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教学内容来看,现阶段的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虽然具有较强的现实性,能够为学生提供一定参与设计实践的机会,但由于设计实践活动大多是以对已有模型的模仿为主,因此对学生能力素养发展的帮助并不大,而通过对设计思维的有效应用,则正是解决这方面问题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對设计思维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同时围绕设计思维在通用技术学科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展开了探讨,以期能够对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效果的提升有效促进。
◆关键词:设计思维;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用户需求
设计思维是指通过创新实践来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方法或思维方式,虽然主要应用于各行业领域设计人员的实际工作中,但由于其具有是以用户需求为主导的核心内涵,十分重视对产品的创新,与单纯的产品模型模仿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也同样能够发挥出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设计思维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成为了各学科教学的核心目标,高中通用技术学科也同样并不例外,但由于当前很多高中生的学习主动性都有所不足,在以相关产品模型为基础的设计实践活动中,更是很容易出现被动模仿模型的情况,因此其技术意识、创新设计、物化能力等核心素养往往很难得到锻炼。而将设计思维融入到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则能够彻底改变围绕既有产品模型展开的实践教学思路,从设计思维的“以人为本”核心内涵出发,引导学生对各类产品的用户需求展开深入探究,之后再基于用户需求展开针对性的设计实践,逐渐得出产品设计方案甚至是模型。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在设计实践活动中经历技术设计的全过程,获得良好实践体验,同时还会在设计实践中充分调动自身的各方面能力,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应用,而随着设计实践活动的不断推进,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也必然会随之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应对高考内容变化
随着高考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通用技术学科逐渐成为浙江、江苏等多个省份的高考考试科目,这虽然使高中通用技术学科的受重视程度得到了显著提升,但也同样对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保证通用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那么在学生参与高考时,就很容易出现无法达到考试要求的情况,最终使其高考成绩与个人发展受到直接影响。而将设计思维应用到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则能够使学科教学效果得到优化,帮助学生实现知识技能掌握程度、技术理解程度及知识技能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并达到高考的各项考试要求。例如从设计能力考查的角度来看,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重视对学生的设计思维培养,鼓励其在充分考虑产品用户需求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产品设计实践,那么学生就能够积累丰富的设计经验,并实现设计能力的有效提升,而在丰富设计经验与良好设计能力的支持下,无论高考内容是对设计方案的制定,还是对设计图样的绘制,亦或是对简单产品模型的制作,学生基本都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
二、设计思维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联系现实生活问题
由于设计思维的关键是要关注人类,需要设计人员秉承以客户需求为主导的基本原则,开展相关设计实践活动,积极寻求满足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因此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想对设计思维进行有效应用,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也同样需要从人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需求出发,对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素材进行深入挖掘,同时围绕这些现实问题展开课程设计,自然引出课程内容,并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展开设计时间,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服装造型设计》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将“学校校服不够美观”这一现实问题与课程内容联系起来,鼓励学生通过调查校园内其他同学意见的方式,了解学生群体对“校服”这一产品的美观性需求,之后再引导其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合作开展校服造型设计实践,以设计出符合学生群体需求的校服造型。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用户需求对产品设计的重要意义,而其设计思维也会随之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
(二)重视设计方案优化
从设计思维的角度来看,产品设计的根本目的是要满足客户需求,如果设计方案与客户需求匹配,或是未能有效解决用户所提出的问题,那么这一设计本身就是不成功的。由此可见,在高中通用设计教学中,教师要想实现对设计思维的有效应用,同样还需要提高对设计方案优化环节的重视,在学生针对现实问题得出有效的设计方案后,要求其通过模型制作等方式进行产品设计的可行性分析,确定设计方案是否能够满足用户实际需求,并在发现设计问题后引导学生对设计方案继续进行优化,以帮助其逐渐形成起良好的设计思维。同样以《服装造型设计》课程中的“校服造型设计”实践活动为例,学生在得出校服造型设计图纸后,教师完全可以按照图纸中的造型将校服样品制作出来,并选择几名同学作为模特将校服穿在身上,请其他同学对校服的美观性进行评判,如果由较多学生认为校服仍不够美观,并提出明确意见,则说明校服造型设计仍存在问题,这时则需要结合相关意见,对校服的造型设计方案继续进行改进。
(三)调整教学评价方式
为充分贯彻设计思维的以人为本核心内涵,教师在进行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时,还可以对常规教学评价方式作出调整,在借鉴多元化教学评价机制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小组互评等方式,自主完成学习效果评价工作,之后再对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进行融合,得出最终的教学评价结果。在这样的教学评价形势下,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并逐渐形成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与设计思维,同时还使教学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客观性得到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设计思维的应用虽然能够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高考成绩提升提供很大帮助,但要想将设计思维有效融入到实际教学中来,教师仍然需要加深对设计思维内涵的理解,同时在生活化问题设计、教学评价方式调整、设计方案优化等方面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农丽彩.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的实践制作教学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7(09):62.
[2]陶引.给技术设计找一个支点——基于项目式教学形成通用技术核心素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07):171.
[3]庾丽贤,邵巨钱.STEM教育理念下高中通用技术校本课程设计与实践——以《DIY台灯设计》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9(07):18-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