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以微视频为载体,促进学习力增长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10931
邱仁

  ◆摘? 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导致学习效果分化越来越严重。微视频的出现,为此提供可能。将学习中的重难点内容、常见易错知识以及典型对比题型辨析制作成个性化微视频,变“抽象”为“直观”、变“静态”为“动态”、变“有限”为“无限”,丰富了学习的载体,激发学习的兴趣,优化了学习的效果,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关键词:微视频;个性化;学习力;因材施教

  两千多年前孔老天提出“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现如今,当“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等教学模式相继出现后,笔者实践着以“学”为中心,关注孩子的前置学习、课上探究、课后及时巩固提升,有选择性的使用微视频,并将微视频分享给学生,以便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课堂掌握情况及时的复习巩固,注重学生自我总结归纳,帮助学生个性化理解和掌握知识。经过一段时间微视频的设计与应用,笔者明显感觉到,用微视频的教学资源,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课堂上有更多学生变得自信,有底气了;课后的作业正确率也逐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所提升。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引发了笔者对于微视频的一些新思考。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学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如何帮助每个学生进行学习呢?微视频的出现让教师分身有术。不受时间限制是微视频最大的优势,即使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能通过反复观看微视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再加上微课具有形象、生动、直观、易于学生理解的特点,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自学效果。

  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这一课中,在自主预习中设计等量代换的题目,然后通过微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当题中有两个未知量时,就需要通过假设转化成为一个未知量,这是解题的一个重要思路。进而讲解具体方法,明确:杯子的数量变了,但果汁的总量不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微视频生动、详实的讲解,使自主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能轻松理解。

  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我认为,以微视频为载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它能够满足新课改教学目标中关于“解决问题”的教学要求,实现课堂教学情境的个性化、信息化和实践化建设,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开展有利于学生观察体验、分享交流、实践反思等各种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力增长。

  当我在教授孩子们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增减问题”时,大部分孩子们针对本课里的概念很难理解,因此我通过软件构建三类有区别的切割办法的长方体示意图展现给孩子们,根据这三组图形在一个屏幕上进行展示,利于孩子们展开对比分析,因此孩子们便可迅速感受切割形式的不同给表面积带来的区别。此外,应用微视频有利于立体图形展开,突破手工制图的局限性,为授课演示提供了方便。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优化空间展示效果。合理利用微视频教学资源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兴趣,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学习力的增长。

  例如:在教学因数和倍数单元复习过程中,学生就需要掌握几种求解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如果学生不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掌握这些方法,就会耽误很多宝贵的复习时间。鉴于这样的情况下,我录制了一个用三种方法(例举法、短除法、大数翻倍法)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本单元中,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一些特殊情况,我也录制了一个微视频供学生复习巩固使用。本单元的解决问题中有两种典型的对比题型,一个是求两数的最大公因数,一个是求两数的最小公倍数,利用微视频将这两种对比题型放在一起剖析、总结方法,让孩子能在最短时间辨析出两种题型的求解方法。微视频在复习阶段有着非常强大的优势,学生在询问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时候,都不是最及时的办法,微视频却是最简单最快捷的方式。微视频往往制作比较个性化、用心、浅显易懂,所以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微视频一定会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体验。

  除了将微视频教学资源运用在自主预习、创设情境、探究活动中,我也结合课本中重难知识点,孩子们常见易错典型题,以及形成强烈对比的典型题来录制个性化微视频,在课上以及课后供孩子们反复学习。因为一个班30-40个孩子,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让这些个性化微视频形成一定的资源库,分享给老师作为教学资源选择性使用,分享给学生,可以在课后复习巩固。

  录制常见易错典型题微视频供孩子们使用,发挥微视频的记录功能、分析功能、总结功能、反复利用功能等等,以求让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内容更有效地、全面地掌握,不断减少同类知识发生错误的次数,最大层度上发挥了微视频对知识的整合与巩固的作用。

  录制重难点知识的微视频,能指导学生学会归纳分析、梳理,抓住问题的关键,条理化、系统化地解决问题;并通过微视频将零散的知识点反复学习,自行进行归纳整理。培养学生自我归纳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力。

  通过长期的课堂实践,了解学生数学学习中易错的知识点。在设计教案时录制微视频将学生常见易错点和典型题进行分析,微视频教学资源与学生共享,部分课上有困难的学生课后还可以无限次的观看微视频,进行学习、归纳总结,避免同类知识系列错误的发生,防患于未然,提高教师课前预设能力、自我反思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以微视频为载体,在小学数学课堂展开教学,有效地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能够更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力增长。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