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杂加文,便出味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月刊 热度: 11887
●刘诚龙

  

  对文学定义千千万,对文学比喻有万万千,我喜欢的是,文学是精神食粮。这说法确无经国之大业有气派,但我喜欢:米麦是物质食粮,不吃,身体会饿死的;文学是精神食粮,不吃,脑子会饿死的。说来很壮人气是吧?也让人气馁,米麦粮食是农民做出来的,做文学粮食的,莫非也是农民?升初中升高中,升到知识分子水平,还是一个农民。就活计言,种田园与种版面,本来没区别。

  据说杂文是文学之一种,那么,杂文是什么粮?如何食?这不是首要问题。我想的一个问题是,杂文究竟者何?曾有谓,杂文是投枪是匕首,这个有点吓人,终日荷戟,那副头上长角样子,人见人怕;或谓,杂文是银针是手术刀,这个也是杂文家高自期许:来来来,你有病,天不知,我知,我来给你打一针。你真把你当士大夫啊。

  我觉得杂文是精神食粮,这个定义好,药补不如食补嘛,杂文不是给人开药方,而是给人补营养,食疗是自然而然增加对这个社会各种病毒的免疫力。不过问题还是来了,文学样式蛮蛮多,谁是主粮,谁是杂粮?打开作协表格,杂文是不入菜单的,可见其不是主菜,也非大菜,四菜一汤都没排上。那是冷盘?杂文冷是冷,不是桌上头盘啊。

  我以为杂文是拌饭菜,您那里叫什么,我不晓得,我这还叫送饭菜。大盘小盘,大碗小碗,吃了个肚儿圆,却还没吃饭,看到满桌油腻腻的,吃不下,便喊一声老板:来碗送饭菜。店小二应声而来,或一碟酸豆角,或一碟萝卜皮,或一瓶霉豆腐,或一小碗老干妈炒猪肉。

  这不是小看杂文,这是看到了杂文大功用,精神主食粮,诸菜不够用场了,杂文端了上来,杂文来压轴,杂文好争气啊。不论什么菜系,都是讲究色香味形的,杂文居文学满汉全席,其胜出者何?

  杂文以味胜。杂文当然要讲究文采,也就是色;杂文当然要讲究意义,也就是香;杂文要讲究起承转合,也就是形。这些是各类文本都有的,那么杂文如何独存?我以为就是我们所说的杂文味。有人说,杂文是思想文本,我觉得这个有点高抬了。不是谁都可以说是思想者思想家的。杂文,顶多是思考文本。

  材料各有不同,烹法各有擅长。鄙人而言,常在史书间剁点肝啊割点肉啊,炒盘小杂碎。从小说里借点故事叙述,从散文那里弄点文采点缀,从诗歌那里学点意义表达,从现实那里扒点新鲜食疗,从小品文那里剽点幽默技术,加些甜点,加些酸气,加点苦料,加点湖南辣椒,同烹,杂文便出口味了。

  要言之是:杂文味,杂加文,便出味。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