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职语文教学中工匠精神渗透的路径探索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9609
吴亚兰

  ◆摘? 要:狭隘的工匠精神是指工匠精心雕琢、臻于至善自己的作品的精神,是一种匠心独运。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代表着崇高的职业道德、精湛的职业技能和高尚的职业品质,是从业者职业观和价值观的表现。

  ◆关键词:工匠精神;中职;语文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是重视职业技能培训的学校,通常学生毕业后就已经掌握了相应的职业技能,可以胜任相关的职业。语文教学可以通过文字、语言提升人文素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具备工匠精神人才的必然趋势。本文浅析了中职语文教学中工匠精神渗透的现状,并就中职语文教学中工匠精神渗透提出优化路径。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工匠精神渗透现状

  (一)中职学校对工匠精神培养缺乏重视

  以往的中职学校主要以培训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主,忽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新时代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很多中职学校仍未转变观念,不够重视工匠精神渗透工作,让这项工作流于形式,或者方法过于简单,尤其语文教学中,忽视文字和语言对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二)中职学校学生学习氛围较低

  在中职学校中,中职学生的整体文化水平较其它普通高中学生的低,很多学生选择中职学校是因为中考成绩不够理想。正因如此,中职学校的整体学习气氛并不是很浓厚,很多学生不仅不热爱学习,还总是调皮捣蛋、惹是生非,导致了整体学习氛围始终居低不上。像语文这样的文化课,中职学生更是觉得无聊,没有意识到需要加强自己的个人文化底蕴和工匠精神,在这样的环境下,语文教师很难进行工匠精神渗透工作。

  (三)中职语文教师缺乏工匠精神

  职学校里有的语文教师存在着专业知识不强和职业技能较弱的现象,难以解答或不能准确回答职业技能中的问题,而且,最重要的是部分语文教师自身不具备工匠精神,对自己的职业缺乏专心如一的热爱、对自己的技能缺少臻于至善的追求,对自己的教学质量宽以待己,教师上课都是应付对待。

  二、优化中职语文教学中工匠精神渗透的路径

  (一)提升工匠精神培养意识

  首先,作为中职语文教师,要明白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职业技能和培养工匠精神同样重要,无论职业技能水平怎样,都要具备工匠精神,因为具备工匠精神的学生能敦促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精益求精,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其次,把工匠精神渗透工作纳入到语文教学当中,并提高工匠精神渗透工作在语文教学当中的权重。再次,工匠精神渗透教育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工匠精神渗透工作不是空中花园,不是纸上谈兵,语文老师要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需求,再根据需求,合理开展工匠精神渗透工作,避免让学生觉得工匠精神是一种遥不可及的东西。

  (二)在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渗透

  首先,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工匠精神材料。在中职语文教材里,字里行间中蕴含着许多的敬岗爱业、一丝不苟、精雕细琢等工匠精神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并没有直接写出来,而是需要语文教师充分理解教材,分析内容,发掘出可以作为工匠精神教育的材料,这样在语文课堂上讲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教材引申出其德育含义,引导学生领会、感受这些德育知识。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卖油翁》,主人公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湿,语文教师在讲授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故事除了说明“熟能生巧”的常识道理外,是什么精神让卖油翁能够做到“熟能生巧”的?是卖油翁精益求精、千锤百炼的精神才练就了他这炉火纯青的技术,这就是工匠精神的表现。通过文学作品里的故事、引发思考进行工匠精神渗透,不仅能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动机,丰富中职学生的文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其次,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工匠精神渗透时,可以利用新媒体,导入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新媒体信息,比如视频、电影、纪录片等。把新媒体信息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既能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还能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增加课堂教学成效,进而实现工匠精神的渗透。

  (三)提升语文教师自身工匠精神

  中职语文教师自身的工匠精神是工匠精神渗透工作的基石。作为语文老师,除了通过课本知识以进行工匠精神渗透外,自身的工匠精神比利用浩瀚的知识海洋更有效,语文教师的一言一行、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对自己技能的锤炼程度等等,都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工匠精神信念。所以,语文老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做好语文教学工作,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工匠精神,以工匠精神陶冶和塑造学生,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

  三、結束语

  韩愈的《师说》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意思是:老师,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教授课本上的知识,还要教授学生做人的道理和培养宝贵品质。作为中职学校的语文老师,教好学生的语文这件事本身就是工匠精神的体现,既能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教育,又能言传身教。

  参考文献

  [1]潘俐玲.中职语文教学中工匠精神渗透的路径初探[J].新课程研究(中旬-单),2018(03):15-17.

  [2]刘建斌.中职语文教学中工匠精神渗透的路径初探[J].各界,2019(04):119-119.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