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无用之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月刊 热度: 13406
●赵 威

  

  常听人说某某无用,如读书无用、历史无用、中医无用等等。庄子在《人间世》里讲了一个故事:石匠去齐国,路过一棵被人拜作神社的大栎树,周长百尺,树冠能为几千头牛遮阴,光树枝都能造十几艘船了!观者如潮,石匠却看都不看一眼,一直往前走。徒弟追上来说:“从未见过如此壮美的大树,您怎么不停下脚步看看呢?”石匠给出了理由:“那是棵没用的散木,做船船会沉,做棺棺会腐,做房柱,又会招虫蛀。毫无用处,才会这么长寿。”晚上,栎树托梦给石匠:“为什么把我和别的树相比呢?那些果树,结了果子,会被摘掉,长成材的,会被砍掉。我无用,才不会早夭。你这个快要死的散人,又如何知道我是散木!”于是,庄子得出结论: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笔者有个乡下朋友,那些年日子过得紧巴,不过儿子成绩好,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朋友的脸上写满了骄傲。为凑学费,他卖掉为儿子结婚准备的瓦房。没想到,过了几年,他们村被选中为机场建设用地,拆迁补偿,一座平房可以换城乡结合部的两套楼房。朋友的儿子毕业后,在城里摸爬滚打了几年,也没买上房子,至今单身。村民便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上学真是没啥用。朋友原本的骄傲,开始变得低头耷拉脑。有人就会反驳,现在看读书没多大用,但说不定何时就用上了,常言道技多不压身,多读点书总归没坏处,至少可以陶冶情操嘛——这就是大用。说得都有道理,但不免又落入了“用”与“无用”的窠臼,还是没丢掉功利。

  最是“无用之用”,我倒觉得类似丰子恺的“绝缘说”。他认为在艺术创作时,要剪断各种实用功利心,才能有一种超越功利的审美情趣,提神于太虚而俯瞰万物。又如赤子之心,儿童的天真烂漫源自于童心,他们有自己的看法和对事物的观察,我们总想用自己充满功利的观念、想法去替代,就会造成老态龙钟的儿童和年纪轻轻的博士,并沾沾自喜曰“神童也”。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这是最愚蠢的做法。

  无用之用,貌似无用,恰是最尊贵、最神圣的精神。再以读书为例,大学是读书的地方,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最不该讲功利的地方。有人却津津乐道于某某大学培养了多少个部级干部,走出了多少位领导人,有个北大校长说,我们的校友中产生了79位亿万富豪,连续几年都位居第一。当然,多几个大官、富豪并不是坏事,但不是炫耀的资本,更不是办学的目的。

  幽兰生于空谷,不因无人问津而不芳,每一朵都用尽全力绽放,这是生命本有的姿态。要说世间最神圣、最具价值的是什么,“无用之用”或许算是一个。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