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9332
黄明

  ◆摘? 要:信息技术已不再是一种新兴产物,它的普及为社会进步带来了巨大的帮助,它也深深地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它将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学媒体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热情。而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根据情境教育的原理,创设充满美感和智慧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相应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学生有独特感和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激情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性,提高教學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激发兴趣

  信息技术是对图形、图像、文字、三维动画、声音及动态视频等多种媒体进行综合处理及表现的技术。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媒体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媒体传递则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是其脱离实际。《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1丰富教学手段

  备课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制作教学幻灯片和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中,也可查阅有关方面的资料补充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利用简洁的文字出示定义、概念、公式等重难点内容,设计了贴近生活,结合实践的练习题,尽管教材设计已经非常的人性化,结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但是,数学毕竟是一门需要推理的学科。几个简单的教具演示,学生不易接受。

  例如:六年级求圆柱的体积内容中,“圆柱体积的推理过程”是本课中的重、难点所在。面对本课中圆柱体不规则、不好测量,且内容较抽象的现实情况,多媒体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对圆柱体底面沿直径平均分成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小扇形,然后把圆柱体沿一条直径切割开后再拼组,形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圆柱的底面积等于长方体的底面积,圆柱的高等于长方体的高,圆柱的体积就可以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来计算,即底面积乘以高,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本课的重难点,并能灵活运用。

  2激发学生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的动力。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教学后的知识巩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心理学中指出:巩固知识主要是指记忆,记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认识过程,它包括记忆、保持、再认和回忆。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就能更好的感知和理解所学知识,并将其识记在头脑中形成的印象和联系,使学生在头脑里留下的印象能长久的保持下来。又如六年级抽屉原理一课中,为了让学生能够从实际出发感知抽屉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大量的实物案例,并利用动画进行演示,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也很直观地感受到了抽屉原理的解题思路,为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基础。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时,就能积极主动的去学,乐学不倦。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创新教育思想。

  3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增设疑问,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调动其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究问题,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供一个便于学生探讨的环境,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景。

  4拓宽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多媒体辅助教学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感、思等能力以及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数学,作为一门计算、推理性很强的学科,仅仅靠着教师有限的说、讲是完全不够的,还有很多知识的外延等待着学生们去探索,去学习、、并从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形成数学思维的能力。而利用信息技术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局限性。首先,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其次,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把这些难题都呈现在它的画面里。又例如:在讲三年级的周长中,可以在网上搜集到了各种图形,教会孩子们解决任何封闭图形的周长,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中的数学,感知数学的无处不在,从而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节课打下了基础。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有效整合可以增多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多媒体利用视、听、说等方面向学生提供声、像、图、文等综合信息,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直观视野,充实直观内容,强化直观效果,丰富感知材料,轻松的创设出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老师也可以突破传统班级授课教学的局限,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性强等特性,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把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计算机多媒体在数学实验中的应用更具有实际意义,更能体现其优越性。数学实验纷繁多样。微观的、宏观的、活动的范围很广。用多媒体来实现此类实验,通过计算机多媒体音频、视频、动画等的合成,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信息技术帮助我们突破了时间的限制,扩大了观察的范围,并能更好地感知教学重、难点,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现了高质高效的课堂。愿数学教学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在知识的天空越飞越高!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吴钢.现代教育评价基础[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3]茹建文.关于构建小学数学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思考[M].现代教育科学,2005.

  [4]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2020年最新《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