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思政教育
在高校所开设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中,其意识形态和政治性拥有更加突出的育人功能。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深刻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以及特点,充分理解哲学社会科学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实现路径与方法,着力发挥科学育人的功能。
一、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与特点
哲学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思想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学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意识形态,就其政治性和意识形态而言,哲学社会科学能够反映社会的执政者所提倡的主流思想和社会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高校的社会科学有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养成有着重要意义,因此高校在开展哲学社会科学教育过程中,要确保学生能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这也就明确了高校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目的和意义。哲学社会科学能够实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文化人,通过严谨的科学知识、科学理论和思维方法以及严密的逻辑推理,将道理贯彻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实现以理服人。一种理论也只有能够抓住人、说服人,才能真正的抓住事物的根本。此外,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相较于其他知识的传授,还有着自己独有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体现着授课老师对某些问题的个人态度与立场,因此教学从来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讲授者将自己的信仰、理念和思想传输给学生,再由学生进行有选择的接收和内化的过程,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包含了知识的传授与价值观的引领两个重要的功能,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师也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和引路者的双重角色。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当下,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断增强,教师也应该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尊师重教,带动青年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确的看待个人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形成养成良好的人生态度,强烈的奉献意识和劳动精神。
二、哲学社会科学在思政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为思政教育提供重要基础,哲学社会科学所研究的是人类的社会现象以及发展规律,因此这些社会科学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密不可分,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为人们提供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哲学社会科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知识体系的统一,只是在侧重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在本质方面是一致的,这种一致体现在对政治方向,育人方向和文化认同的多方面。
三、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路径
(一)加强学习与培训
哲学社会科学走入高校教育的时间并不长,因此相关教学老师也应该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首先要自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方法,对专业知识进行深刻的研究,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和教育工作,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输,更要实现对价值观的引领,积极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意识到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带领学生深入基层到社区、到农村、到企业中进行实践,通过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体验和感受社情民意,认识和理解国情,要引导学生更加理性地对待现实,反思自我的不足,从而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提高。
(二)严把教材编审关,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教师的教学依托,教材所能够体现的是某一科目的基本立场和教学方法,如果教材选用不当,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严格把控教材的选择是当下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但是目前在我国由于各种原因,部分教材的编审有问题,大量的抄袭和吸收西方等理论成果,脱离了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和学生的需求。有一些高校的教材,甚至直接以西方原版教材为依据,失去了与我国国情的紧密连接,所以我国必须要严把教材编审关,努力编写一批适用于我国国情的体系完备、内容科学完善的本土化社会教材,提升我国整体教学水平。
四、结语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具有突出的育人功能,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与以有学科形成严密的配合,才能够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强大育人功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将自己积极向上的思想传输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受到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从而实现自身不断的成长和发展,培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张悦.“互联网+”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新途径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05):37-39.
[2]张悦.“互联网+”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探析[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5):59-61.
[3]吴晶,胡浩.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中国建设教育,2017(01):75-76.
作者简介
张艳琼(1982—),女,四川西充人,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