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教授学生基本的英语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小学生成为新时代需求的人才。结合当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际情况而言,教师没有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致使学生的阅读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挖掘课本内涵。本文围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进行探讨。
◆关键词:思维品质;小学英语;阅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塑造时期,也是他们思维品质形成的黄金阶段。在新课改中,强调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要着重的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而思维品质便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英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语言技能,很少将教学重心放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上,这种教学活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产生了限制。当前,小学英语教师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还要思考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教学手段。
一、通过设置问题,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待挖掘,结合英语阅读教学而言,教师要设计巧妙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积极运转,但是需要融入生活案例,只有对问题引起共鸣,才能提高分析效率。小学生喜欢挑战,想要快速找到答案,所以他们对于教师设置的问题抱有很浓厚的兴趣。
比如在小学英语教材中,涉及到很多“ Story time”,教师要发挥这个版块的作用,设计合理问题,使学生的思维积极运转,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比如在进行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2“ Welcome to our farm”课文教学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展示一些生动可爱的农场动物图片,教师可设计问题为:What animals can we have on a farm, what animals cant? Why?随后由学生展开讨论,总结答案。学生都想表现自己,想要说出自己的答案,这样就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最后结合图片继续提问:If you have a farm, what animals do you want to keep? 学生面对这个问题,通常会结合自己的喜好以及现有知识进行思考,由于问题具有开放性,学生的答案可能各有不同,但他们的思维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地锻炼。
二、组织辩论活动,培养思维品质
辩论实际上是教学方法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通过阐述观点、反驳观点的过程,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与此同时,也会让学生集思广益,寻找有利自己的观点,也会帮助学生形成质疑精神,体现他们的批判性、独创性与灵活性,这些都属于思维品质的范围。
比如教师在进行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 Easy or hard”两个单词的讲解时,可以组织一场辩论赛,学生可离开座位自成小组,辩论赛以Who is not easy, mother or child为主题,学生分别围绕这两个观点进行辩论。比如甲方以母亲口吻讲述母亲的不易,而乙方则站在孩子的立场诉说孩子的辛苦。整场辩论赛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甲方和乙方学生先要阐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引入生活事例,使自己的观点能够成立。甲方乙方在陈述过程中,双方要做好记录,仔细分析对方观点正确与否,寻找合适的点进行反驳,然后依次类推。通过辩论,学生逐渐掌握了一些句型,比如“ kids, adults, because kids/adults are better/." "kids/adults. Because kids/ adults are better/ I would be glad to hear your opinion of …/ Thats all I want to say/ I was wondering where you stood on the question of …/ I disagree with you entirely”等。當整场辩论赛结束之后,学生要运用这些句型,将自己的观点进行总结,最后由教师做裁判,公布获胜的一方。在这场辩论赛中,学生的大脑始终在飞速运转,思维逻辑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与此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协作意识。
三、借助学科思维导图,培养学生逻辑性思维能力
结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而言,教师可以运用学科思维导图更好地发挥该课程的教育意义,使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地培养。下面以六年级上册“Unit8 Chinese New Year”为例,主题内容围绕的是中国新年,学生对新年比较熟悉,所以从这个主题中可以引出很多单词和话题,使小学生在脑海中建立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一旦形成,对于小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都有提升作用。思维导图的构建过程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知识水平。
比如在这个主题中,学生可以自行构建思维导图,从新年吃什么“ Chinese New Year”或者做汤圆“ Cakes and tangyuan”等,这些关键词可以将文章内容有效地串联起来。学生脑海中构建思维导图后,能更好的了解课文脉络,也能深度解读课文内容,为学生的写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学生的思维导图会有所出入,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思维导图,取长补短,以便使自己的思维导图更加简洁,脉络更加清晰。教师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建议使学生的思维导图更加完善,但在教学活动中要时刻以学生为主体,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学生基于学科思维导图所形成的逻辑性思维,对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有积极的影响,比如写作内容更加有逻辑性,有条理性。
四、结语
小学英语教师要意识到自身的责任,要在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此同时,还要努力摆脱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掌握新时代教学方法,将教学重心从培养学生语言技能逐渐转向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上,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要寻求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江伟.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J].校园英语,2020(05):129-129.
[2]代俊华.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J].小学教学设计,2020(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