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地观念的途径探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15133
道吉仁青

  

  ◆摘? 要:传统地理教学模式,相关学校与教师对于地理知识讲解较为重视,而对于学生情感和责任、发展意识等方面培养缺乏重视,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而地理课程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关注自然与关注生活的意识,使其能够尊重自然,所以人观念培养是初中地理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应该积极融合于教学各个环节中。

  ◆关键词:地理教学;人地观念;培养策略

  1通过新课堂教学实现人地观念培养

  开展新课教学活动时,需要与教学经验相结合,制定有效措施对人地观念进行培养。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人和自然发展的重要性,借助多媒体等技术为学生展示鲸鱼尸体中的塑料垃圾、海豹身上的渔网、即将灭绝的白鳍豚、采矿造成的河道污染,过牧造成的草原沙化等照片与视频,促使学生对人类活动对自然生物造成的严重影响进行正确认识。同时,在进行知识讲解过程中应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通过地理知识制定解决方案,促使学生能够产生深刻印象,并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开展“中国的气候”教学活动时,为了充分提高人地观念培养效果,可以将“雾霾”图片展示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对雾霾污染原因进行分析,总结雾霾造成的危害,提出自己治理雾霾的措施。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积极调动学生思考与讨论的积极性。借助讨论获得结论:引发雾霾污染的原因多种多样,例如建筑生产扬尘、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污染。雾霾会造成人类心血管与呼吸系统疾病等,对人们健康情况产生严重影响。另外,为了充分控制雾霾,需要积极发展新能源,要求工业企业不断更新生产技术。另外,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充分提高交通、建筑工地以及餐饮业等领域管理力度。开展地理知识讲解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生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夏河县地理现象予以充分关注,充分提高学生学习趣味性,认识到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自然,进而才可以实现长远以及可持续发展。

  2通過课堂巩固实现人地观念培养

  对于地理课程,要想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对知识点内容进行充分掌握,教师需要在课堂最后5分钟为学生设计问题,引动学生进行思考以及回答。此环节中,需要对人地观念培养加以重视。第一,以整体角度对教学难点、重点进行充分把握,对人地管理和教学内容之间契合点进行充分分析,合理设计问题,使其能够借助思考充分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对人和自然关系进行重新认识。第二,要想将学生思考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应该对学生展开针对性引导,特别在学生做出正确回答之后,应该及时予以表扬,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具有良好学习体验。

  例如,开展“中国土地资源”教学活动时,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的习题:强对图1内容认真观察,根据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1)A地区是耕地类型,请分析该地区有哪些条件利于农业发展呢?(2)C地属于哪种土地类型呢?(3)上图标注的四个地区中,哪个地区发生退化问题呢?会造成哪种后果呢?(4)你有什么防止草场退化的策略呢?

  结合所学土地资源类型能够确定,C地位林地。而A地属于旱地,并且地形平摊,高温与降雨发生在同一时期,所以可以促进农业发展。D地极易出现草场退化问题,造成土地逐渐荒漠化问题。要想有效防止草场退化,需要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工作,防治出现滥砍滥伐现象。另外,认真开展放牧管理工作,禁止过度放牧。

  在课堂巩固环节中,通过合理设计问题,有效提高学生影响,同时强化学生在具体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对于学生人地观念培养工作具有良好价值,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在开发与利用土地资源过程中需要自然发展规律保持足够尊重,具有良好节制。

  3通过例题讲解实现人地观念培养

  对于地理课程而言,不仅需要对基础知识教学予以足够重视,同时还应该有效讲解相关例题,进而让学生充分了解借助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充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效果。将人地观念渗透到例题讲解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正确态度对任何自然之间关系进行理解。

  例如,完成“中国土地资源”教学活动之后,可以讲解以下例题:为了保证粮食安全与耕地面积稳定性,我国出台了永久基本农田政策,

  永久基本农田,属于基于国土资源设定的,具有哪种特点()。A.具有充足的后备耕地;B.耕地比重较小;C.地区分布缺乏均衡性;D.利用类型缺乏健全性。

  我国的国土资源主要特点为:草地具有较大比重,林地与耕地比重小,进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能够充分提高农田数量。该漫画主体为农田农用,因此通过所学知识,可以确定第一题答案选择B,第二题答案选择D。

  所以,借助讲解例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政府在土地资源保护工作方面的努力,以及进行土地资源保护工作的必要性,即为了防止耕地面积降低,需要积极保护耕地。

  4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课程对于学生人地观念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该充分突出教师主体地位,同时积极探究知识,对人和自然之间关系进行充分梳理。教师可以在新课教学、课堂巩固以及例题讲解等环节中充分渗透人地观念,促进学生核心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张立峰,李雪佳,王娇.地理核心素养之"人地观念"培养策略探究——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的教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7,(22):86-87.

  [2]董丽华.初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策略分析[J].求知导刊,2018,(35):87-87.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