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策略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9264
程慧

  ◆摘? 要:语文学科是小学教育主科之一,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认知水平、表达能力的主要阵地,对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然而当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固定化、模式化,教学过程和内容都较为单一、枯燥,学生的积极性较低。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秉持快乐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愉悦感和体验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实现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升。基于此,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快乐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快乐教育;小学语文;开展策略

  快乐教育理念的核心在于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感,产生对语文的热爱、喜爱情绪,进而保持高度的热情进入学习状态。因而,教师要秉持快乐教育理念,借助于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手段,营造课堂氛围,给予学生良好的体验感,进而全面提升有效性和教学效率。

  一、快乐教育的内涵

  加达默尔认为人的内在精神体验和经验结构转化密切相连,“习之于嬉”转变了传统的“业精于勤荒于嬉”的传统理念,折射出现代教育的内容,突出了现代教育对于快乐教育的重要意义。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其自制能力、自学能力、注意力较差,福禄贝尔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中,更加强调适应自然原则,通俗而言,就是小学阶段的教育必须契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让学生能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进而爱上语文,爱上学习。在传统教育中,施教者普遍忽略了学生的发展特点,教学模式倾向于模式化,学生无法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其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不高,需要教师将快乐教育理念融入小学语文课程,极大的满足学生的需要,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让学生的心理得到适应性成长。

  二、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策略

  1.开展快乐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课堂活动是快乐教学的重要组成,学生在活动中,身心得到放松,积极性仙大幅度提升,并在师生、生生的交互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比如在《小壁虎借尾巴》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扮演作品中不同的角色,在提升课堂内涵的前提下突破传统教材的束缚,把学生引入到课堂活动当中来。教学可以提前设置好剧本,题目为“小壁虎借尾巴”,教师为导演,学生为主演,省略掉一些舞台设计以及服装道具设计,让学生分别扮演小壁虎找尾巴过程中遇到一系列遭遇。通过学生和教师相互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这点而言,无疑能给学生极大的快乐体验。

  2.多媒体辅助教学,给予学生良好的课堂体验

  多媒体的出现让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新颖、丰富、多元,让学生在这一新颖的教学工具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通过比如在《我多想去看看》的教学中,文中庄严的天安门,天山的雪莲花,以往只能让学生自行想象,但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就能让学生清晰的感受到这些地方壮阔的风景,让学生在这样瑰丽的风景中,深切领域到博大的人文情感。教师首先将文中的生僻字词提炼出来,如“雄伟”“新疆”“雪莲”等,让学生跟着多媒体的音标大声朗读几遍,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去过北京吗?”大多数同学都会回答没有,这个时候教师再点点头,“那么同学们请看屏幕。”开始播放一段“北京天安门”的视频,学生清晰的感受到北京天安门的壮阔,其内心的学习欲望大幅度提升,然后带着这一感觉迅速投入到阅读中,极大地提升阅读的实效性。另外,还可以在课堂上播放音乐烘托氛围,“音乐是人类的万能语言,人们通过心灵对话就能表达含义,音乐更是人类感情的自然流露”,例如在《姓氏歌》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原汁原味的歌声,老师可以在课堂中播放一段原声音频,为课文的讲解做好铺垫,然后引领学生跟随录音一起歌唱,让学生感受到歌唱的情感表達。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极大的起到烘托教学氛围的作用,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更能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下进行高效的语文学习。

  3.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开展体验式主题活动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各类教学活动中来,教师要尽可能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放松学生的心情,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不仅如此,教师要将语文学习从课堂延展到学生的生活之中,根据学生的兴趣来组织不同的有针对性的主题体验式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单元课程主题组织辩论赛,让学生自己查询各项资料,准备辩论内容,通过自己的探究来不断深入进行学习,同步辩论式情境的构建,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课程中来。

  4.注重积极评价,让学生爱上语文

  老师有时候一个眼神或者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能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深切关怀,有效消除学生的紧张和胆小心理,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中表现自己,让学生收获精神层面上的快乐和满足。比如在《一去二三里》,诗整体而言比较简单,它要求学生们背诵和默写,老师可以先在黑板上写一遍,再让学生们自己在练习本上写,然后老师在围绕教室走动,观察学生们的默写情况,对于书写有问题的学生,可以轻轻弯下腰,认真带领学生再写一次,规范他们出现的书写问题。当学生再书写的时候,老师可以竖起大拇指,对他们的书写成功给予肯定,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就可以让他们心里充满暖意,轻松地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总结

  当代小学语文课程呈现出单一化、模式化特征,以致于学生积极性较低,无法在教学活动中收获快乐。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之下,教师要充分以快乐教育为导向开展教学,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收更多的快乐,实现学生身心的双重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典梅.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2020(10):151+154.

  [2]崩秋.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教育理论研究(第八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3.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