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鍵词:语言扶贫;语言经济学;作用
我国民族地区长久以来保留着自己的语言,这是我国多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体现,但也逐渐成为我国各地区奔小康的一大难题。我国的经济与科技在发展的路上持续飞驰,新时代里很多信息和技术的传播都非常迅速,而民族地区的语言和文化依然保留其自己的东西而缺少对普通话的融合和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信息与技术到了那里也自然止步,这让民族地区的脱贫之路一直异常艰辛,因而引起了语言扶贫的势在必行。
一、语言扶贫的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在经济与科学等许多领域都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为我国国民奔赴小康提供了良好的铺垫。但纵观我国当前的贫困人口分布,还是有许多民族地区的人民仍生活在较为落后的条件中,究其原因则是其语言的局限性所导致的种种认知的局限,因此,语言的融合与改变才是打开大门脱贫攻坚的关键,只有实现了对语言的治理,国家的治理才能更上一个台阶,而贫困的免除也就距离人们更近一步。为实现语言扶贫,打好全国人们奔小康的基础,国家相关部门已进行对民族地区的普通话推广七十余年,摸索出了宏观推广普通话与微观推广普通话等多种角度与方法,然而推广的过程固然艰辛,但语言与扶贫间的直接联系才是解决人民贫困问题的关键。近年来语言经济学的兴起为语言扶贫的开展带来了新思考与新的契机。
二、语言经济学的意义
语言经济学是经济学近年来兴起的一个分支,是通过分析语言的演变和其对人民行为的影响的研究来解释语言政策和人力分配、就业与收入之间的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完美地阐述了语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为解决地方贫困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尤其对于我国的民族地区而言,由于民族政策的不同,其地方优势与劣势在对比下尤为明显,而语言经济学的视角下,民族地区发展的优劣方面都可以得到一定的调整与改善。因此,通过对语言经济学的应用,人们更容易发现和辨明语言对经济的影响与语言的演变与人们收入间的关系,这对于整个的语言扶贫工作而言是具有一定的指明方向的意义的,且由于其重点在于经济,因而其对扶贫工作的直接效果也有着进一步推进的作用。
三、语言经济学视域下民族地区语言扶贫的具体路径
1.普通话的普及对民族地区的扶贫作用
正因为语言经济学视域下推广一种统一的语言可以有效减少人们沟通的障碍和所耗费的时间,所以普通话的推广更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与工作准确性的提升,因而普通话的普及对于民族地区的扶贫效果才是最可预见的。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无疑就是加大了信息对民族地区的流入,教育在民族地区的加深以及工作机会和多样化的收入渠道对民族地区的选择。然而民族地区之所以多年来对普通话的掌握进展和程度不如预期,很大的因素还是使用率不高的问题。任何语言的学习都需要反复的联系和应用,如果不加大民族地区普通话的应用频率,那么再高成本的教育投入到头来都无异于一种资源的浪费。基于此,对于民族地区的普通话普及应从年龄段分类,针对不同的年龄群体的不同学习条件来开展他们普通话培训,进而实现投入少、效率高的普通话普及效果。如,对于年级较小的孩子,则将普通话融入到正常的教学当中,以双语教学的形式开展对小孩子的普通话培养,并通过建立相关校规来增加学生在校的普通话使用频率,从而达到普通话环境的创造;而对于年长的学习新语言较困难的成人,则应采取短期集中培训,培训后鼓励其通过打工来提升经济能力并在大城市获得普通话的应用环境的方法。如此普通话在民族地区的普及必将事半功倍。
2.民族地区语言与文化在扶贫方面的作用
在民族地区推广普通话是将民族地区的大门打开,让当地人民以走出去的方式获得经济水平与科技水平的提升,而反过来看,语言扶贫在语言经济学的视域下又有了新的诠释:打开大门,让资源引进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于一些文化资源的保护越是重视,而民族地区民族传统语言与传统文化必然不能在发展中式微,不仅如此,民族地区还需加大对本地语言文化的保护。这样一来,看似是对普通话普及的对立,实则却是创新多样经济发展渠道的好路径。由于民族地区对本民族语言有着先天优势,后天训练普通话虽然有助于与外界沟通的产生,但毕竟资金成本与时间成本都比较高,而短期内培训的效果对于经济的提月并没有显著的改善,因而何不将民族地区的本来优势加以发挥,通过旅游的开展而带动经济的提升,并从游人引入的渠道反向增加普通话与民族方言的融合?相信民族地区的经济特色与民族政策的优势可以为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开展做好铺垫。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中若想让民族地区脱离贫困的桎梏,则让民族地区接触到更多的信息资源与掌握更多的发展技术是一条必要的路径。而在其中,语言的应用与变化是解开难题的关键,将语言与人们的就业、经济的提升联系起来,则是语言扶贫的又一契机。民族地区改善语言劣势,提升语言优势,其发展脚步必将提速,语言的扶贫作用也就更加得以突显。
参考文献
[1]雷明,赵耀,刘曦绯,等.中国语言扶贫进程70年聚焦:模式、机理、路径及前瞻[J].江汉学术,2020,39(05):5-20.
[2]石燕妮.国内语言扶贫研究综述[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20(01):90-97.
[3]吕谨伊.语言经济学视域下新时代民族地区的语言扶贫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0(07):51-52.
作者简介
蔡笛(1986-),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湖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