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10392
林王伟

  ◆摘? 要:随着时代的快速發展,现代社会对于年轻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他们的教育素质还是未来的成长潜力,这些都渐渐的成为他们人生中重要的标签。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教育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国际化接轨,结合新时代产物塑造属于我国自己的教育理念成为当代教育行业从业者的共同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怎样去培养孩子,提升孩子的潜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审美;培养

  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为了提升学生们的教育素质,强化学生们的成长潜力,塑造学生们的发展能力,教育行业的从业者们都在紧跟国际脚步,力图与世界接轨,实现教育行业的全面变革,这样的背景下,笔者从其中一部分内容做铺开阐述,对于在小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一方面做具体讨论和说明,旨在提高小学学生审美能力。

  一、现代教育环境下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就我国现代的教育行业来说,有很大一部分历史遗留问题还在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水平,尤其是传统教育行业还未改变的教育习惯,仍然对现代的年轻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结合小学美术教育来对存在的问题做深入探究,首先在我们的教师角度来看,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深刻影响,教师体系的普遍教育模式就存在问题。例如,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中心,学生普遍被教师带着走,教师往往只顾自己说,而不兼顾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堂上严重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课堂上教师们为了追赶进度,更是采用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时间久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强,学习效率就会随之下降,久而久之,教师的教学热情也会随之减少,从而形成一个恶性的闭环,造成不良发展,严重不利于我国教育行业的变革。

  对于学生群体来说,审美能力的培养过程就是他们对于生活中善恶美丑事物分辨能力提升的过程,所以说学生在进行审美能力培养时,一定要紧密的和生活相连接,与现实所挂钩,这样才能具有实际效果和现实意义。横向剖析我国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这一板块,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我国现在的审美教育仍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首先是教师没有很好地理解审美教育的内涵,教师群体对于审美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入,整体上认为审美就是对于美丑的评价,以至于我国普遍的不重视审美内容的培训,其次就是学生群体,在小学教育这样一个复杂特殊的教育环境下,如何帮助学生做好基础工作,打好基础素质的培养是极为关键的,因为在这时的学生群体普遍不具备较高的理解能力,没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较好的接受能力,这对审美教育的开展落实是巨大的阻碍。

  二、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感受身边的美

  身边的美包括形形色色的人和美丽丰富的大自然。要让学生懂得发现生活中的美,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不局限于美术课堂当中,将学生的视野带领到课堂以外的地方,从接触的生活和自然中放飞思想,以获取丰富的艺术源泉。在绘画课上,学生将自然中的美展现到自己的画上,学生身处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中对审美的培养会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打开学生想象空间

  学生熟知身边的事物,教师可以就此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锻炼学生创造思维。例如,在学习《房间的一角》这一课时,让学生对房间的一角进行描绘。合理的创造自己想象中房间的一角,教材中选用了一幅暖色调的凡·高作品《凡·高在阿尔的卧室》(油画),选用了一幅冷色调的夏加尔作品《有花束的室内》(油画)。目的是用艺术家的作品感染学生,从不同角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学生的视角丰富想象力,也便于打开想象空间,创造自己想象中的房间。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多元化的艺术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学生见识到更多平台。就此学生在创作自己想象中的房间时,就会添加多种元素,展开无限想象,从而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作品体现学生的性格、思想等特征,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作品中读出学生审美的高度和空间,给予一定评价和引导,让学生领悟更深层的审美观念。

  (三)在创作中培养审美能力

  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教师潜移默化的培养和点播,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感受,从积累的生活经验中创作更美的作品。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将课堂变得生动活跃,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以培养学生浓厚的艺术兴趣,这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创作中能更好的培养审美能力,例如,在学习《创造美的纹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比赛、展览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发现、感知身边的纹理,学生在创作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发挥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例如用纸揉成团,与颜料相配合,在画纸上呈现纸团的褶皱图案,不仅发挥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想象能力,还发挥了各式各样美术材料的作用。创作完课堂结束后,教师张贴学生的作品,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许多色彩,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审美能力,为未来创作更完美的作品奠定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上文中我们对于我国现代小学教育中美术教育里的审美教育做了细致的阐述说明和探究,对于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做了建设的规划,简而言之,审美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结合学校中课堂上教师授课内容进行细化剖析,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和审美强度,以此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我国应用型复合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丽娟.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9(22):152-153.

  [2]张旭.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9(36):162.

  [3]马艳新.美术课堂中渗透美育[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七):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9:6-7.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