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精心准备,确定教学策略
1.借助实际活动,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教学中尽可能地让学生体会蕴涵在知识内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猜想与验证、转化与归纳的数学思想。教学过程中,首先,在算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后,猜想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再通过实践操作验证。其次,在验证完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时,又用到了归纳整理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推出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最后,经历剪、拼、折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成一个平角,从而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2.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在感知、猜想、验证和归纳的过程中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
主要有以下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明确概念:学生通过找出各种三角形的内角,明确“内角和”的概念,即“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和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第二层次是初步感知:学生已经了解了三角板上各个角的度数,为了避免学生猜测的盲目性,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并计算,发现三角板中的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即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为学生进一步的猜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层次是理论猜想:是不是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这个问题的抛出为后面的猜测和验证作好铺垫,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第四层次是操作验证:在这一环节采用“先扶后放”的原则,没有完全放手给学生,而是通过实际测量计算,使学生的猜想得以证实,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学生分小组对大小不一的三角形进行验证,通过剪、拼、折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成一个平角,从而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结论。
二、实践探讨,践行教学环节
(一)问题导入,引发思考
提问:我们前面学习和了解了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请大家说说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成哪几类?
提问:你能画出含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吗?为什么会画不出来?
(二)探究三角形内角和
1.猜一猜:有大小不同的三角形让学生猜这些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都是一样吗?
2.量一量:分别量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3个内角的度数,并计算出它的内角和。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3.拼一拼:將自己准备好的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你又发现了什么?
4.看一看:教师演示折拼过程,学生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计算三角形中∠3的度数,并判断它是什么样的三角形。
(1)∠1=20°,∠2=70°,∠3=(? ? ),是(? ? )三角形。
(2)∠1=55°,∠2=45°,∠3=(? ? ),是(? ? )三角形。
2.判断。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和是90°。(? )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可能是钝角。(? )
3.红领巾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如果它的顶角是120°,求它的另外两个角的度数。
4.回顾课前的疑问:为什么画不出含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
三、教学反思,明确核心素养的落实
下面表格是对主要环节中的教学活动体现的核心素养做的归纳。
《三角形内角和》一课的主要教学活动和核心素养的体现
在《三角形内角和》一课里,我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探究和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胆猜想、自主探索,围绕着主问题展开了积极的自我探索和合作研究,数学核心素养在期间得到较高水平的培养。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思维和推理能力等数学核心素养,也能够让勇于探究和理性思维等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从本节课的案例分析可以得出,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所体现的核心素养是多元的,同时也是有所侧重的,例如有数学核心素养、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模型思想、运算能力、几何直观、数感和应用意识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三角形内角和》中的体现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性思维、勇于探究、问题意识、信息意识、合作能力、乐学善学和创新意识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