而结局尴尬了,预赛结束后,王简嘉禾透露自己的体能测试分数不高,将无法进入决赛。
遭此厄运的并不仅仅是王简嘉禾一人,此前一天,大名鼎鼎的傅园慧以及于静瑶、方喆都拿下预赛第一名,余贺新甚至打破尘封了7年之久的男子50米自由泳全国纪录,但他们都因体能成绩排名靠后,最终无缘决赛。
看到了吧?这里都提到了一个体能测试问题,那么这个“体能测试”到底是个什么鬼?
原来此次全国游泳冠军赛,主管部门和赛会组织方有一个硬性规则——体能测试成绩和竞技成绩挂钩。体能测试排名前8位的运动员才能进入决赛。该规则规定,所有运动员在游泳项目正式开始之前都要参加为期两天的体能测试,内容包括3000米跑、30米冲刺跑、垂直纵跳,引体向上和躯干核心力量。只有游泳预赛成绩排名前16位、体能测试排名前8位的运动员才能进入决赛。
其实上面这种尴尬结局并不仅仅出现在游泳运动员身上,在不久前结束的全国田径锦标赛上,奥运三级跳季軍董斌、100米全运季军徐海洋等名将都没能通过体能关。该比赛中拥有正式比赛资格但由于预赛体能分过低未能晋级决赛的选手有16人,而没有参赛资格却因为体能测试成绩好最终跻身决赛前三的运动员有5人。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今年的全国象棋男子甲级联赛居然也被要求引入了基础体能测试,未通过体能测试者不允许参加联赛。一个坐着下象棋的运动员,如果你跑得不够快,你就没资格坐着参加象棋比赛。
因疫情被推迟了一年的东京奥运会又开始进入倒计时,各个运动队都在积极备战中,在主管部门的要求下,“体能优先,东京领先”成为每个运动队的训练目标和目的,练好体能才能拿好成绩已成为运动员日常训练标准。
毫无疑问,体能对于运动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运动员强化和训练体能毋庸置疑,十分必要。但是,把体能成绩作为统一标准涵盖所有运动项目是否科学?将体能成绩作为判断竞赛资格的依据和标准是否合理?是不是应该根据不同的项目特点制定不同的体能训练标准?有记者采访了游泳教练和体育科研所科研人员。有游泳教练表示,这次体能测试的内容和游泳的项目特点有些冲突,体能测试本身没有问题,但在内容的设置上应该更专业一些。比如3000米跑、30米冲刺跑、垂直纵跳等,这些项目的测试都需要用到脚踝力量,而脚踝对游泳运动员是非常重要的,游泳选手平时一直要压脚,就是要踝关节韧带拉松压软。这和田径运动员的硬劲是截然不同的,而且肌肉类型也不同。
体育竞赛大都是运动动作类的项目,因此加强体能训练绝对是好事,没有好的体能做基础,可能一切无从谈起。但是制定体能测试标准绝不能一刀切,应该根据不同的体育项目制定适合那个项目的体能测试标准,而绝不能用一个标准硬性扣在所有体育项目的头上。
一个抓老鼠很厉害的猫,并不一定是跑得最快的猫,因为抓老鼠不仅仅是纯粹拼速度和体力,它还需要懂得时机、技巧和一定的智慧。同样,一个跑得快的猫,并不一定同时是一个最会抓老鼠的猫。我们不能因此说,一个跑得不是最快但抓老鼠更厉害的猫不是好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