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为什么只有中国人有虚岁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月刊 热度: 13953
□周露

  中国人说到年龄时,常常使用一个词叫作“虚岁”。在全世界,或许只有中国人有两个年龄:一个周岁,一个虚岁。对于“周岁”是怎么回事,可能一般人还能说得清楚。而虚岁如何“虚”,却是一件让人容易迷惑的事情。为什么古代中国人有虚岁?

  什么是虚岁?虚岁是与实岁(现在统称作周岁)相对的一种记岁方法。顾名思义,“虚”是虚假之意,“实”则是真实之意。虚岁是中国传统计算年龄的方法,它是以年为单位的,是一种舍小求大的概算方法。一个人出生的当年即为1岁,以后每过一个春节增加1岁。与现代不同的是,在古代,虚岁是唯一的记岁方法,所谓的岁,指的就是虚岁,没有什么周岁、虚岁的概念。

  春节有增岁的意义,其实就隐含在过春节的各种具体活动之中。自古以来,全国各地都有着相同的过年习惯,实质就是要拜年。拜年是什么?传统文化中的拜年,是在家族或宗族的亲戚之间串门走动,拜见老年的亲戚,给老人送礼、磕头、祝福;同时接受孩子们的新年问候,给孩子压岁钱。为什么有这种活动?就是因为这一天被当作每一个人的生日。春节有一副经典对联,叫做“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最能反映春节增岁的意义。

  在户籍制度出现之前,绝大多数人可能都无法报出自己的准确年龄。从天子到庶人,没有一个人能回答出自己的实际年龄,只能借用衣服尺寸、掌握技能、能担负的工作来说明。实际上,在大众文化水平普遍极低的情况下,记住自己的准确年龄既没有什么必要,也超出绝大多数人的能力之外。

  年龄的出现,实际上是为了强化国家对社会的控制,便于汲取资源。中国人的虚岁要感谢战国时期实行军事集权的秦国,其在公元前375年创立了户籍制度,到公元前231年开始登记年龄,目的主要有两个:征税和征兵。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有了中央政府就有了税,而自然经济下,税的直接体现是粮食和人力,所以怎么控制住人是统治者最重视的问题。秦汉时期,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登记人口。从秦始皇十六年(前231年)“令男子书年”开始,直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颁布《户籍法》之前,官府的户籍和档案只记载民众的生年或年龄,不记出生的月和日。

  

  所以,按照这种计岁法,哪怕你出生在一年的最后一天,在岁数上也和出生在同年第一天的人没有任何差别。即便你们的实际年龄差了几乎整整一岁。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