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教学做合一”在“双减”背景下的幼小衔接课堂应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15784
陆佳慧

  ◆摘 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是幼儿园开展幼儿教育的重要目的,“双减”让幼小衔接工作必须以往更有技巧性。如何运用“教学做合一”理论提升学前教育集体教学的效率是本文的主要讨论点。我们巧妙地运用“教与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来改变原有的学前教育集体教学体系,使“双减”下的学前集体教学充满生机和特色。

  ◆关键词:双减政策;教学做合一;幼小衔接

  一、教学做合一”生活理论浅谈

  “教学做合一”即实现学与教的统一,以“做”为“学”的老师,从“做”的层面上引导幼儿来提升“教”的效率。简而言之,教师在“教”的时候应当引导幼儿在锻炼与实践中进行学习,“学”以“做”为基础,而绝不去做“灌输”式的教育。

  幼儿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且一般具有较强的动手探索欲望,“教学做合一”理论教学顺应了幼儿的天性。把“教学做合一”理论应用在学前教育集体教学活动上则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活动的效果,改善传统教学方法效果不佳的问题,让幼儿在自主学习成为活动的“主人”。

  二、“双减背景下”幼小衔接集体教学关于“学”所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做”而不“学”:形式散漫、重游戏缺教导

  在日常教学中,幼儿教师不得不经常面对幼儿在集体教学活动上难以集中精力的问题,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幼儿存在“学”的问题。幼儿“学”难以进入状态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形式存在散漫化的问题,对幼儿教学缺乏相应的针对性。

  教师在“双减”背景下组织集体教学活动不应当仅仅在意课堂组织形式,而应当探究集体教学活动组织背后的逻辑,即活动组织的目的在于让幼儿们学习到什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发现难以完成活动目标,教师应当即时反思、即时纠正。教师应当通过语言以及肢体动作引领幼儿们参与到集体教学之中,而决不能依靠“授课”来带领幼儿们“学习”。

  (二)“教”而不“做”:一对多问答、仅靠说教授课

  教师应当把引导幼儿们“做”作为带领幼儿们开展集体教学活动的主要途径。

  幼儿教师应当启发幼儿们去探索、熟悉世界,而不应该直接告诉幼儿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应当引导幼儿一点点去理解让他们“做”的内容以及“做”的目的,幼儿在充分理解“做”的前提下才会对实践化的集体教学始终保持高度的兴趣,才能在活动中充满参与感。

  当下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们“做”的时候存在着一个巨大的误区,不少教师所理解的引领幼儿实践即在每一个步骤都给与幼儿无微不至的指导,幼儿仅需要一步步得对教师模仿即可以完成“做”的过程。教师这种带领幼儿们实践的方式是不妥当,这让幼儿们没有了独立思考、独立面对问题乃至解决问题的空间,很多幼儿在教师的一步步引导下完成集体教学实践,却依然不能够理解集体教学实践的意义和目的。教师应当对这种情况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教”而不“学”:集体教学节奏差、幼儿缺乏兴趣

  双减背景下,主张给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肩负,超前教学基本被杜绝。但与此同时幼小衔接集体教学活动也随之出现了活动节奏差、幼儿缺乏兴趣的“教而不学”的现象,这导致幼小衔接课堂活动流于形式,不能起到很好的小学预备作用。

  幼儿教师的教学看似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而集体教学却没有像想象中那样顺利推进,问题的关键在于,幼儿教师把注意力全部都放在了“怎么教”上面,却并没有即时得关注幼儿们“有没有学”。“双减”背景之下,一部分幼儿教师没有正确的理解领会“双减”精神,放松了集体教学活动要求。在教学活动上一味得追求“轻松”“愉悦”,想要让幼儿在完全自主的情况下去学习幼儿教师讲授的知识,当幼儿们注意力不集中、活动难以顺利推进时,幼儿教师们的思维往往进入一个死胡同,他们往往认为是不是自己选择的活动内容不够吸引幼儿,或者自己上课的形式不够“游戏化”。即便是在“双减”背景下,幼儿教师依然不能让集体教学活动完全幼儿“自主化”的模式之下,幼儿们由于年龄的局限不具备主动去跟着教师思维走的能力,很多时候这与教师的集体教学是否有趣无关。教师在注意“教”的同时,应当更多的注意幼儿们是不是在“学”,采取适当的凡是去对没在“学”的幼儿进行提醒,把他们拉回到活动上,这是“双减”背景之下幼儿教师应当注意的点。

