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课堂评价促进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9898
廖军梅

  ◆摘? 要:教师作为学生教育、成长成才的见证者、参与者、引导者,其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习惯的养成。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在学校教育中,学生习惯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学校、家长的关注,而教师的课堂评价则是推动学生习惯养成的有效手段。课堂评价中,教师要注重评价的方式、类型和时机,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纠正不好的习惯,进而塑造能够推动自身发展的良好习惯。基于此,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小学生年龄特征,探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课堂评价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课堂评价;学习习惯;小学语文;有效途径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对于小学生而言,处于人生发展的初期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素养,而且受用终生。但是,学生的习惯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够形成的,需要借助外因予以推动,这其中就包括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评价。课堂评价作为课堂中学生表现的风向标,运用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教师灵活掌握课堂评价的技巧、时机、方式,就能达成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目的。

  一、目前小學语文不良习惯的表现

  小学教育是学生学习习惯教育的起点。小学生正处于习惯教育培养的初期,在实际的语文学习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这样那样的不良习惯,主要包括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思考习惯等。在学习习惯方面,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不能对课程进行预习、复习等,使得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达不到理想状态。在行为习惯方面,少部分学生坐姿、写字握笔的姿势、听课时的状态等存在严重不足,如:坐着的时候弯腰塌背,或者直接趴在桌子上;写字时,由于握笔姿势不对导致字迹潦草,抄写时会出现错字、漏字的现象。在思考习惯方面,学生学习的依赖性较强,不能独立完成任务、独立思考,一遇到问题就会寻求教师、同学和家长的帮助,对问题蜻蜓点水、不求甚解,不能及时发现、总结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特别是为了完成作业,学生会更加依赖他人,不愿动笔,这样既不能检验学习成果,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此外,在自主学习习惯方面,有的学生处于被动学习,遇到问题不主动去解决,教师教授哪些知识就学习哪些知识,甚至出现敷衍的状态。

  不良的语文学习习惯阻碍学生语文学习能的形成,学生成长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对学生未来发展设置了障碍。为此,要高度重视小学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小学语文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意义

  1.提升学习能力。习惯即是能力,是构成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科学学习、深入学习的重要动力,特别是在面对新生事物时,良好的探究习惯、思考习惯能够激发学生开拓思路、创新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提高学习效率。小学所处的阶段,学生自制力较弱,只有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才能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内生动力和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3.发展综合素养。新课标中对语文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有具体的、明确的要求。今年两会中,江苏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所说引发热议,“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同样的,对于小学生而言,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在学习上,还会渗透到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课堂评价是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有效途径

  1.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榜样示范作用。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就是其行为的准则、习惯的榜样,正所谓言传身教就是这个道理语文教育有其特殊的“思政”引导性,在课堂学习中教师的思维、行为、言语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为此,要从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从评价自身做起。

  目前,有少数小学语文教师,特别是偏远地区的教师,受自身文化、环境的影响,不重视自身的行为对学生的指引作用,按照传统的教学思维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这或许能够短暂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但从长远来看对学生的成长设置了障碍,包括过多运用方言进行上课,在课堂教学中无法贯彻生本理念,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在课堂中没有及时地发现学生的不良习惯,甚至对不良习惯置之不理,这些都是从教师角度影响学生习惯养成的因素。

  为此,在课堂上,首先教师要提倡学生采用普通话,并用普通话进行授课、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逐渐养成使用普通话交流的习惯,并注重用语的规范性。其次在板书时,教师的板书要有逻辑性,并且要一丝不苟、错落有序,将良好的书写习惯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进行作业时也能对内容书写标准、规范。在课堂交流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共同去探讨、解决问题的路径。

  总之,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需要首先加强教师的自身修养,包括理论业务水平和道德修养,努力在各方面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2.教师要提高课堂评价的技能,善于观察,抓准时机。课堂评价要贯穿于整个课堂授课过程。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要在教师引导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课堂过程中,教师要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的状态进行紧密结合,善于观察学生听课、学习的状态,抓准时机进行课堂评价,让学生及时得到鼓励,发扬长处、停止不良习惯“改邪归正”。比如,在进行《静夜思》这首古诗学习时,教师要把握课程的节奏,将古诗词转化为小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增加课堂趣味性,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没有时间“神游”。当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有很好表现时,教师就应该及时运用肯定性、激励性的语言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如:“刚才,同学们学习得都很认真,进步也很大,希望同学们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具体到古诗词描绘的场景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尝试解读,“我相信你,你要尝试一下,肯定行的。”进而培养学生深入思考、敢于尝试的习惯。

  当然,课堂上小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失误,教师不能直接去批评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要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抓住学生此时的心理重拾信心。比如,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渗透时,发现学生对人生观、世界观的认识不足,教师就可以借助课堂教学的内容来进行分析、引导。“我们刚才学习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发扬的是什么精神呢?我们该不该在和同学相处的过程中发扬这种精神呢?如果你们都能尊老爱幼,为他人着想,想想我们的生活环境会呢?”如此,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相处之道,还可以培养学生通过课程内容来指导生活的习惯,进行理论联系实际。

  3.教师要注重课堂评价的方式,掌握技巧。课堂评价的方式有很多,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推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主动落实生本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比如,在进行课文讲解时,教师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丑小鸭为什么最后能够有个美好结局?《静夜思》中的李白为什么思乡却不能归乡呢?大雁往南飞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会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学习的状态,培养他们思考“深入一层”的意识和习惯。

  针对小学生好动、注意时间短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习惯。比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后,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播放相关的历史资料,让学生通过分享的方式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集中精力,专心听讲,勇于钻研,大胆发言,并逐步养成习惯。

  针对学生独立思考与相互配合习惯的养成,教师要在向学生明确传达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一件事情重要性和方法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课堂小测来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培养他们完成作业的态度要及时、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过程要规范、谨慎。当然,独木不成林,在超越单个学生能力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习惯,此时教师可以将课堂分为若干小组,针对教师提出的课题进行合作完成,让学生认识到个人的学习与集体是分不开的,要互相配合、协调一致才能有所创新,进而推动问题解决,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四、结语

  评价作为强化行为的重要动因,在规范行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学生各种习惯的培养,包括行为习惯、思维习惯等。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课堂评价体系要逐步完善,并且不断适合并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刘燕怡.课堂评价机制和学习习惯的养成[J].进展,2019(01):26-27.

  [2]何鴻.丰富的教学评价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读写算,2019(31):36.

  [3]史萍萍.多彩星级评价,促进习惯养成——低段语文学习习惯“星级”评价实践与探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12):41.

  [4]宗燕.采用适当的课堂评价方式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J].中华少年,2020(12):7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