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受我国传统教育的不断影响,大部分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小学生表现要求严格,却忽视了学生德育,不仅对班级管理效果产生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今后长远的发展。因此,小学班主任应将“以人为本”观念和德育相融合进行教学,使德育在实际教学得到提高,引导小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实践
在大力提倡核心素养教育改革的今天,德育也已经成为当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作为引领当代小学教育走向的班主任教师,如何从自己执教的学科出发,实现对小学生更进一步的道德教育,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就显得格外重要。其中小学语文学科作为班主任教师最常执教的学科,如何从小学语文班主任教师的角度出發,思考小学语文班主任实施德育的有效方法。
1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发挥德育作用
学生学习生涯初期,尤其是在小学时期,是教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思想观念的基础时期。需要对学生渗透德育,培养其良好的道德素质与行为能力,推动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但是在实践中发现,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思想观念并不易养成,需要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逐渐培养。小学生由于自身思想观念薄弱且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内心情感较为丰富且脆弱。对于小学班主任而言,班级管理日常教学中应对学生做好正确引导工作,逐渐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德育,进而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观念与价值观。每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班主任也是。在美术教学中对这些学生进行德育观念的渗透,首先要帮助这些孩子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
2小学语文课实施德育的优势
2.1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通过对改革后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可以发现教材中能渗透德育内容的篇目有很多,比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中《邓小平爷爷植树》《北京的春天》《手术台就是阵地》等课文中都蕴含了不同侧重的德育资源,凭借这些课程的讲解就能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渗透有关德育的知识,进而收获预期的德育效果。
2.2语文教学的频率相对比较频繁语文作为小学教学的基础课,几乎每天都有1-2节语文课,这一教育频率在当下教育中是其他学科无法媲美的,所以,只有将德育内容渗透到语文基础课中,才能保证每天都为学生传授不同类型的德育知识,从而收获更好的德育效果。
3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
3.1结合时代特点丰富德育内容
德育是对学生思维意识、行为观念进行引导教育的内容,而在信息化的时代中,借助不同形式的载体对他人进行影响的内容繁杂多样,且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没有什么营养,甚至拥有不良的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下,传统的纯语言、文字式的德育内容便已落后于时代,并不能对小学生产生良好的引导效果。所以,班主任需要结合时代的特点丰富德育内容,将优质的德育内容与日常的管理工作融合在一起。在信息化的时代中,教师可以将德育内容设计成学生喜欢的动画、童话、歌谣、活动等形式。然后在管理工作中将这些德育内容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并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
3.2设计阶段性“语文+德育”教学体系
回顾过去小学语文教育的经验,笔者认为作为小学语文班主任教师而言,基于自己对班级学生的认识,为学生构建阶段性的“语文+德育”教学流程,也是未来教育中能收获较好德育效果的举措。比如,在讲解小学语文《亡羊补牢》时,教师就可以从这一教学内容的难度出发,为学生设计阶段式的教育目标,让学生们在逐步达成目标的过程中积累对语文、德育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收获更有效的德育学习成效。如,在这一课程中,对于能力水平相对比较平庸的学生,这一课程教学的目标应侧重于对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对这一课程的学习,了解基础的生字、生词,并能对文章表述的内容进行简单概括。在完成了上述目标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主旨内容进行研究,感悟作者笔下想表述的情况,以此收获德育效果。
3.3班级管理内容与德育想整合
处于小学时期班级管理过程,一般班主任会大量引入生活实例对学生开展德育,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理解德育价值,但是在班级管理与德育理念相整合过程,部分教师应积极引入实际案例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有效整合经典教学素材与德育理念的相关内容。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重视德育观念和教学资源整合。在整合中获取大量优秀教育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品德知识。但德育观念渗透过程中只是依靠单一的教学形式只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限制其思考,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结合与自身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师在组织德育渗透活动中,也应结合当今社会新鲜时事让学生对事件内涵进行思考,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反思自身行为,反思自身思想理念,这样一来,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渗透德育理念的方式应结合学生性格特点、学习爱好、思想观念等,深入分析其生长环境,认知水平,以此作为基础有效整合班级管理内容同德育的相关内容,进而提高班级管理质量与教学水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德育渗透在班级管理活动中能够提升两种教育活动的效果。班主任在将德育与班级管理进行融合时,首先需要认清班级管理工作、德育工作的目的和重要性,然后再寻找两种教育活动之间的共同点和联系。在这之后,班主任便可以基于二者之间的联系,设计符合小学生思维意识发展程度、当前状态的德育内容,对小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和德育。并且,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体验,基于学生的反应不断调整教学的策略。
参考文献
[1]瓦志宏.浅析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管理[J].才智,2019(36):102.
[2]王立敏.论述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创新策略[J].山西青年,2019(24):162.
[3]陈云艳.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管理方法的教育探究[J].问答与导学,2019(34):4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