  三、如何“教学做合一”生活理论提升幼小衔接集体教学学习效率

  (一)保持学法、做法、教法的合一

  幼儿和教师是组织集体教学的两大主体,课堂则是教学的背景,如何串联好教师、幼儿以及教师关系实际上是关乎教学效果的根本所在。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应当实现统一,且在集体教学活动上,教师应当引导幼儿去“做”,

  案例呈现(1)

  主体拟定:以“九方格拼图”来激发幼儿的思考能力,选择此案例的原因在于幼儿对于拼图具有较大的兴趣,他们对于拼图什么会组成一个整体的图案而感到好奇。在此活动中让幼儿明白“局部”与“整体”的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

  具体细节:教师引导幼儿比较每一片拼图的差异。如:“我们今天玩拼图游戏,大家看每一幅图画都是由九块拼图组成的,有谁知道他们应该如何共同组成一幅完整的图案吗?”一边说着,教师一边带领幼儿们对每一块拼图进行观察每一块拼图的特点。没多久就有幼儿拿着一块拼图告诉老师他找到了房子的一角,还有人发现了组成云彩的部分。就在幼儿们都兴奋地說着自己的成果时,一个幼儿忽然大声说:“我明白了,天空应该在上,放在应当在下,而河流应当在房子的旁边。”这时候教师见时机成熟就说:“让我们为云彩、房子和小河找到自己的位置吧。”还没等教师说完幼儿们就开始尝试着把拼图放在合适的位置,他们以事物和位置的对应关系为逻辑,没多久就把拼图拼了出来,教师对于幼儿们的成果很满意,对他们进行了称赞。

  案例分析:通过观察以上案例发现,教师没有直接把拼图碎片扔给幼儿,让幼儿们自己的去拼图,而是通过提问不断地去激发幼儿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去探索问题的答案。其实从拼图的例子可以看出“教学做”的统一是如何的状态,即教师进行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去探寻问题的答案,在此过程中对规律进行总结。

  (二)贯彻生活理论、让教学活动与现实结合

  “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另一重要解读在于幼儿教师的授课内容应当与生活进行深入结合,

  案例呈现(2)

  主题拟定:活动是以生活理论为基础来进行角色设定,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加深对生活常识的理解,活动的主题是“超市采购员”,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模拟逛超市采购食物,在游戏中加深对价格概念的认识同时加深对物品的认识。“超市采购员”游戏把幼儿们分为两类,一类是超市工作人员,一类是顾客,让幼儿在模拟现实场景中了解生活常识。

  具体细节:首先由五位幼儿担任顾客的角色,另外五位幼儿则担任超市的工作人员。作为顾客的幼儿购买自己所需的物品,而扮演超市的工作人员的幼儿则售卖各种各样的货物。在活动中,幼儿需要首先找到需要购买的目标商品,后用钱币道具向“营业员”进行购买,充当超市工作人员的幼儿需要向“顾客”报价,“顾客”则需要找到对应面值的钱币道具进行支付。

  案例分析:“超市采购员”的案例让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即“生活障碍”是有利于推动幼儿智力的培养的。从此案例可以看出,在运用“教学做合一”理论组织活动时应当把握好两大点。第一是要以生活法則去充分提升集体教学的效率,第二则是“教”和“学”统一,以此来实现教育目标。从“超市采购员”的案例可以看出,教师仅仅需要在活动中适当得去设计问题,幼儿们能依据对生活概念的理解去自主克服困难。所以在学前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当仅仅反复告诉幼儿应当如何去做,而是应当运用生活常识去对幼儿进行引导,幼儿在遇到困难后教师应当鼓励幼儿去自己常识解决困难,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收获信心。

