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0月14日,我在《杂文报》头版发表一篇杂文,题为《骑牛难下》。开头是这样写的:“人常说骑虎难下,岂不知有时骑上牛也非常难下。当然这个牛不是普通的牛,而是人们吹起来的‘牛。”文中,我列举了当时某地虚报工业产值,夸大政绩的问题。并分析了新任领导“骑牛难下”的两个原因。一是下牛就等于否认前任领导;二是不下就要自己在吹大了的牛上接着再吹。
文章发表之后,有好事者认为,我这是映射和攻击某领导,于是拿着这张报纸去打小报告。领导一见,怒火中烧。我的前途,似也因此受到影响。

当然,写杂文也不是总被误解。2001年4月11日,我在《河北日报》发表了一篇《真抓与假抓》。没有想到,河北日报把这篇杂文推荐给了河北记协,河北记协又推荐给了中国记协,结果竟然获得了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言论一等奖。到人民大会堂领奖的那一刻,我真的感觉好光荣、好快乐。
我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我们的很多工作,都是在一片‘落实声中落空。”为此我列举了五种现象:“真抓”者开会,“假抓”者也开会;“真抓”者讲话,“假抓”者也讲话;“真抓”者抓先进典型,“假抓”者也抓先进典型;“真抓”者下去检查,“假抓”者也下去检查;“真抓”者总结工作,“假抓”者也总结工作。并逐一剖析了“真抓”与“假抓”的手法和区别。主旨是绝不能让“吹牛”者得“牛”,也不能让“南郭”们充数。
杂文在文体中是一种属于“高难度”动作的文体。杂文作者的队伍,变化也非常大。不断地有人离开,也不断地有人加入。风雨不动,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人,其实并不多。而这些人,也正是杂文的精英和脊梁。杂文家的风采、风格、风度和风力,以及他们对人生的思考,对社会的贡献,都是我们时代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者简介
汪金友,笔名海纳,河北省滦南县人,现任中国文化促进会朗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河北省杂文学会副会长。
汪金友自1979年开始杂文创作,至今已在國内300多家报刊发表杂文、评论、随笔、散文等5000余篇。作品先后获得120多个奖项,其中包括“中国新闻奖评论一等奖”。50多篇作品被选入课本、试题和经典文库。出版《成功之道》《幸福之门》《城市印象》《中国当代杂文家》等著作8部,主编《走进杂文家》《杂文百家代表作》等图书12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