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构建被服“针线包”缝补实践教学的建议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11247
史欣怡

  ◆摘? 要:在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要义的指导下,本文结合“针线包”制度的历史发展,从传承精神、解决问题、优化教学方法上阐述开展针线被服缝补课程的重要教学意义,进一步弘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红色精神。

  ◆关键词:被装管理;针线包缝补;红色传承

  一、被装管理课程的现状

  军士教育中的被装管理课程是后勤保障专业的主干课程,但是随着建设新时代军队号角的吹响,专业教学越发强调实战性,2021年1月1日《军队后勤条例》等相关制度出台,为军需保障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而院校被装课堂上的岗位教学依旧处在理论枯燥,内容条框、陈旧零散,根本做不到紧紧围绕变革脚步,及时更新教材,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联系不紧密,缺乏科学的教学设计。

  一方面,理论讲授让教员严重依赖教材,习惯性实施“闭关锁室”,而教材却相对陈旧,实战性、岗位性意义弱,且受师资限制、教学场地、教学条件的不足,学科的顶层设计不到位,缺乏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技术的一体化联动式教学,对于被服的维修、缝补保养等实操科目涉及较少,学员做不到内化所学知识,职业核心能力缺乏,也就更无法外化于形,落入了理论水平比不过本科专业学员,被服鞋靴的保养、维修技能水平也不如基层战士的怪现象。

  另一方面,被装管理课程在思政教育的硬教育明显,学员也做不到入脑入心,对于学科专业视角下的思政教育没有形成体系,缺乏培养学员对专业认同、思维创造以及匠精神的传承。

  二、后勤专业开设被服修补课程的教学意义

  缝补工艺最早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之前新石器时代的骨针,之后随着历史变革,不同时期使用的针线容器也不太相同,从古至今,出现过形态各异的针线容器,比如:针筒、针线盒、针衣、针线荷包、针线笸箩等等,现代社会工业化发展后,大量功能不同的缝纫机、修补机械也开始走上舞台,这些形式不同、样式不同的储针容器或修补设备都反映出了每个时期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品德,是缝补技术和历史艺术的结合。

  (一)传承红色精神

  解放军最初配发的针线包,还会配有红肩章和帽徽。可以说,这“小小的传家宝”是在饱受战争和自然灾害影响下资源匮乏的中国国情中开始在部队大量使用,一般为布艺或皮艺袋装物件,有一个可封闭的开口以及配套摁扣,用于存放针、线、顶针,小剪刀等等用具,常用的有二折式和三折式,在解放军的历史发展中有着突出的作用和地位。对于90、00后的学员们,良好的生活条件下极易形成慵散的“少爷气”,也有人认为缝补不适合血气方刚的战士们,但其实小小的针线包不仅是革命先辈们缝补被服、维修鞋靴的工具箱,代表了那个血雨腥风、峥嵘岁月下先辈们艰苦奋斗、不忘初心的红色精神。

  (二)优化教学方法

  由于现有被装教学实践教学没有形成有实际作用的岗位导向性教学,引入以针线包为主的被服修补科目,可以有效改进教学模式方法,在教学设计上,以被服保养维修为中心,用破损被服缝补任务、鞋靴维修工作为导向,在学员解决任务的过程中,引导学员对于被服基础性知识的进行学习,同时提高技能操作能力。

  (三)解决实际问题

  因为地理位置的影响,很多单位呈现小、远、散的特征,对被服缝补、鞋靴维修后勤保障方面也不方便设立社会化保障的部门或专员,从而造成在训练任务较大时,大量的被服破损和以此引发的网购仿制品的问题就十分突出了。将“针线包”缝补实践课程引入军士教育,建立完善的缝补组训科目,学成回队的专业军士可以有效的开展缝补技能教学,从而丰富基层官兵的实践动手能力,有效解决被服破损问题。

  三、进一步构建被服缝补课程的建议

  (一)鼓励基层确立“针线包”修补制度

  针线包修补制可以大力弘扬红色革命精神,建议后勤保障部门将针线包列入个人被装系统,定期进行配发、增补,同时优化后勤被装维修保障体系,统一建立基层被服洗涤、维修站,让军服缝补在基层站牢扎根。

  (二)进一步打通被装修补课程联动教学机制

  “针线包”修补课程不能仅仅局限在教室之中,创新实践教学途径,打通课堂、竞赛、证书的三方联动通路,用多途径手段实现军地缝补专业的实践课程,借助校外社会教学导师和教学资源,可以要求邀请专业的缝纫技术教师缝纫技术,安排目标单位制衣厂房参观实践,进一步开辟出一条知识传授,技能指导,立德育人于一体的被服修补职业能力素养教育的路子。

  (三)建立被服修补技能专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建立被服修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规范修补岗位专业工作制度、流程工序、以及技术方法,建立了岗位准入门槛,提升了被装管理专业人员的岗位技能,同时,军队职业技能鉴定在一定程度上是军地准入的敲门砖,极大的鼓励了军士在退伍后迅速投身社会生产,拓宽谋生渠道。

  参考文献

  [1]徐利国.士官教学专业教材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卷宗,2017,36:169.

  [2]林燕.觀察学习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67-70.

  [3]谢菲.中国传统储针容器演变研究[J].设计,2017,1:97-99.

  [4]韩钰.祝福祖国[J].中国盐业,2020,1:61-63.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