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课程思政;韩语专业;探索途径
一、课程思政的发展背景
2004年起中央先后出台加强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2014年起,将德育纳入教育综合改革重要项目,逐步探索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从这个阶段的探索中我们认识到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从学校育人的本质要求出发,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教育元素,发挥育人功能,落实教师的育人功能。
二、韩语专业课介绍
韩语专业课的设置主要有韩语精读、听力、泛读、会话。韩语专业课课时量大,时间跨度长,就教材而言主要是提高韩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日常对话相关的单词,语法,句型表达。怎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韩语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既要学生专业成才,又要促其精神成人,这不仅是中职教学的努力方向,也是一个现实的重要课题。
三、韩语专业课与思政融入的必要性
中职韩语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基础的语言技能,同时让学生了解韩国的社会文化知识。传统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韩语基础教学,缺乏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韩流文化一直是今年来的热门话题,但是大量的韩流随着影视、书籍、网络等形式一拥而进,对中职生的思维带来极大的冲击,韩语专业课中加入思政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分辨韩流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正确的价值引领。
四、韩语专业课实现课程思政的途径
(一)加强专业课教师的政治素养
专业课教师和学生接触的时间长,对学生的思想变化了解比较清楚。学校应该不定期对专业课教师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怀,让教师自身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深厚的政治理论,能担任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和指路人。学校要在政策上鼓励教师在课堂上加入思政元素,针对课程思政进行专门的讲座,让教师们真正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
(二)挖掘专业课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1.韩语词汇教学可以与思政教育结合
例如教授自卑感????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以用韩语问学生:你什么时候有自卑感?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大部分外貌不自信,这个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说外形端庄得体固然重要,最重要的是心灵美。学到压力这个词的时候可以问学生你什么时候有压力?当学生说出自己的压力后,教师可以引导说有压力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如何通过不同的方式来缓解压力。
2.韓语语法教学可以与思政教育结合
例如讲解表示感叹的词尾??时,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同学进行赞美。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说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多看到别人的长处。讲解征求别人意见的词尾?\???时,引导学生说和同学一起做事时,要先征求他人的意见,不能过于自我。
3.韩语课文教学可以加入思政元素
例如在讲解点餐时,学之前让大家想一想在异国他乡去饭店吃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学生就会说应该注意韩餐礼仪,要注意节约不能浪费等等,教师可以借以引导学生注意餐桌礼仪,平时就餐要厉行节约,践行光盘行动等等。
(三)课堂中融入多种形式思政元素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阵地,如何利用好这个阵地非常重要。课堂教学中体现思政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实现。比如说学习您吃点什么这节课,因为是与饮食相关课前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就中韩饮食进行调查比较,课中就中韩饮食特点进行分组展示,通过自己的调查比较得出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的结果,增加民族自豪感。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设置不同的形式,例如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形式,既让学生感到有兴趣参加,思政教育又在潜移默化当中渗透进学生的思想当中。作为课堂的延伸,课后作业也可以渗透思政教育。例如在您吃点什么这节课中,课后作业让学生仿照视频学做紫菜包饭,并与父母一起分享。通过做紫菜包饭了解韩国传统美食,也可以加深与父母的沟通交流,让学生体会劳动带来的乐趣,实现劳动教育。
(四)完善韩语课程设置
以往的韩语专业课设置主要是基于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关中韩文化方面的比较课程并没有设置,造成不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领。为了与课程思政改革的方向相一致,课程的设置应该让学生对韩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有深入了解。应该在课程加入韩国概况等,通过中韩两国的对比学习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同时专业课本身也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构,比如听力教学要着重凸显中韩社会背景差异。精读教学要注重中韩文化的对比,泛读教学要加强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使韩语课程既能传授语言知识又能实现思政教育,让韩语课上出“思政味”,让韩语教师挑起“思政担”。
五、结语
课程思政是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通过韩语专业课引入思政元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传播中国文化,实现价值观的正确引领。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教师自身的政治素养有待提高,政治理论知识储备不足,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挖掘不深入造成思政课往往流于形式,这需要学校,专业课教师的双重努力。不断的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深入挖掘相关的思政元素,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使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各个环节,从而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J].
[2]钟国良.试论学科德育的基本内容和功能[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5(03).
[3]潘希武.重构学科教学的德育内涵与方式[J].教育学术月刊,2013(11).
[4]周凯.西方国家如何通过文化产业传播核心价值观[J].红旗文稿,2016(01).
作者简介
吕妤,单位:山东省文登师范学校,职称:讲师,研究方向:韩国语语言及韩国文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