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跆拳道竞技新规则的变化对跆拳道训练方法影响的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10366
◆摘? 要:上世纪九十年代,跆拳道自传入我國便得到很好地发展,目前我国跆拳道运动的前景十分可观,但面对跆拳道竞技规则的数次更新和优化,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简要概述了跆拳道和跆拳道竞赛的发展情况,对跆拳道的新旧规则做了对比分析,提出目前面对跆拳道竞技新规则训练方法的改进措施,希望对跆拳道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跆拳道;跆拳道竞技;新规则;训练方法

  跆拳道始于韩国,目前是全球风靡的一项运动。我国跆拳道运动的发展尤为火热,不同阶段的学校均有开设跆拳道课程。2000年,奥运会增设跆拳道比赛项目之后,跆拳道一度成为我国在奥运会上的潜在优势项目。面对世界跆拳道联盟数次修改跆拳道竞技规则的情况,各国跆拳道运动都不能对新规则有全面的了解,这种状况下的跆拳道训练方法便不能完全确信找到合适的方法去制约竞技对手,导致各国跆拳道运动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

  1跆拳道相关概念概述

  1.1跆拳道

  跆拳道运动实际发源于朝鲜半岛,在朝鲜半岛属于一种徒手格斗术,对于韩国人来说,跆拳道是为了生存而衍生出的一种锻炼方法或战斗方法。跆拳道在最初纳入奥运会时,仅仅是作为一种表演性的赛事,后续才被纳入正式比赛项目。跆拳道竞技赛的主要考察点是脚法,拳法只是用于配合辅助脚法,在进攻对方选手的时候使用脚法,防守对方的时候用拳法。跆拳道中的脚法有很多种类,比如前横腿、后横腿、旋风腿、下劈、推踢、后旋腿和勾踢等。跆拳道运动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非常高,因为它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需要运动员具备较强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基本素质。跆拳道运动对运动员的体型也有一定的要求,因为这项运动需要考虑到双方在速度和力量上的较量,体型较大的运动员不能良好的展示身体的灵活性和灵敏度,没办法快速的做出转身侧踢等动作。对于跆拳道运动员来讲,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敏捷的反应能力都十分重要,关于心理素质,跆拳道运动员会面对很多重要的比赛以及关键的回合,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关于反应能力,跆拳道运动员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判断并作出回击对方的动作,具备良好的反应能力,能帮助运动员不论在进攻还是防守时都能快速作出反应,跆拳道运动员早期选拔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有反应能力。对于青少年来讲,跆拳道运动不仅可以使他们的身体素质得到全方位的锻炼,还能使他们在比赛的过程中养成一种规则意识,对于青少年今后的成长来说可以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礼仪习惯和竞争意识,对青少年的成长大有裨益。

  1.2跆拳道赛事的发展现状

  全球范围内都非常喜欢跆拳道这项竞技比赛,几十年短暂的时间内,便在多地举办了多次不同规模的赛事,例如:世界跆拳道锦标赛、亚洲跆拳道锦标赛、南太平洋跆拳道锦标赛等,逐渐成为亚运会比赛项目中的重点项目,奥运会在2000年也正式将跆拳道列入了比赛项目列表中。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对健身引起重视,他们的体育精神和运动意识被逐渐唤醒,作为一项全身性锻炼的体育项目,跆拳道已经被国内外众多人民所关注和重视,可见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跆拳道未来的发展将一片光明。

  2跆拳道新规则与旧规则的对比

  2.1裁判员配置数量变化

  通常来讲跆拳道比赛裁判员的配置数量为四人或三人,里约澳元会时采取的是三人,三名裁判分别位于场地的三个方向,保证多角度判定运动员的比赛情况,各位裁判员均需根据比赛情况给出相应的分数,使跆拳道赛事的公正性和观赏性得到保证。后续电子护具的使用,使裁判员的裁判压力得以减轻,电子护具通过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力度,裁判员可以专注于旋转技术的判定和确认。三人制的裁判数量配置和护具的应用标志着跆拳道赛事新时代的来临。

  2.2比赛场地大小的变化

  跆拳道竞技规则中场地大小的改变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跆拳道比赛的场地大小为12米见方的正方形,并在后期持续沿用,之所以在最初的赛事上使用大型的场地,是为了能够保证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和专业的战术水平,提升跆拳道比赛的实效性和观赏性。但是长时间使用大场地比赛以后,很多运动员会利于大场地的优势,一旦领先于对手便开始采取防守的措施,甚至导致产生消极面对比赛的情绪,使比赛缺少了观赏性和技术性。对此,2005年世界跆拳道联盟决定将比赛的场地减小至10米见方的正方形并持续沿用了3年,但是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消极态度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所以在2012年的奥运会上将场地改成了8米见方的正方形,并在2年后继续完善成了目前一直沿用八角形场地。跆拳道比赛场地大小的不断尝试和改变,确保了比赛的过程中的观赏性和竞技性,对于跆拳道运动的发展来讲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举措。

  2.3比赛分值上的变化

  在2003年,世界跆拳道联盟尝试性的更改了比赛的分值,将击头技术的得分提高到2分,如果满足要求还能再加1分,第二年雅典奥运会跆拳道比赛中实施了这项改动并给予了肯定。通过击头技术分值的变化,运动员追求高难度的技术动作的意愿稍微增强,但是由于分值仍然不高,所以还是侧重于使用保守战术应赛。对此,2009年世跆联决定将旋转击头技术的分值增加至4分,随后2012年的奥运会实施了这项政策。至此,高难度的技术动作才开始被各国的跆拳道教练员和运动员引以为重,但是对于旋转击腹这种高难度动作而言,还是没有得到很好地使用。所以2014年世跆联提升了旋转击腹的分值到3分,运动员才产生了积极主动学习高难度技术的心态,可见跆拳道比赛中的分值是整个比赛规则的灵魂。

