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回忆”断说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月刊 热度: 12116
李志远

  一

  回忆,或曰回想、回顾,是指过去的事物,在人们头脑中重新呈现的过程和结果。诸如,清严有禧在《漱华随笔·高侍郎》中说:“回忆五十年中,功名官职,都如嚼蜡。”

  回忆有两种主要类型:一是有意回憶,二是无意回忆。前者是根据当前的需要,回忆特定的往事内容;后者则没有预定目的,是某些诱因所引发的对过去事物的回忆,自然而然,具有偶然性,例如听到一句乡音,便勾起对乡亲、乡情的回忆。

  二

  有人说,老年人爱回忆。确然。老年人见的山水变迁多,经的人事沧桑多,所以回忆也多,动辄“从前啊!”或者“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但是,回忆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任何年龄段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回忆。尤其是作家,更爱回忆,其作品离不开回忆,即使是写科幻故事,也少不了人类历史的影子。

  回忆还是一种文学体裁———回忆录,即用文学形式,记叙历史事件或人所经历过的生活。回忆又是电影术语———电影叙事方法之一,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穿插一段或几段对往事的回忆。“乡愁”也离不开回忆,没有回忆,便没有乡愁。著名诗人余光中曾说:“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想到小时候的邮票,就是回忆。他的诗作《乡愁》,在华人世界引起巨大的感情共鸣,也因此,使他赢得“乡愁诗人”的美誉。

  由此看来,回忆的意义,委实不可小觑。

  三

  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石黑一雄的作品,一个重要特点,是把主人公的回忆作为主要题材。他说:“我喜欢回忆,是因为回忆是我们审视自己生活的过滤器。回忆模糊不清,就给自我欺骗提供了机会。”他的《远山淡影》一书中也有言:“回忆,我发现,可能是不可靠的东西。”

  之所以不可靠,是因为,回忆不仅由于时间的流逝,而使事物变得模糊走样,而且主观性较强,难免以此时的认识,去看待彼时的事物,或加入个人情感的色彩,消解选择的客观性。

  社会上的有些人,就以自我回忆来写“自传”,于是常常云山雾罩,真假难辨,更有甚者,肆意抬高自己,无端贬低他人,有的还弄出是非诉讼案件来。

  可见,回忆的利与弊,兼而有之。因此,对于回忆的东西,不可盲目臧否和取舍,而应以批判的眼光,加以分析。

  四

  不过,瑕不掩瑜。回忆,毕竟是对真善美的充实、提炼、留恋和向往,正能量占主导地位,总体上值得点赞。

  为了富有成效地兴利除弊,不能只靠人的记忆来回忆,而应“善假于物也”———借助于文字的记载,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亦如有论者所说:“每个个体的记忆都是有局限的,但文字和书籍,可以让更多、更真切的记忆,得以存留。”若能如此,回忆的品格,庶几有望进一步提升,锦上添花。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