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用摄取食物作比方——初中生显然已经过了小学“喝奶”与进食“精细食物”的阶段。随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逐渐提升,数学基础知识日益丰富,教师在实施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转变教学策略,为学生预备“粗粮”,以便更好地训练学生“咀嚼”数学知识的能力。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比起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需要以知识输出与教导为主,初中数学需要教师由聚焦教学内容转变为聚焦教学管理,以管理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有效措施
本文将跳脱纯粹的初中数学知识教学视角,立足于探析影响初中教学效率的教学关系、教学流程、教学模式设计等要素的合理性,以教学管理的视角提出变革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决定初中数学课堂效率的影响因素
(一)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与职责
“教学相长”是教育发展过程中所有人的一种共识,因此,当我们在探讨教学效率的问题时,就需要同时关注教师与学生两个角色立场的不同职责。趋势教师在从学生身上找问题的同时,也能够正视自身作为教学主导者所存在的能力不足、方法不当,抑或是教学模式有待优化,欠缺教学的长期规划与统筹等问题。而当论到学生的学习职责时,并非止于对学生进行概括性地评价,亦需针对性地指出学生的具体问题,才能帮助学生明确自己亟待改进的方向。
(二)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螺旋流程”
从学生的学习环节来看,在具体的数学知识点学习上,影响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因素包括:①课前预习水平;②课堂听讲注意力集中程度;③对数学基础知识点及知识延伸、变形、应用的反应速度;④过往数学思维能力训练所达到的水平;⑤一部分智力因素。概以言之,影响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两大流程是——“课前预习水平→课堂听讲水平”。
进入初中阶段,随着“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的内容难度加大,要求学生的逻辑分析、空间想象、运算、数学语言与符号表达、建模、数据处理、抽象思维等能力都必须实现相应地大幅提升。但教师面对的实际问题是,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差距与分层,而这一问题并非靠教师在课堂上凭借一己之力就能快速解决的。因此,更凸显出学生以勤补拙,进行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放眼初中数学全部的学习阶段,教师需要向学生强调重视“课前预习升课堂听讲→课后巩固”的重要性。因为,每一个阶段的具体数学知识点的学习成果,都将成为下一阶段学习的基础。
(三)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课堂教学闭环流程
如果说上面一点关注的重点是整个初中数学教学的“宏观流程”,那么,我们还需要在教学中充分重视每一节数学课堂的教学流程管理,让课堂教学这一永恒的教学核心作为扎实的构建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砖块。因此,数学教师有必要管理好数学课堂的教学微课导入、启发思考、间答互动、小组探讨、问题探究成果展示、随堂测试、即时评价等教学流程。具体到每一堂课需要采用什么教学模式与流程,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的需要而定,但不能忽视教学流程的完整性导向的有效性。
二、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
(一)优化初中数学的教学管理流程
1.制定超前的学生自主学习指导计划
初中数学要求老师具备更高水平的超前的数学教学统筹管理能力,该能力决定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激发水平。以八年级下的一些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在学期伊始,向学生发布“八年级下册数学学习计划”,比如说,告知学生需要在某个时间展示勾股定理历史、中心对称的美学价值、原创“因式分解”例题等自主学习任务的成果。这样的前置自主学习指导计划的作用在于,能够帮助学生明确任务的完成时间,方便他们利用空余时间推动学习计划,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训练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而学生提前实践完成这些任务,意味着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势必得到提升。
2.将自主学习指导计划与阶段性学习指导进行有效地结合
将上面一项举措管理执行到位后,针对具体学习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精细化地学习指导,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重点,激发学生的数学能力朝着更高程度发展。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专注力与目标性都更强。
3.创设符合初中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初中阶段数学教学有必要重视继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匹配教学模式时,应当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创设例如翻转课堂教学、分组学习探讨、数学实践活动等导向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毋庸置疑的是,学生的平均自主学习能力越强,整体的数学教学效率将越高。
此外,需要从初中生数学能力分层显著这一问题出发,科学地设计分层教学,帮助各个能力层级的学生得到有效的数学能力提升训练。在实施具体的分层策略时,可同时兼顾线上与线下教学模式,提升整体效率。
(二)重視教学评价
教学效率需要通过量化标准具体的教学评价进行认定后,才具有实效性,而不是仅仅依靠教学感觉去认定。科学的教学评价策略有助于老师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推动教师进一步制定精准地教学优化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至少需要关注以下几种评价策略。
第一、对学生的各个学习环节进行即时评价,以便及时指正学生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调整学习状态。
第二、践行多样化的教学评价策略,包括设计学生自主评价、互助学习小组内部互评、教师与学生双向评价、家长视角的监督评价等。
第三、践行精细化的数学课堂管理。将教学的课堂管理流程及内容明细化,对每一项明细的内容进行量化,制定合理的评分标准。通过实践“评价+反馈”的教学沟通模式,趋势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
三、结束语
优秀的初中数学教学管理手段将驱动数学教学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稳抓教学核心技能的同时,需要逐渐形成卓越的教学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锡平.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63):87-88.
[2]樊生丽.巧用前置性作业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20,14(14):135-136.
[3]沈月萍.清扫盲点跳出误区——提高初中数学总复习课堂的效率[J].新课程,2020(10):17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