  2.4比赛时长的变化

  最初跆拳道比赛时对时长的规定是每场比赛分3局,每局时长为3分钟,各局之间的休息时长为1分钟。因为比赛的时长较长,运动员在激烈的竞技中会消耗很大的体能,后期的赛段中运动员极易产生消极怠慢的情绪甚至出现被动拖延赛事的情况,使比赛的观赏性和竞技性不能得到保证。所以世跆联将比赛的时间更改为每场3局比赛,每局时长缩短至2分钟,时长的更改有效的避免了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因为身体疲惫产生的消极怠慢情绪,比赛的观赏性和竞技性得到了保证和提升。

  2.5加时赛判定的变化

  新规则中增加了加时赛的判定标准。在加时赛中,如果有一方领先得分,则判定为获胜方,或者如果有一方率先被扣2分,那么则判定对方为获胜方。如果加时赛时长结束,竞赛双方均为得分,则裁判需要依据先后顺序判定双方的击打次数和扣分情况,以此判定获胜方。面对新规则,加时赛中远动员应当采取主动进攻的策略,以最快速度领先对方得分,那么也对教练员安排比赛战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跆拳道竞技新规则对训练方法的影响和改进

  3.1加强训练高难度技术动作

  才采用旧规则的比赛中,很多高难度技术动作的得分都很低,比如后踢和后旋等腿法都是高难度的技术动作,但是分值却只有1分,所以在旧规则比赛中很少会有运动员使用旋转后踢的腿法作为夺分战略手段,不仅难度大、身体容易失去平衡,还不能保证成功率,因此比赛时教练员都会指导运动员使用横踢技术这种简单直接的方式得分,平时训练时也不会注重高难度技术动作的训练。但是新规则对分值更改之后,注重了各项技术的实用度,也提升了对高难度技术的重视程度,因此在训练中需要注意将横踢技术和转体技术结合,并不断和训练和强化,保证比赛时能够自如的使用这种方式得到更高的分值,取得比赛的胜利。利用高难的技术可以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拉开与对手的分值或者追平与对手的分值,有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所以训练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增加高难度技术的训练,广泛使用后踢、后旋等技术。

  3.2加强训练高位技术

  在旧规则比赛中,运动员很难通过击头技术获得分值,为了避免出现失误,远动员在不能完全确定成功率的情况下通常不会使用高难度的技术来击头,所以比赛的观赏性和激烈性强烈。但是新规则实施以后,由于使用了电子护具,击中头部的分值从之前的2分增加到了3分,运动员为了得分的实效性,因此对高位技术的训练和使用增加了频率。新规则的应用使跆拳道比赛的观赏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3.3加强训练推踢技术

  在新规则实施以后,增加了电子护具的使用,在比赛的过程中,脚套上的感应芯片会和护具相接触,通过力度的判定来得分,这样一来以往习惯不予确定分数的技术可以得到重新的使用。此外,由于感应芯片也安装在了脚套的脚底,通过推踢技术也能从电子护具得到分值。比赛过程中使用推踢技术能够在短距离中展现很强的灵活性,同时可以充分发力并没有较大的危险,还能有效的破坏对方的重心,并且能够很好的与其他技术动作组合使用,所以当前赛事上大家十分热衷于使用推踢技术。故此,在训练的过程中应当加强推踢技术的练习,为比赛时得分积累更多的手段和策略。

  3.4加强训练组合动作

  由于新规则比赛场地更加小巧,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会增加交手的次数,使用连击组合的次数也会增加,比赛将因此更加的激烈,观赏性也会变得更强烈。比赛场地变小以后,世界各国的跆拳道运动都越来越重视连续进攻策略的使用,因此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组合动作的训练,通过组合动作的使用在比赛中夺得成绩。

  4结束语

  跆拳道是一项动作相对简单但又能实现内外兼修的一项体育运动,从2000年开始,成为了奥运会赛场中常驻体育竞技项目之一,这项运动也逐渐受到人们的热愛。为了使比赛更加完善,世界跆拳道联盟多次对比赛的规则进行了优化,裁判员的配置数量、比赛场地的大小、比赛分值、比赛时长以及加时赛等诸多方面均做了调整,新规则提升了运动员对高难度技术的重视程度,并且保证了比赛的观赏性。面对新规则的使用也给日常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取得更高的分值,建议应当加强对高难度技术、高位技术、推踢技术以及组合动作的训练。

  参考文献

  [1]吴建忠,王丹,熊欢,吴素英.2018年新规则实施下世界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中犯规行为的特征[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9:4402-4404.

  [2]彭理娟.新规则下男子跆拳道“推+踢”技术特征与运用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9.

  [3]刘青云.跆拳道规则的改变对运动员技术在比赛中运用影响的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19.

  [4]张悦茹.跆拳道电子护具的使用对前腿横踢技战术的影响探析[J].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18(05):48-49.

  [5]张运成.跆拳道新规则改动后前腿技术变化及其训练要点的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04):193-194.

  [6]张楠,刘卫军. 新规则下对跆拳道体能训练特征的思考与再认识[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7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汇编.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7:245-246.

  作者简介

  潘浩(1998.10.06—),男,辽宁省,湖南科技学院,本科在读,学生,研究方向:跆拳道竞技。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