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多家媒体报道,在清明节期间游客数量猛增令北京应接不暇之际,一些“不文明行为”也随之发生,包括爬树、采花、破坏植物、在公园湖泊钓鱼,以及在公园内非法出售商品等。该市旅游管理部门表示,正考虑建立一份“不文明游客”黑名单,以遏制游客不良行为。公园将使用人脸识别和其他监控技术对有不良行为记录的游客采取一定限制措施,被列入黑名单的不文明游客或被禁止游览该市公园。此一被有些媒体称为“游园黑名单”的新招,不禁让我眼前一亮。
祭出“游园黑名单”招数,当然既非一时心血来潮,更非“吃饱了撑的”,而是意在保卫公园和游园秩序。与他地大同小异,清明小长假期间北京游客“井喷”,“不文明行为”也如影随形水涨船高,爬树、采花、踏草、钓鱼等,可谓“没有最不文明,只有更不文明”。就事论事看,“游园黑名单”显然剑有所指,是为保卫公园不得已而为之,我谓之“公园护身符”。
咬定“游园黑名单”只是为了保卫公园的观点,显属“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那些沾染爬树、采花、踏草、釣鱼等“毒瘾”不能自拔,且不以为然、屡教不改的不文明者而言,“游园黑名单”藉以“过罚相当”的限制、惩戒措施,意在警示教育其告别不文明行为,长记性回归文明。从这个意义上说,“游园黑名单”既是惩戒,更是对上榜不文明者的文明救赎,可谓“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少数游客游园时爬树、采花、踏草、钓鱼等等不文明行为,在破坏公园公物和扰乱游览秩序的同时,其实也侵害了其他游客的正当游览权益。试想,设若任由此辈胡作非为,大多数游客看到的就可能不是大美风景而是大煞风景,进而引发他们生气败兴的负面旅游体验。作如是观,“游园黑名单”喝止不文明行为,相当于也是在护佑游客正当游览权益。
公园作为旅游公共场所,乃社会公共场所的一部分;自然,游园不文明行为也是社会不文明行为的一部分。近年来,相关部门持续发力规范游客行为。自2016年国家旅游局公布20名有不良行为记录者黑名单,此后列入黑名单的范围规模不断扩大,涵盖扰乱航班或在火车上吸烟、霸座等等劣行。“游园黑名单”,自然可被视为不良行为记录黑名单的有益补充,动因殊途同归,都是为了锻造文明公民催生文明社会,捍卫由“炎黄子孙”身份符号和“礼仪之邦”文化标签构筑的中华文明体系。由是,说它“利在公园功在社会”,庶几一点不为夸张。
事实上,“游园黑名单”之类绝非吾国独创,而是早为国外成功实践佐证的文明演进惯例。同样面对游客“水涨”伴生不文明行为的“船高”,意大利佛罗伦萨和罗马等城市,就相继出台对随意在街上饮食游客处罚条例,且立竿见影。无独有偶,2017年北京天坛公园在厕所安装人脸识别厕纸机,也有效遏制了盗纸的不文明行为。因此,对“游园黑名单”举措我乐期其成。
王成喜/图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