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鍵词:初中;生物教学;问题导学法;应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现在我国新课标中要求教学要积极地实施改革,以此更好的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问题导学法这种开放化的教学方式被提出,并且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理解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培养其自主意识。以问题为导向这就要求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更为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探究当中。在初中生物教学改革时,问题导学法为其提供了重要支撑,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以“问题”为基础开展课堂教学
在初中生物教学“问题导向法”的应用中,一定要注意以“问题”为基础。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通过问题来不断的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集中注意力,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为了更好的使问题导学法的作用得到发挥,教师在选择问题时应当格外注意,选择具有实际作用的问题进行导入,要让问题成为引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对此,教师应该从多个方面出发进行综合考虑,真正将问题导学法的作用体现出来,更好的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率。在提出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以及教学目标、生活实际。教师应该将生物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作为问题提出的依据,通过对学生的不断引导,让其能够准确地明白这节课要学什么,怎么学,借助问题导向的作用更好的帮助学生去理解课文内容,达到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提高教学效率。
二、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将问题导学法应用到初中生物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要具有实际价值。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按照初中生身心发展以及其认知规律,还有对知识的掌握来提问。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这一时期他们大多思维活跃,自我控制力不足,对新鲜的事物都充满着很强的好奇心,具有一定的好胜心理。教师应该准确的认识到他们的这一特点,将问题的设计和学生兴趣以及实际生活结合起来,采用丰富的形式和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达,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蒸腾作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具可以采用“问题导学法”,记者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例如,水往低处流,但是为什么树木在生长的过程中浇灌的水却能从底部一直流通到树冠呢?通过这个问题来引入蒸腾作用等相关教学内容。另外,教师在设计提问问题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提出既有启发性又具有一定趣味的问题,以此有效的激发学生对待生物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还要注意问题中必须要能够有助于对全课问题情境的解决,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在学习呼吸作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就可以联合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提问,例如,绿色植物是怎样利用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又是怎样释放光合产物当中所存储的能力为生命活动提供保障的?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去理解知识内容。
三、充分发挥出“导”的作用
(一)引导学生正确的问题研究方向
充分发挥出“导”的作用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的问题研究方向。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需要围绕着教学核心内容来进行。对不同深度和层次的问题为了防止出现偏差,必须把握好研究方向。对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设计,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按照一定的思维和线路来保证教学活动开展,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引导来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二)引导学生的正确思路
引导学生正确思路也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要做的,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对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有明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帮助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思路,不断解决所学的问题。保证学生思路正确能够最大程度的让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四、充分注意教学反馈
在任何教学过程中,教学反馈都是不能忽视的一点,初中生物也是如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根据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不断完善和调整。例如,教师在讲解植被保护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应当对学生进行实际的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就是让学生分析植被破坏的实际情况、原因以及相关保护措施。可以引导学生写一些关于自然环境生态保护的文章或者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将所学习的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能够更为有效的参与到教学当中。教师注重教学反馈也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的一种有效考查方式,却往往被很多教师所忽视,应该引起更多的关注,予以充分的认识。
五、结语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初中生物教学与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变,“问题导学法”被提出并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提高的学习和理解,巩固了初中生物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施[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杨椰然.“问题导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才智,2015(09):123-124.
作者简介
陈湘芸(1991.08—),女,汉,江苏南通海门人,中学二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生物教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