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教读课、自读课、课外阅读之间的联系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9976
薛润娥

  ◆摘? 要:本文通过教读课、自读课、课外阅读三种不同的阅读方式,分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便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

  ◆关键词:教读课、自读课、课外阅读、阅读体系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将教学方式分为教读课和自读课,这两者是有区别的。教读课,由教师带着学生,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或阅读方法,达到相应的阅读教学目标。自读课,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让学生运用在教读中获得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强化阅读方法。课外阅读,学生运用课堂上学习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自主地、有兴趣地进行课外阅读。这样,“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种教学模式相结合,使学生逐渐形成阅读能力。

  温儒敏先生说:“自读课是把教读课的方法沉淀运用。”

  “教读课—自读课—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比传统的模式更易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读书兴趣。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对于教读课型,教师要明确文体,教给学生阅读鉴赏技巧、方法,因'裁'施教;对于自读课文要坚持学生为'主',教师为'导',不可大包大揽,把课堂交还学生,不要一人堂,满堂灌,让学生学以致用,走进文体,有自己的感悟;对于课外阅读,应将名著导读与古诗文阅读并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一、教读课重在阅读方法的教授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教读课主要是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精,讲得细,课堂上就是给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激发读书的兴趣,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从而为自读课教学起到示范作用。

  几乎所有的“教读课”都设有“预习栏”,有设计的“预习题”,让学生操作起来有效预习,注重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要根据课文的实际来确定学习内容,属于哪一种文体就按照哪一种来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重在组织、启发、引導,激励解惑,注意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之下,自己得出那个正确的答案,这个思维的过程很重要。

  教读课,重在教“法”、学“法”,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这也是教读课的终极目标,教读课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对课文深入研读的兴趣,培养和构建学生总体的语文素养,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很重要,根据课文文体、表达方式、写作方法、内容、以及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教案,尽力为学生搭建更为丰富和巧妙的思维训练平台,采用一定的阅读教学策略,突出阅读特点和重点。

  教材里选编的课本都是有代表性的,作为样板,让学生来学习,针对文章里主旨句、重要语句的理解、课文结构、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学生交流、讨论,学生学习的这个例子之后可以举一反三,出类旁通。

  二、自读课重在用“法”

  自读课,重在用“法”,把在教读课上学到的“法”加以运用,实践,钻研、实现自主阅读,自我探究,最后获得自我发展。这是以学生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让学生来定学习目标,可以通过默读、朗读、勾画圈点、结合对课文内阅读提示和旁批开展思考。课型就是对学习方法的运用,主要是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结合着教读课上的学习方法去学习。当然,这一课型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巩固学习的方法。更主要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能有其他的生成和提升。因此关注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在阅读实践课中显得尤为重要。

  自读课,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指的是教读课上的方法,最终用到自读课上,“下”指的是自读课上迁移到课外阅读上去,让学生兴趣满怀的去课文后面链接的文章,去找整本的书来读。

  自读课教学注重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调动情感,运用教读课上学习的方法和技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去阅读,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富有个性的理解,老师在课堂上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主要的是服务。

  三、巧妙地设计课外自读

  教师推荐课外阅读要注重阅读指导、文本特点是什么,推荐书目与教学配合,改善学教方式,体现阅读追求、促进学生思考,散文文本细读的教学研究,以《紫藤萝瀑布》为例,关注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抓景物描写的语句,情感性的关键词语等方法把握作者的情感,品味作者传达的人生哲理,课堂中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托物言志类的文章时,而且还设计学生学以致用的活动——运用所学方法自读相似类散文《一朵早醒的桃花》,交流讨论并分享阅读感悟;教材中设计的“快乐读书吧”使课外阅读课程化,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实践。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整合,共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温儒敏教授提到:“如何实现课内和课外的大量阅读,那么可以采用1+x的教学方法。”这里的1指的是教读课例的教学,从每个单元中挑选一篇富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精讲,细讲。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学习的方法。这里的x指的是一篇或若干篇自读课例的教学。每单元中的除了教读课例之外的其它几篇文章(或两篇,或三篇等),放手让学生运用教读课例中学到的方法进行自学。旨在通过大量的阅读,让学生感悟点什么。并能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于课内外的自读课中,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刚开始,老师要帮助、指导学生确定课外自读目标、列出学习重点,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阅读能力分层次分别设计标准,帮助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克服畏难情绪,保护他们的课外阅读积极性,训练一段时间后,逐步放手让他们自行课外阅读。班级定期举行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交流会,将读书心得体会交流分享。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