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对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新思路探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9346
周鹏程

  ◆摘? 要:秉承立德树人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以培养出有道德、有品行、有思想的新一代小学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内涵所在。素质教育提出,在教学过程中,除去要给学生传授课程知识和技能以外,还要加大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不仅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让他们有足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素养,以实现学生品德和智慧的通向同行,促使学生身心的综合成长。基于此,本文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和取向展开论述,提出了德育教育的新思路,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新思路

  小学是树立学生道德价值观念的关键时期,语文作为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的主要阵地,承担着引领学生思想价值观的重要使命。素质教育提出以培养出有担当、有责任、有道德、有情怀的现代公民为价值目标,以德育教育观为关键教育资源,通过课堂教学、文化沁润和实践体验等具体方式,有效实现德育渗透,以“立德树人”为基本理念实现德育教育与课程教学的协同发展,进而构建出全新的语文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综合成长。

  一、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德育是五育之首,是培养学生思想认知和道德素质的前提,同时也是素质教学提出的基本教学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比重。在传统课程教学中,语文教师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倾入到课本知识当中,一味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注重对字、词、句的讲解,严重忽略了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导致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课程知识水平不相匹配,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但在道德情操、心理素质以及思想意识方面的能力十分薄弱,最终可能会让学生的人生轨迹出现偏离,因此,学生的德育教育迫在眉睫。为全面解决这些问题,语文教师在理论知识注入的同时,还要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和融合,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方位成长。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新时代鱼龙混杂,不同价值观念流行散播,在此形势下,学生获取信息和学习资源的途径更加丰富,然而也同样容易迷失在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中,对其道德观念带来极其严重的威胁。长期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一度承担着道德价值观引领的任务,其最终目的在于传递民族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学生的立德树品,然而,当下小学语文课程教师和学生心里存在这样一个普遍的认知偏差,德育教育不过是夸夸其谈,不切实际。有多余的时间还不如多学更多的语文知识,提升文学厚度。这种认知无疑是对德育教育产生了极大的轻视,很难教育中获得更深的领悟或者更大的突破,给语文课程体系的改革套上了枷锁。由于思想认知的轻视,教育者对于德育教育的研究也不会给予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停滞不前,最终难以在学生成长中发挥出较大作用。此外,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方式过于传统,不能与时俱进,教育方式还是停留在“苦口婆心”的老一套,思想不够新颖且不论,学生会觉得“夸夸其谈”,根本不会投入到学习中来,完全无法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新思路

  1.在班级贴上名人标语,洋溢德育教育氛围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贴名人标语的方式让学生直观的了解语文学科中的各个人物事迹,了解每一位名人的成长路程,发掘这些名人身上的闪光点,将其充分的应用到德育教育中,让学生将这些人物作为榜样,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价值观。这种方式不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还能充分提升他们的思维广度和知识厚度。

  2.加大对课本中德育素材挖掘,无形中进行道德品质沁润

  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大量的德育素材,需要老师在其中进行深度挖掘,再加以适当的理论知识,两两结合,让这些德育素材得以有效应用。比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会存在一些反应社会前后变化的数据材料,老师将这些数据进行详细分析,指出这些数据的背景,让学生明白我国近几十年来的辛酸发展路程,增强学生的社会观念和民族观念,最终实现德育教学的目的。另外,在此过程中还可以结合一些拓展性资料,让学生认识到该学科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做出的巨大贡献,讓学生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怀。例如在《再见了,亲人》的教学中,这篇文章就是德育渗透的绝佳时机,教师要在教学中深刻突出中朝两国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共产国际主义情谊,让学生受到这份情谊的感染,深刻理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无形中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3.注重优秀国学文化导入,将德育教育“根植”于学生心中

  国学文化是德育小学语文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路径,国学文化源远流长,经千年而不腐,已成我我国优良的文化根基,通过优秀国学文化导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情操和爱国精神。语文教材中蕴含了众多国学文化素材,也含有众多德育教学因素,具备和蕴含了广博的理想信念、文化精粹和道德人格,而这些理念都可以运用于德育教育当中。比如讲到爱国主义精神时,教师就可以谈到“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而今以后,庶几无愧”的文天祥,以及力挽狂澜、扶大明将倾的于谦,他们虽然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但是他们的精神却生生不息,永垂不巧,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而这些,都可以作为德育教育的典型素材。

  四、结语

  小学阶段承担着极其重要的德育教育任务,而语文课程则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进行充分的德育渗透,避免由于对德育教学的重视度不足而流于形式,在课堂中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全面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以及道德情操,实现学生语文知识和道德素质的双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姜雨.对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新思路探析[J].课外语文,2018(19):191-192.

  [2]朱争艳.对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新思路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05):48.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