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提高农村高中特长生物理课堂效果的方法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19914
韦琼

  ◆摘? 要:目前农村高中的特长生逐年增长,特长生因为平时就需要进行特长训练,高三阶段往往还需要进行特长集训,所以他们学习文化的时间比纯文化的考生要少得多。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教材及农村特长生的思维特点,不断激发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农村高中;特长生;牛顿第二定律

  教育部在 2017 年颁布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必须把核心素养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近几年来,全国各省特长生參加高考的人数总体呈上升态势。特长生中又以艺术特长生居多。尽管教育部颁布了提高艺术类考生文化成绩等要求,但是考生选择艺术道路发展的热情依然不减。因此,目前农村高中的特长生人数并不少。特长生因为平时就需要进行特长训练,高三上学期还需要进行特长集训。特长集训期间他们是没有时间学习文化的。所以他们学习文化的时间是比纯文化的考生要少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到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如何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落实到物理课堂中,尤其是针对农村高中特长生的物理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帮助考生实现梦想。

  牛顿第二定律是一个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重要规律,它是连接力学和运动学的纽带,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也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下面我就以“牛顿第二定律”为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提高农村高中物理教学课堂效果的几个方法,期待能起到抛转引玉的作用。

  一、重视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研究表明,有趣的实验现象、实验操作和引导启发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高中有不少物理实验是定量实验,实验设计、处理实验数据和误差分析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来说是个大难题,处理不好会极大的打击学生的自信,降低学习物理的热情。其中探究牛顿第二定律这一规律的实验“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就是一个定量的学生实验。由于农村高中特长生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我们需要先讲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甚至需要给学生进行演示实验,之后再由学生自己做实验。课本(人教版)为学生提供了两个实验参考方案,我们还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对不同的实验方案有所侧重。例如文科特长生侧重方案一,而理科特长生更喜欢方案二。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深入实施,高中物理教师应以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现今高中物理教学的目标相较过去的物理教学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教育背景的需求。因此,需要我们教师与时俱进,学习采用更多的教学方法。其中问题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是我们教师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

  1.问题教学法

  问题引入是深受我们教师和学生青睐的课堂引入方式。例如“你了解宇航员在太空中是如何测量自己的体重吗?”或“如何设计F1赛车,才能使赛车符合要求?”这样通过结合当下的热点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创设问题,可以一下子抓住学生,提高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关注度和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教师课堂的教学效率。

  课堂中,教师也可以通过问题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同时,使用问题教学法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可见,问题教学法对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是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的。

  2.情景教学法

  物理教学离不开情景教学。例如,我们通过实例比如赛车和列车的启动情景,或者推桌子、椅子这类生活化的情景来帮助学生加深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教师通过创设各种不同的生活化情景,引导学生由情景构建出合理的物理模型,从物理模型中找到相关的物理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生活化的情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体会不同的生活场景下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异同,从而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解题思路。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增强学生自信,又能提高学生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降低学生学习梯度,循序渐进

  农村高中特长生由于各种原因往往物理素养较普通纯文化的学生稍微薄弱。这就需要高中物理教师耐心、细致地引导他们。比如牛顿第二定律这节课推导出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ma后就进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了。然而根据实践经验我发现此时学生还没有熟悉F、m和a之间的关系和计算。因此教师可以先通过一些实例和简单的练习让学生熟悉牛顿第二定律和F、m、a之间的计算,再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如何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多设问题,降低梯度,耐心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

  四、理论指导实践,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有两个重要的条件:平衡摩擦力和M≥m(M为小车的质量,m为钩码的质量)。然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只能生硬的告诉学生实验需要满足这两个条件。因为以学生当时的已有知识,学生是无法理解的。那么学生的困惑产生了。但是在学习了牛顿第二定律之后,我们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再次回顾这个实验,引导学生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来解析为什么这个实验需要满足这两个条件。同时可以让学生尝试设计新的不需要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实验方案。这样学生就可以把前后的知识串联起来消除疑问,既增强了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农村高中的特长生是一个需要关爱的、有理想的群体。他们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需要教师根据他们的特点设计课程,因材施教。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走近他们,深入了解他们,根据他们的特点结合教学经验与教学实践,熟练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创建以培养科学思维与综合能力、提升物理核心素养为目标的高效物理教学课堂,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郭彥青.深度学习引发的深度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J].教学研究.2018(03):11-14.

  [3]徐振华.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10):151.

  课题:《核心素养下农村特色高中提高《牛顿第二定律》教学效果的探究》,课题编号:2020G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