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学科融合式教学在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实验课中的应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10651
高琦 王琦宇

  ◆摘? 要:目的:探讨学科融合式教学在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实验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级口腔医学的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共计36人,一共分为三组,每组12人,对实验课内容进行改革。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口腔影像学检查技术及原理等,同时融合基础及临床多学科综合授课。教学结束后通过考核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结果:36名学生中不合格人数(<60分)为0人,占比0.00%;合格人数(60-80分)为5人,占比13.89%;良好人数(81-90分)为26人,占比72.22%;优秀人数(>90分)为13.89%,总体成绩分布情况比较理想。教学结束后,统计所有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其中72.22%(25/36)为非常满意30.56%(11/36)为较为满意、0.00%(0/36)为不满意。结论:通过学科融合式教学方法,打破了学科壁垒,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了学生对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学科融合式教学;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学;教学

  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口腔和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治疗等多个方面的能力,而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学与口腔医学各门课程联系紧密,涵盖了牙及牙周组织、颌骨炎症、颌骨骨折、颌骨囊肿、肿瘤及瘤样病变、颖下颌关节以及系统性疾病等内容,知识点覆盖面广而杂。在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学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让学生将难以将影像特征与疾病的病因等之间的关系融会贯通,而学科融合式教学方式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采取小班教学方式,除了讲授疾病的影像学内容以外,也会对口腔内科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确不同临床表现、不同病因所对应的影像学特点,从而增进教学效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教學对象

  选取2017级口腔医学的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共计36人,一共分为三组,每组12人,实行小班实验课教学。

  1.2教学方法

  ①本次教学持续两周时间,一共64课时,其中包括32课时理论教学和32课时实验教学,利用通讯网络设备发布预习内容、参考资料等。教学流程:由教师制定大纲,引导并激发学生课前主动查询相关资料,统一收纳后,再由教师总结提炼。考核方式为全程性考核,由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②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一门课程由四名教师负责,临床经验丰富的教师主要负责课程设计,其余三名教师分别负责三组学生的集体备课、课前培训等内容。教学的课程包括口腔影像检查技术及原理、牙外伤、根尖周炎等,如在口腔影像检查技术及原理教学中,带领学生参观影像学设备的同时讲解成像原理等;2-3名同学为一组跟踪调查一位患者的检查全过程并询问病人的临床症状、检查方法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小组内讨论不同临床症状下应采取的检查方式和原因。③教学手段的优化。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优化现有的教学手段,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有机的结合翻转课堂、CBL、PBL,例如在牙外伤、根尖周炎的教学中就可同时采取三种教学手段,在教师起到引导、监控教学的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此外,我们还开发了一款小巧的APP,以供学生在课余时间和碎片时间进行学习,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④考核与反馈。本次考核分为过程性和结果性两种,分别占据考核内容的50%,其中过程性又包括30%的课堂表现(到课情况、课前准备情况、语言表达能力、参与度、贡献度)和20%的随堂测试,结果性考核包括40%的文献阅读考核(考核学生对外文文献的阅读理解能力)和10%的期末影像读片考核。

  2结果

  2.1所有学生的考核情况

  汇总所有学生的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情况,36名学生中不合格人数(<60分)为0人,占比0.00%;合格人数(60-80分)为5人,占比13.89%;良好人数(81-90分)为26人,占比72.22%;优秀人数(>90分)为13.89%,总体成绩分布情况比较理想。

  2.2学生对于教学的反馈情况

  教学结束后,所有学生均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所有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其中72.22%(25/36)为非常满意30.56%(11/36)为较为满意、0.00%(0/36)为不满意。

  3讨论

  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学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有着紧密的结合,单纯的孤立的影像学知识学习很难让学生将其融入到临床疾病的治疗中来。而在本次研究中,采取学科融合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真实的案例,从影像学到临床诊断都有一个详细的认知,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也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通过问卷调查和考核可知,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并在课堂上积极参与问答。此外,本次研究还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例如APP的课堂签到功能、课前预习内容的发布以及知识点的碎片化学习等,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巩固课堂知识。结果表明,学生的考核合格率为100%,且13.89%的成绩为优秀;学生对于教学满意度的反馈结果的满意度达到了100%。

  综上所述,通过学科融合式教学方法,打破了学科壁垒,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了学生对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参考文献

  [1]王扬,王凯利,刘媛媛,等.学科融合式教学在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实验课中的探索[J].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19(04):19-22.

  [2]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8(09):18-24.

  [3]任家银,宋宇,刘媛媛,等.结合手机APP与局域网的教学在口腔颌面影像诊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17(03):26-28.

  作者简介

  高琦(1985—),女,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口腔医学,从事教师工作。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