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木工坊;幼儿教育;幼儿园;创造力
有效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幼儿教学当中,手工活动是最为常见的实践方式,既能够释放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又能够为幼儿提供满足好奇心和提升实践能力的机会。为此,幼儿教师需要对木工坊活动加以重视,并着力完善互动内容与形式,为切实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奠定基础。
1合理布置活动教室
木工坊课程是一种適用于幼儿教育的特色手工课程,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更能够引导幼儿学会手工技巧,进而热爱和享受生活。为了切实发挥木工坊的创造力培养价值,相关教师应该从教学环境的角度出发,选择专门的教室布设木工坊。在开展木工坊课程时,幼儿园教师应该丰富的教学工具和完善的教学设施,为幼儿们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为提高幼儿参与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做好充足准备。
木工坊课程的开展,需要幼儿亲自参与实践,能够用双手将木块枝条变废为宝。所以,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必须保证教学工具以及辅助工具准备齐全。比如,在木工坊教室中配备儿童木工专用工具、组合套装桌椅、儿童护目镜、牛仔围裙、手套,为保证幼儿木工实践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奠定基础。在木工坊当中,幼儿教师需要借助于木工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为此,教师必须保证幼儿能够了解所有工具和设备用途,并且可以掌握锯、刨、钻、钉等基础操作技能,为幼儿将创造性思维具象化做好准备。
2引导幼儿参与木工活动
设置木工坊课程,可以进一步丰富幼儿园的手工教学活动模式,更能以此为基础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系统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专注力、自主思考能力和自信心。为切实培养上述能力,真正提升幼儿的创造力,幼儿教师还应该充分激发幼儿参与木工坊课程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木工活动,基于动手实践完成创新与创造。幼儿教师应该为幼儿们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基于寓教于乐原则开展木工坊课程教学,让幼儿们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好奇心,为培养幼儿的联想能力、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力奠定基础。比如,利用故事启迪法、多媒体呈现法、有效提问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他们能够开动脑筋、完成创新实践。
同时,在木工坊课程当中,幼儿教师还应该采用趣味性和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引导幼儿深度参与实践,帮助他们找到实践方向,提升幼儿的创造力。此时,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或比赛方式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比如,基于明确主题引导幼儿参与木工实践,让幼儿以画、鸟、飞机、钟表等生活常见事物为主题制作木制品;引导幼儿利用现有教学材料自主发挥,创造新的木制品,并让幼儿们互相讨论与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以小组合作方式开展木工实践,让他们能够集思广益,增强创造力。当然,为切实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实践,实现创造力培养,幼儿教师还必须保证教学材料和工具符合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和兴趣。比如,投放刨花、彩纸、雪糕棒等生活化材料,为幼儿提供熟悉的素材库,进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此外,在实际作业环节,幼儿教师还应该定期举办幼儿木工作品展览,或将优秀作品放在木工坊教室当中,以此激发幼儿的好胜心,进而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培养幼儿创造力。
3加强幼儿教师培训
在基于木工坊培养幼儿创造力的过程中,幼儿教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需要保证幼儿教师工作有效,才能切实提升幼儿的创新创造能力。在此环节,需重视幼儿教师培训工作,使他们能拥有木工坊活动计划能力和课堂引导、思维启发、实践指导能力。比如,加强幼儿教师培训,提高他们对木工坊课程的重视程度,并借助于实践案例帮助幼儿教师积累活动经验,使他们能够在组织木工坊活动时表现得游刃有余;强化幼儿园教师专业知识培训,引导他们深入分析幼儿心理和思维,从而设计出更加符合幼儿身心特点、能够有效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与创造潜力的课程方案;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的木工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在教学环节为幼儿提供有效指导。
4结论
总而言之,开展木工坊活动十分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能够激发幼儿的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和实践动手欲望提供帮助。在实践工作当中,幼儿园需要积极引进木工坊课程并为其布置专门的教学环境,还应该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实践,更需要加强教师培训,为提高教学有效性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李蒙蒙.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幼儿学习力激发——以幼儿园中班在木工坊的活动为例[J].教育界,2020(21):84-85.
[2]王雅红.我是小木匠——“木工坊”之旅,培养大班幼儿创造力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9(12):134-135.
作者简介
阙怡秦(1994.11—),女,江苏苏州人,汉族,学历: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