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十六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一天,年轻的牛顿正坐在一棵苹果树下发呆,就在这时,树上掉下来了一颗苹果,砸中了牛顿的脑袋。牛顿揉了揉自己发痛的脑袋,看着地上的苹果,想:‘为什么苹果会向下掉而不是往天上飞呢?于是,细心的牛顿开始了他的研究,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一个父亲对他的孩子如是说道。
“不要在苹果树下坐着!”孩子答道。
“不。”父亲微笑着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要细心观察生活,从中找出有用的知识。”孩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多年以后,长大的孩子在图书馆偶然发现,伟大的牛顿并没有被苹果砸过,牛顿也没有想過为什么苹果不会往天上飞。这个流传甚广的故事,不过是孟德斯鸠的女儿在文章里杜撰的。起初,孩子没有留意,接着他发现,瓦特观察被蒸汽顶开的茶壶盖、华盛顿砍下了一棵樱桃树、伽利略在斜塔上扔下了两个铁球……这些故事都是后人杜撰、子虚乌有的。
“原来大人物也不过如此啊!”孩子想,“他们也并没有那么天资聪颖。”
这只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假故事”。事实上,和它们差不多,我们的生活中也充斥着许多类似的“鸡汤文”。
比如,我现在随手翻开一本书,摘几句里面的“青春励志”:人都是被逼出来的。一个人,如果不逼自己一把,就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再比如: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人生有巅峰也有谷底,面对顺境,不能趾高气扬;身处谷底,不能垂头丧气。只有时时打气,处处努力,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我知道,这两句话你肯定已经读了不知多少遍,而且你肯定读了几个字就跳过了,因为它们的内容人尽皆知,让人读不下去。我们对于这种东西早已麻木了,甚至十分厌恶。
这种“鸡汤文”和假故事在生活中可谓司空见惯,那么,人们为什么这么讨厌这些?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逻辑极度矛盾,片面夸张一点。就第一句“鸡汤”来说,它的逻辑是,不逼自己,就不知道有多优秀。“逼自己”和“多优秀”有必然的联系吗?我觉得没有。逻辑的混乱,其实是为了第二点服务的:片面地突出一点———努力,似乎努力了就一切皆在掌握。比如许多“鸡汤”总会告诉你努力是多么得重要,重复千百遍后,你会感到努力确实很重要,于是发奋学习工作,却发现处处碰壁,并不是努力就会成功、就会多优秀。它们的问题在于,过分强调努力,而忽视了其他在某种程度上也许更为重要的因素,比如方法、天赋、机遇等。有些人天生就不适合干这个,可“鸡汤”却偏偏要他“努力”千百倍来追上别人,结果却是事倍功半。
第二,只是暂时的精神鸦片,中看不中用。前些年英语正火的时候,我在学校的推荐下去听了一个叫“某某疯狂英语”的讲座,坐在旁边的是一个41中的孩子,我跟他聊了两句,互相加了QQ。讲座开始后,台上的主持人慷慨激昂,极能调动气氛,神采奕奕,用富有激情的演讲把台下都撩拨得跃跃欲试,还找了两个学员现场表演,那流利的英语也让台下羡慕不已。结束后,我和那个同学都激动不已,相约买了两本《疯狂英语》。当时的心理,真是摩拳擦掌,准备好好学习英语。但这种心理只是昙花一现,以至于这两本书就一直摆在书架上,再未碰过。后来,我与那位同学闲聊,他也提到,这些讲座只是让人脑子一热,并不能真正让人充满动力。否则,所有人都把英语学好了。
多数的鸡汤文和励志故事也是一样,它就好像让你吸一口精神鸦片,让你暂时“疯狂”一会儿,可实际上,真正的动力还要靠内在激发,只有内在动力才能持久。
当这些“鸡汤文”和“名人故事”随处可见的时候,也许我们应该反思,是我们的成功太廉价了,还是我们的努力太浮躁了?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