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职学校实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匠人才培养模式之探索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9038
陈银鼎

  ◆摘? 要:中职学校在改革深化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开始得到了大范围推广应用,实际应用效果显著,极大的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在长期实践中,产教融合程度不断加深,通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实现教育资源整合与配置,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工匠人才,对于中职学校的核心竞争优势提升有着积极作用。本文主要以灵山县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进一步探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匠人才培养模式实际应用效果,在了解其内涵与意义基础上,剖析其中不足,寻求合理措施全方位付诸于实践。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工匠人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职学校

  中职学校是专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伴随着教育改革深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等技术不断涌现,通过与中职教育融合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工匠人才。关于工匠人才的培养,是传统教育模式无法达到的效果,需要依托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实现,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围绕中职学校发展目标来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匠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校企双方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职业教育和企业发展意义深远。

  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的工匠人才培养模式意义分析

  目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相较于高等学校的毕业生而言,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有所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优势,应该积极推动传统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优化,推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更多工匠人才,助力职业教育转型发展。

  其一,校企合作有助于提升中职学校发展能力。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职业学校如何谋求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增强自身的市场适应能力,应积极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坚持就业导向来推动校企合作,整合双方资源进行深度合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后续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

  其二,人力资源是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资源,培养技能型人才,有助于提升企业产品质量,缩短人才岗位适应周期,提升企业整体的盈利水平同时,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对于学生而言,组织学生跟岗、顶岗实习,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在毕业后可以快速就业,缓解就业压力,为现代企业发展输送更多优质人才。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分类和问题

  (一)订单式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中应用,其本质上是双方签订人才培养和用人协议,合作讨论编制人才培养计划,双方教育资源整合与配置基础上,实现人才高质量培养,指导学生高质量就业。

  (二)双元式模式

  此种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专业教学过程分别在学校和企业两个场所展开,学校主要是用于专业理论知识讲述和传授,而企业则负责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双方合作交流,丰富学生专业知识储备基础上,在第三学期到企业跟岗实习,第六学期顶岗实习,锻炼实践技能,可以实现学校教学和岗位就业紧密衔接。

  (三)校企互动式培养模式

  此种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深入企业的实习基地,了解生产材料和设备,协商编制企业的教学计划,并配备专门人员前往学校进行专业教学,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校企优势互补,资源优化配置,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

  三、中职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匠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提供思想保障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企业仅仅看到眼前经济效益,却忽视了长远发展,对于校企合作的积极作用认知不足,因此无法保持高度参与热情投入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从本质上来看,企业需要从长远角度分析,了解校企合作在人才储备和素质能力培养方面的促进作用,激励企业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与中职学校建立合作关系,拓宽产教融合程度。中职学校要加强企业引导和支持,通过宣传推广来提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应用成效,对于深化中职学校与合作企业深层次交流意义深远。学校也要注重自身综合实力提升,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吸引更具实力的企业参与其中,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如,中职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科研帮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完善配套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培训质量基础上,为校企深度合作奠定基础。

  (二)加强校企合作组织保障

  校企合作下,应加强组织保障,构建相应的协商沟通渠道,对于深化校企合作提供坚实保障。从企业角度来看,设立校企合作办公室,编制校企合作未来发展规划,记录下前往企业实践指导的企业员工信息,以及每年跟岗、顶岗实习学生数量,制定合理的员工培训名单,在校企交流合作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从学校角度来看,设立校企合作办公室,强化组织机构来编制合理的发展规划,企业挂职锻炼的教师负责统计每年学生实习数量,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三)加强校企合作制度保障

  中职学校和市场上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了保持合作关系保持长久稳定,应明确企业和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的权责所在。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在有法可依基础上完善配套的制度内容,并依据实际情况持续完善校企合作制度,促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校企合作下,如何最大程度上发挥制度优势,一個关键点则是要落实规范性制度,确保企业与中职学校的权责严格执行,合作活动顺利落实。

  (四)加强校企合作经费保障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离不开充足经费支持,由于此项工作所起到的作用较为突出,因此应该整合校企双方资源优势,提供实训基地,提供奖助学金的同时,尽可能减少中职学校不合理资金支持,将资金投入到其他更重要的工作中,如教学科研,设备完善。学校也可以推行产养学模式,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吸收社会资金,形成良性循环来支持校企深度合作。可以校企合作设立专项资金,并通过相关部门加强资金监管,便于经费可以合理配置和利用。

  四、中职学校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匠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

  (一)开发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与教材

  灵山县职业技术学校,实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匠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企业需求定位,以此为导向来培养人才。目前计算机和互联网大范围覆盖应用,开始在社会各个行业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因此,围绕技术蓝领、软件蓝领定位需求,积极推动中职学校教学改革深化。因此,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发展需求,在学校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带领下,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并对课程内容整合创新,在丰富知识和技术储备同时,契合用人需求来实行捆绑教学。如,计算机基础教学,计算机基础知识与中英文录入技能捆绑在一起教学,电路与电工专业知识捆绑在一起教学,提升专业知识的综合應用型,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发展。

  (二)推行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激励学生高水平发展

  结合目前学校的师资队伍和设备建设情况,在校企合作办学基础上推行多证书制度,围绕就业导向来开展教学活动。围绕升学型方向,加强校企合作对接,协作安排课程教学内容,在完成既定课程同时,围绕就业型方向,综合考量企业用人需求,以此为依据来引导学生专业技能提升,进一步发挥好学历证书作用,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如,学校同广西天山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在接收本校毕业生时组织上岗学生培训活动,企业技术人员负责测试学生的专业技能,符合要求的学生除了学历教育符合要求,还要至少有一个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三)增加政策和经费投入

  关于新时期工匠人才培养,中职学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度不断拓宽下,应强化相关教育部门提供保障。为灵山职业学校提供政策和师资支持,倾向于聘用高水平的教师,从整体角度上调控学校教材和教学内容,在学校教学基础上完善配套就业指导机制。同时,增加经费投入,关于实训培训基地建设的相关经费支持,确保教师、实习实践基地符合工匠人才培养需求。

  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企业挂职锻炼的教师学习到了行业前沿信息和知识,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可以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为学生提供理论和实践双层次指导,促进学生知识内化、素质能力发展。另外,也可以吸收企业高素质人才,充实教师队伍,构建一支“双向”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五、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新时期中职教育事业高水平发展的要求,应正确看待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价值,在整合双方资源基础上,持续拓宽合作深度与广度,在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更多可用人才,最终达成合作共赢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洁萍,尹冬梅.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调查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10):17-18.

  [2]唐新宇,郑志材,李根.“双融双赢”产教融合人才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计算机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2021,20(04):35-41.

  [3]孙中升,顾爽.产教融合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策略与路径[J].现代职业教育,2021(12):1-3.

  [4]徐淑华,张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视角下会计工匠人才培养机制探究——以九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1):30-33.

  [5]罗美霞.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改革与开放,2019(15):103-105.

  [6]尹冬梅,杨洁萍,邓诗泉,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调查报告[J].品牌,2015(06):167-168.

  [7]石旻飞,陈永高,钟振宇.高职建工类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9,18(06):14-16.

  [8]叶银忠.以“十九大”精神指引学校改革发展(上)——关于职业学校现阶段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上海城市管理,2018,27(05):10-16.

  “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教学诊改视角下农村职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立项编号:GXZZJG2019B180)”。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