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阅读教学中提高聋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14753
陈燕

  ◆摘? 要:为提高聋生语言文运用能力,笔者在聋生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了实践研究,总结出了在深入细致研读文本中学习语言文宇运用、在合理取舍和优化策略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在写作实践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策略。

  ◆关键词: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聋生;阅读教学

  《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版》对聋校语文课程的性质作出了如下明确的阐释:“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或许我们可以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关键性的词组中找到聋校语文阅读教学的突破口。

  一、在深入细致研读文本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秘密。因此,作为聋校语文教师应当带领聋生透过一目了然的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精读,从而发现有意义的语言现象,为阅读教学做好语言的储备。

  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语文第十六册《迷人的天山牧场》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无边的草原是这样平展,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在阳光下,那点点水泡似的蒙古包,闪烁着白光。”教过的教师都会注意到句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但如果把这两个比喻细致地比一比、读一读,不难发现它们在样式上有所不同。第一句较为普遍,第二句则较为少见。如果将第二句改成常见的形式,如“蒙古包像点点的水泡,闪烁着白光。”与原句比较,就会发现喻体在前,使句子更为活泼,更能突出天山牧场的迷人之处。

  二、在合理取舍和优化策略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一)合理取舍

  “二八定律”表明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占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这一定律也同样适用于聋校的阅读教学,在大多数情况下一篇课文中80%的内容学生完全能通过自学或合作学习来掌握,剩下的20%的内容(课文重难点)需要通过教师的帮助来理解掌握。因此我们在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时要多做减法,力求将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

  (二)优化策略

  1.增删品味

  增删比较是聋校语文课堂品析语言文字的一种重要方法。对于以视觉思维为主的聋生来说,这一方法更有利于聋生感知文本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方面的妙处,从而提高聋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以及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语文第十五册《桂林山水》文中有两处这样的描写:“我看到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如果去掉句中加横线的词语,意思依旧完整,语句依旧流畅。原句与改句孰优孰劣?教师只需让学生将这两组句子比较着读一读,亦能很快地分辨出来。

  2.统筹全局

  教师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上进行语言文字教学,将整个聋校语文教材看成一个整体,打破册与册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篇与篇之间、上文与下文之间的界线,努力做到册、单元、篇之间的统筹安排,避免教学的碎片化。

  3.诵读结合

  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笔者以为在聋校语文课堂中,“读”更是重中之重。

  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语文第十五册《桂林山水》一文中有这样的描写“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只见气泡轻快地往上蹿,好像你追我赶似的……”老舍以细腻的笔触写出了大、小泉眼的不同姿态。类似这类的文章还有很多,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文本语言才能走进聋生的心里。

  4.联系实际

  语言文字的学习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际,聋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也要与真实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语文第十五册《海伦·凯勒》一文中“从此,幼小的海伦就在寂寞和黑暗中,过着与世隔绝的童年生活。”一开始学生们对于“与世隔绝”这个词语理解得不够深刻,大部分学生理解为海伦·凯勒与个世界隔离开了,与外面的世界断绝联系了。这时,我适时启发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提问:“我们已经失去了听力,如果再失去视力,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这时再不需要教师冗长的手语解释,学生们一下子明了了。“与世隔绝”这个词在学生们的心中由抽象变得形象,有了温度,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三、在写作实践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语言文字的运用要从实践中来,最终也要回到实践中去。聋生学习语言文字,其最终的目的是聋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

  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语文第十六册《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四个“他们”形成排比,犹如一首壮丽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于志愿军战士的热爱之情。在品读句子之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仿写,在写的过程中学生们又对文本中的语言进行了内化。在聋校,教师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创造运用语言文字的机会,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中历练、积累语言文字。

  笔者以为聋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既需要精心设計、也需要灵活生成。虽然聋生的语言学习很难,但作为一名聋校教师一定要努力做到心中有案,眼中有生,要能根据聋生在语言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顺势而导,灵话应对,从而不断提高聋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

  [2]田本娜.语文训练,训练什么?如何有效进行?[J].教育学术月刊,2009(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