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对话教学一直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本质部分,这也是我们语文进行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个阅读教学任务,我们一定要立足于学生的一种主体上的发展,让文本的载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生本对话的广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拓展,进而使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关键词:语文;对话;阅读教学
在语文的教学中,文本一直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充分挖掘的一个资源,它是语文知识的一个载体,作为教师,要充分的去挖掘文本资源,并推进学生与文本的一个深入的对话。在这个对话中,教师要充分的去引导学生接触我们的文本,让学生在接触中去自己构建相关的语文知识。那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着眼于生本对话,我们应该如何去设计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呢?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谈自己平时的一些做法。
一、鼓励学生潜心会文
1.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读的时间。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一种经历:当教师给予学生阅读的时间有限的时候,就会发现有些同学的课文还不能够流利的读出来,学生急忙再去交流讨论的时候,就会出现一种断章取义的现象。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5课《小岛》的时候,本篇文章很长,由于上课的时间有限,没有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去熟读我们的文本,在讨论交流:“她向着太阳,向着那片绿色,也向着小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让孩子根据文章,谈谈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一些学生因为没有仔细的去阅读文章,也就出现了一种言不及义的回答,仅仅是回答出军人对于守岛军人的敬畏之心,这是一种非常笼统的回答,由于学生没有熟读我們的文本,也没有悟出文本中的将军对于小岛上的战士的一种敬佩之心,虽然这些战士生活条件艰苦,但是仍然保持一种乐观的精神,也被这些守岛战士对于祖国的爱国之情感动着,也被战士把他仅仅作为一名长辈式的关怀所感动。如果学生没有足够时间的阅读,仅仅是浅尝辄止的对话,是感悟不到文章的深处的。
2.要帮助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会文习惯。如果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心浮气躁的,那么学生得到的知识仅仅是一个表面的“皮毛”,这种肤浅的感悟是我们应该及时给学生纠正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会文习惯,让学生能够在读书中去思考,能够在读书中发现一定的问题,还能够在读的过程中学会自己去记记号,也进行一些标注,也可以把自己的读书时候的一些想法记录在书上的空白部分,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生本对话,在读书的时候运用批注的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大脑思考能力、还能够保证学生运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的一种能力。也可以帮助读者走进作者的心灵,去体验作者的写作情感和情境,进而能够产生一种高质量的生本对话。例如在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的《盘古开天地》一文中,学生通过写下盘古身躯演化万物的感受,进一步体会主人公伟大的献身精神。
二、借助于话题,使对话质量得以提升
1.要善于从我们的课题入手。我们的每一篇文章的题目都是作者精心思考的,是我们文章的眼睛,从题目中我们能够得知这篇文章的中心、以及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和人物之间的关系等等。所以我们教师要巧借题目,让学生能够从题目为主线,我们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帮助学生去分析题目和我们所学的文本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可以引导学生从我们的题目着手去构建话题。比如:在学习《四季之美》的时候,我们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四季之美美在哪里?从构建的这个话题着手来进行教学,抓住“美”这个关键词和学生进行对话,从而能够收到一个比较好的阅读效果。
2.从文章中的中心句着手去构建话题。在教学中,我们有这样的一种体会,在读书的时候,会遇到一些比较平淡无奇的词语,但是经过我们的仔细琢磨后,我们却感觉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词语却令人耐人寻味。高年级的学生要具有能够根据上下文和自己的经验积累,推想课文中一些词句想要表达的意思,能够细细的去体会这些词句想要表达的效果。因此,我们能够看出:一些关键的词句体现我们文本的内在含义。因此,在进行生本对话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的揣摩我们文中的重要字义、修辞方法和一些文句,去深层次的领悟我们的文本。例如《白鹭》一文,作者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势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诗”串起全文,而说白鹭是诗则是这篇文章的中心句子,通过中心句展开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文本精髓。
3.教师要善于从课后习题入手,构建相关的话题。我们语文课本的每一课后边都配备了一些课后练习,这些练习也是我们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练习是编者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课文的特点,精心进行设计的,所以课后习题不仅是我们的教学重点,也我们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检测。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认真的研读我们的课后练习,从整体上去理解编者的目的。这样才能指导学生深度的去理解课文。例如在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教学目标便是要求学生能够分清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所以,在这一单元的每一篇文本之后,都把这个人物作为要求提了出来,教学时,教师便可以以这个为教学依据,引导学生关注神话故事的叙事脉络,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从而全面把握文本内容,领会文本编排的精神。
三、教师要关注生成,让对话深入发展
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生本对话”所倡导的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平等的对话,在这里,教师不是知识的讲授者,而是变成了对话的引导者和倾听者,在这个对话里,教师很少去传递知识,而是能够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利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在课前进行一定的预设,然后在对话的过程中促进对话的生成,但是这里的生成不是快速的,而是给予学生足够耐心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品味的过程中生成的,这样的对话生成,才能深入发展。
例如在教学部编本四上教材的《普罗米修斯》时,笔者通过学生想象普罗米修斯在高加索山上经受的磨难和痛苦,拓展在不同天气情况下人物的遭遇,如烈日炎炎下,寒冬腊月里,漫漫长夜中,鼓励学生生成自己的智慧,进一步体会人物那种不怕牺牲、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学生写得情感逼真,感受真挚。例如有位学生写到了在夏天时的情景:烈日炎炎下,太阳炙烤着大地,岩石都被晒得融化了,大地万物失去了生机。而普罗米修斯依然矗立在高加索山上,他眼神坚毅,看向远方,内心依然在坚持一个信念:为人类造福,我无怨无悔!还有位学生写到:在寒冬腊月里,大地冰封,万里雪飘,周围一片死寂,岩石都被冻得冰冷刺骨。寒风凛冽,吹在脸上就如刀割一般,普罗米修斯依然神情自若,他的双唇被冻得发白,脸颊失去了血色,头发和睫毛上结了薄薄的冰晶。但是他依然毫不后悔,他想到人类因为有了火后,生活得幸福快乐,他欣慰地笑了……通过同学们一段一段的生动描写,对人物的感受体验更加深刻,对人物的精神感受也更加真实,在心目中刻画出一个立体高大的人物形象,这恰恰是教师妙用课堂生成带给我们的惊喜。
四、结束语
语文课中的对话教学从教学的本质上来说,其实就是一种生命体验的表达,这种表达能够激发学生的生命激情,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展示。在这个对话教学的过程中,师生双方都会被对话所吸引,双方能够欣赏到彼此之间的优点,进而达到共同提高,使学生得到成长,教师的教学经验得以提高。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们提倡对话教学,能够让师生分享知识和智慧,这样的对话不仅是师生心灵上的交流碰撞,更是师生精神上的一种洗礼。
参考文献
[1]王文豪.注重策略,初识小学语文阅读之美[J],新课程,2017(09).
[2]张远.生本对话——语文阅读教学的追求[J],读写算,2019(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