  (三)游戏化集体教学吸引幼儿注意力、加强集体教学秩序维护

  “双减”背景下追求轻松的集体教学氛围,而对活动的纪律、秩序有所松懈,这是导致教师“教”得好,幼儿不“学”的重要原因所在。“双减背景下”幼儿教师一方面应当以游戏化的形式提升活动的趣味性,尽量得去吸引幼儿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幼儿教师也应当注重活动秩序的维护,对于偏离集体教学的幼儿进行提醒,以此保证幼儿在“双减”背景下幼儿幼小衔接集体教学的学习质量。

  案例呈现(3)

  教师带领幼儿们进行语言活动,引导幼儿们对《龟兔赛跑》进行故事续编。

  幼儿教师进行活动导入:“兔子会不会找到乌龟再次比赛呢?大家想一想兔子在输给乌龟后会怎么做?兔子再次见到乌龟时会是什么样的神情,会做什么动作?会说什么话?兔子和乌龟再次站在了起跑线上,大家想象一下,这时候的兔子在想什么?乌龟此时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站在起跑线上的兔子此时会是怎样的表情,会不会对乌龟说什么话?乌龟会是怎么样回答兔子的话的呢?”

  此时个别幼儿窃窃私语,幼儿教师中断活动,对正在窃窃私语的幼儿进行提问:“兔子会不会找到乌龟再次比赛呢?大家想一想兔子在输给乌龟后会怎么做?”幼儿无法回答教师的问题后教师:“一会我问你其他的问题,要回答出来哦。”随后这名幼儿的注意力被拉回到了集体教学上,其他的幼儿也因此被集体教学吸引力注意力,当教师对刚才的幼儿再次提问时,密切注意集体教学动向一段时间的幼儿顺畅的回答出了幼儿教师的问题。

  案例分析:幼儿教师的幼小衔接集体教学即便足够“游戏化”且充满趣味性,依然有幼儿在集体教学上表现出精力不集中的现象,这并不是幼儿教师教学水平低导致的,这是受限于幼儿自身的年龄特征导致的。当幼儿在集体教学上出现精力不集中的现象时,幼儿教师一方面应当改进课程,进一步地提升集体教学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应当即时得以提问等方式对走神的幼儿进行提醒,把幼儿拉回到集体教学之上。“双减”并不是说要幼儿教师放课堂要求,而是要幼儿教师在维持活动秩序时更加的讲究策略性,在维持和谐、欢乐的集体教学氛围的同时,恰到好处得维持好幼小衔接集体教学的秩序。

  “双减”政策实际上给幼儿教师开展幼小衔接活动的秩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教师应当广泛地阅读教育心理学的相关著作,把握好幼儿的心理,以此为维持集体教学秩序方式选择的重要依据。

  四、总结

  总的来说,“教学做合一”生活理论在“双减”背景下对于幼小衔接集体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特别适合“幼小衔接”年龄阶段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幼儿更加需要这种“做”与“学”并用的教法。我认为好的习惯应该从小开始,那么教学的方法就是真正的杜绝其顽固的弊病,从而寻找教育的真正哲理与真谛,用一种再塑造的行为模式去构建幼小衔接集体教学,让幼儿能够自身产生学的意识,那么这样一来,我们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法则也就贯彻的显而易见了。

  参考文献

  [1]张斌.幼儿园教育中“儿童意识”缺失的问题分析[J].幼儿教育.2015(34).

  [2]康琳.创设适合21世纪孩子成长的幼儿园环境[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11).

  [3]闫引堂.“教学做合一”思想的转向及其意义[J].现代教学.2014(23).

  [4]陈振华.以教育信息平台推动师生“教学做合一”[J].现代教学.2014(2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